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之红色故事宣讲——扒齿港镇杨套马庄完全小学

玉壶冰心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p class="ql-block"> 3月27日上午9点,杨套马庄完全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故事宣讲准时开讲。</p><p class="ql-block"> 第一项:升国旗,奏唱国歌。</p> <p class="ql-block">  第二项:红色故事宣讲开始。</p><p class="ql-block"> 主讲人:高悦,主讲内容是:《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p>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日本侵华的战略要地华北的发展日渐壮大,日本军队在1939年夏季,集中了分散在长城、华北、东北的部分军队,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借此控制并逐渐缩小抗日力量。<br>  为了粉碎日军的图谋,打破其“囚笼政策”,克服国民党顽固派对日妥协投降的危险,华北八路军所属部队乘青纱帐和雨季,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破袭作战。<br>  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br>  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br> <p class="ql-block">  百团大战的重大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  一方面,阻止了蒋介石的对日妥协步伐。1940年7月18日,英日关于封闭滇缅公路的协定在东京签字。英国为全力对付德国,继续推行牺牲中国、对日妥协的政策。外援基本断绝,令中国抗战举步维艰。百团大战爆发时,正值日蒋谈判7月23日备忘录达成,蒋介石和板垣征四郎首脑级会谈拟于8月间在长沙举行。中共当时虽然还不知道日蒋谈判的具体情形,但已感觉到蒋方对日日益妥协的立场。在百团大战所激发的全国抗日声浪和高潮中,蒋介石不得不将对日妥协的行动停顿下来。8月下旬,日本首相近卫又写了亲笔信建议继续会谈,遭到蒋方拒绝。</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1939年起出任华北日军总司令的多田骏主张所谓的“囚笼政策”,即以强化交通为手段,对晋冀豫根据地进行分割和封锁。刘伯承曾将之概括为“以铁路为柱,以公路为链,以碉堡为锁”。通过作战,我军在七个要害部位冲破敌军战线,撕碎了敌人的华北“囚笼”,打散了敌人的军事系统,在近50个县逼退了敌人。敌人不得不花费大力气整饬战线,填补残缺。</p><p class="ql-block">  百团大战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p><p class="ql-block"> 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p>

百团大战

年月日

日军

囚笼

抗日

华北

妥协

宣讲

抗战

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