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以“新课标”精神为导向,以“基于真实问题的教学研究”为指导,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加强校际联动,整合优质资源,互相学习,促进两校共同发展。</p> <p class="ql-block"> 3月22日,我们有幸聆听了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张佳美和夏红霞两位老师的两节优质课。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新课标指引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现实世界。</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的《小数点移动(1)》通过爱心义卖活动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整堂课以观察——猜想——验证为主线,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数感,在验证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验证,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 夏老师的《小数点移动(2)》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个小数乘10和除以10的规律后进行教学的,有了上节课观察——猜想——验证的学习方法,在探究一个小数乘100、1000……除以100、1000……的规律时就轻松自如。在突破位数不够用0补足这个难点时,夏老师先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明确了缺几位补几位,先补0再移小数点的优越性。</p> <p class="ql-block"> 3月28日我们两校的老师又进行了现场的交流、互动、学习。</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授课的两位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流程、教学反思几个方面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意图进行说明。然后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的数学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最后我校的两名优秀老师也谈了自己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 钟老师说: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上张教师把静态的情境变成了可操作的场景,把抽象的结论演变成了发生发展的过程。如:教师把磁铁当作小数点进行移动,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通过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学习气氛,体现了“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新理念。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们看不到对学生的否定,更没有批评,教师总是以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和平共处。激励性的语言随处可见。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亮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都注重模型意识的培养。</p><p class="ql-block">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两位老师都引导学生经历了观察一猜想一验证,归纳这一知识形成的过程,高质量的完成了教学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想一验证,归纳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生终身受益,让学生总结了规律,形成了一定的模型意识。</p><p class="ql-block">二、注重动手操作,发展数感。</p><p class="ql-block">数学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课标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张老师把小圆片当做小数点,让学生动手操作,演示小数点的移动过程,把静态的情景变成了可操作的场景,把抽象的结论演化成了发生进展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小数点的移动过程,从而总结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p> <p class="ql-block"> 最后,感谢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的老师给了我们学习交流的机会,使我们感受颇深,希望以后我们能多交流、多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