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光阴 教学相长——中原区小学数学梯队工作室第一组教学研讨活动

美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意盎然,晴空万里。2023年3月28日下午2:30,中原区小学数学第一梯队的全体老师在李志华主任的引领下,再次相聚在澜景小学,继续开展《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整体教学课时教学实践研究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三个环节:(一)潘昕主任再次执教《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唤醒课。(二)小组交流汇报。(三)李主任对本节课进行点评、指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潘主任执教第一课时唤醒课《数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潘主任课前以有趣的游戏“如果世界上没有数会怎么样?”入手,调动学生的兴趣,又感受到数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节课对比上次的授课,更有层次性,更易于学生对数的理解。从“为什么数到10没有创造新的数字符号?”、“数位有什么好处?”、“看到‘44’你想到了什么?”等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学生动手圈一圈点子图、拨计数器,直观的体会数数的方法,从而感受用计数单位“十”数数更加简便。最后,提出:“如果遇到更大的数怎么数?”带着这样的问题继续思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组交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组汇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各小组老师对潘主任这节课进行研讨并汇报。大家首先对潘主任本次教学活动表示肯定,本节课环节紧凑、层次清晰、耐人寻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小组还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老师可以直接提出来“一”就是计数单位,更好的引出计数单位“十”;关于“44”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老师可以简单的小结;在圈点子图时,学生虽然用的是不同方法去数数,但是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去数记数单位,这样才能突破本节课的重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研室李主任点评、指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李主任指出唤醒课唤醒的是学生认识自然数的经验,形成孩子自己的认知结构,内化为自己的学习经验。位值制的产生让10个数字符号表示出更多的数,突出数位的作用。李主任建议数数环节将点子图换成方块图,产生计数单位“一、十、百”的表象,与后续的学习产生链接。还要借助丰富的活动,打通计数单位、数位、十进制之间的联系,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努力遇见青春,便有了春华和秋实,理想遇见远方,便有了诗意和希望,相信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路上我们会走的更加坚定!</p>

主任

计数

数数

学生

小组

唤醒

课时

本节

单位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