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商家园,河洛康家

月亮

<p class="ql-block">河南巩义市,隶属郑州市,位于嵩山北麓,西距古都洛阳市76公里,东距郑州82公里。康百万庄园位于巩义市康店镇,距市区4公里。占地240亩,比山西乔家大院还大19倍。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誉。</p><p class="ql-block">康百万庄园是展示中国明清时期堡垒式建筑及珍贵文物遗存的文化旅游景区。它临街建楼房,靠山筑窑洞,综合了宫廷、民居、园林等各自特点,是一座集“古、大、雅、美”于一体的古村落建筑明珠。</p><p class="ql-block">主宅区是康百万庄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占地8000平方米,系康家主人的生活场所。共有七个院落,庭院建筑形制基本上属于封闭型两进式四合院,房屋大都为砖木结构,窑洞全部为青砖券砌,装饰以各类木雕、砖雕、石雕图案,庄重气派,华丽典雅。被专家学者誉为华北黄土高原堡垒式建筑的代表。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p><p class="ql-block">明朝中期,家族始祖康守信开饭馆为业,兼理农业,为康家日后在河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家族第十四代传人康應魁时,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达到18万亩。“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庆寿焚券”,说的是“康百万”康應魁八十大寿,不让乡亲送礼,只让来客持原有借债之文书,当场焚烧的故事。拥财而不贪婪,不唯利是图,胸怀仁慈之心,富而有仁。明清时期,康百万、沈万三、阮子兰被中国民间称为三大“活财神”。</p><p class="ql-block">靠河运发财,靠土地致富,靠“贡献”得官。1900年的时候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地逃往西安,1901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銮北京的时候,路过巩县,由于当时河南闹饥荒,财政亏空,当地知府无力接待,于是就让康家出资迎驾两宫。康家十七代传人康建德,康家唯一一位举人,在康氏家族中有“文魁”之称。用了一百万两建造行宫,洛河上建浮桥、龙船、龙窑,第二天临走之时,他通过李莲英向慈禧捐献了一百万两白银,慈禧非常高兴,就说了一句“不知此地还有百万富翁”。因此“康百万”这个皇封就借慈禧的金口而名扬天下。</p><p class="ql-block">常言说富不过三代,说的是守成之难。而康家却连富十二代,历时四百多年,经历明、清、民国,密诀何在呢,就二个字——“留余”。也是儒家“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中庸思想的集中体现。“留余”匾造型独特,形似一面展开的上凹下凸型旗帜。上凹意为:上留余于天,对得起朝廷;下凸意为:下留余于地,对得起百姓与子孙。 留余匾是康家珍藏的中华名匾之一,现悬挂于康百万庄园主宅区一院过厅内,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训匾。有清朝翰林牛暄撰写。“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友以义交情可久,财从道取利方长”。</p><p class="ql-block">康百万家族时代经商,却非常注重读书,欧阳修有“三上成文”之说,就是枕上、马上、厕上,康家采用欧阳修的说法,厕所建造成书房模样,配备有书桌、书籍,教育子孙利用一切时间读书求学。康家富裕之后修黄河、赈灾、修建学校、“万金济黉”等善举,是具有家国情怀的。</p><p class="ql-block">日寇侵华,民族危亡,康家第十八代孙康子昭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任十一路军上尉副官。回乡后积极救危扶贫。乡里感念其德立碑题词“刚毅恢弘”、挂匾“毁家纾难”。</p><p class="ql-block">时间年轮无情地碾压,繁华已成昨日云烟。院内百年的枣树,葡萄藤古树虬枝,写满沧桑。拂去尘埃,飞檐翘角,青瓦高墙的康百万庄园依然在诉说着历史的兴衰。</p> <p class="ql-block">金丝楠木的顶子床,该床是康家第十六世康无晏夫人百岁大寿时,子孙孝赠的贺礼。耗时五年,耗工1700多个,形体庞大,雕工细腻,采用透雕、镂空雕刻技法,里外三重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各种雕刻形成,共雕有宫殿楼阁,"麒麟送子"、"双猩舞绳"等八十多种图案,有三七个部分组成,全是卯榫结构,可以自由拆卸、搬运,结合在一起可以使用,不仅有供主人休息的地方,也有供丫环伺候主人的地方,是顶子床中的精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