詹建俊先生的‘学’和‘教’讲座有感

秦龙海

<h3> 2023年3月,中央美院开展了“纪念美院先生‘大道丰碑’系列学术活动”。我于3月21日聆听了由刘商英老师主持,谢东明教授主讲的主题为《詹建俊先生的‘学’与‘教’》专题讲座,很是收益。讲座以后,由于紧张的学习安排,没有及时总结,搁置了一段时间,今天忙中偷闲,把割断了的思绪重新衔接起来,缕清思路,对讲座做以个人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br> 谢东明教授以詹建俊先生生平的前后顺序,总结了先生的艺术生命和教育情怀,并插入了他一生中重要的节点,来诠释先生的教学策略、艺术主张和使命担当。用朴素的语言,满怀深情地讲述着先生的故事······<br> 我在台下,眼睛有些湿润了,动情之处是那么的震撼心灵。下面以我的视角,向先生学习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学习先生对油画艺术的不断追求和探索精神;二是学习先生对学生充满无限关爱的育人精神。<br>一、学习先生对油画艺术的不断追求和探索精神<br> 深入展开前,先介绍一下詹先生:<br>詹建俊(1931年1月12日-2023年1月11日),辽宁省盖县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艺术家、艺术教育家,生前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主持油画系第三工作室、中国油画学会名誉主席。詹建俊先生是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油画艺术家,他深入研究油画艺术的时代性和表现力,大批油画肖像、风景作品饱含人性的光辉和象征性内涵。他的代表作有《狼牙山五壮士》《高原之歌》《飞雪》等,其中《狼牙山五壮士》作品被选入小学美术课本的革命历史杰作,被誉为“用笔塑碑的艺术家”,该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1986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詹建俊先生于2023年1月11日在北京逝世。<br> 先生出生在动荡的岁月,那时的旧中国饱受战乱之苦,先生以极大地热情考入北平艺专,解放后,艺专改为中央美术学院,于1953年完成毕业创作《好庄稼》,毕业后,先后在敦煌和新疆考察实践,并完成了大量的写生作品。1955年参加马克此莫夫油画训练班,完成毕业油画作品《起风》,收到业界的高度赞扬,1959年,先生28岁,完成油画作品《狼牙山五壮士》,这幅作品不断入选小学和中学教材,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文革中不断创作了红色题材作品,尤其在粉碎四人帮后,创作《高原之歌》,表达对新时期思想解放和民族地区幸福生活的讴歌。之后在1983年完成作品《潮》,展现时代风采。以后,先生不断推陈出新,涌现出了更多的艺术佳作。先生注定是一位不平凡的艺术家,留给我们一个辉煌灿烂的记忆。他的不断求知探索的学习精神,以及勇攀艺术高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努力探索艺术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br> 先生在创作中不断开辟和探索新的路径,形成他独有的的理论与方法,对油画艺术向更高层次的迈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詹先生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br><br>二、学习先生对学生充满无限关爱的育人精神。<br> 先生不仅是画家,更是一位教育家,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兼容并蓄、顺水推舟”的教学思路,即:广泛地涉猎其他艺术门类知识。作画要有自己判断,不断丰富自己,多做探索,创作上要注重个人爱好。同时,先生也要求不断地打基础。先生曾有形象的比喻,基础好比存钱,只有不断地存钱,最后才能在创作中“整取”,助力于创作。在先生主持美院第三工作室期间,培养出了谢东明、喻红、刘小东等知名画家,在这里,不一一列举。 <br> 在讲座最后,谢东明教授讲到了詹先生在生前还没有完成的最后一张画——《山泉》,在先生临终前,还在修改这幅画,不断向着他的理想和美好修改,不断用他执着的双手,完成它最后的心愿,他已经把绘画融入到他的血脉了。一股山泉从山上流淌,这是一股清流,是先生人格与精神的幻化,一种高山仰止的丰碑……<br>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给央美老教授回信中所讲到“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作绘传世佳作”,这就是对詹先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美术教育家的的真实写照。<br> <br>最后我以一首诗表达对詹先生的敬意:<br><br>致敬詹建俊先生<br>秦龙海<br>治学勤育人,<br>美院有詹君。<br>教坛弘道义,<br>画作记流云。<br>耕耘数十载,<br>初心塑师魂。<br>高山安可仰,<br>徒此揖清芬。<br> </h3> <h3>1953年毕业创作《好庄稼》</h3> <h3>50年代临摹敦煌壁画</h3> <h3>马训班毕业创作《起家》</h3> <h3>代表作《狼牙山五壮士》</h3> <h3>文革作品《好得很》</h3> <h3>代表作《高原之歌》</h3> <h3>代表作《潮》</h3> <h3> 我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在这次充满感动的教育中,汲取了巨大的能量,这次生动的讲述变成了故事,故事变成了神话,神话变成了精气神,努力发挥美育的力量,服务社会,报效国家。<br><br> 22级中央美院油画高级研修班<br> 秦龙海<br> 23.3.28</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