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后看成姐前成娘,遠近左右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不识女人真面目,只缘美容是魔棒!</p><p class="ql-block"> 看似狗,却是狼,公鸡也会孵鸡蛋;</p><p class="ql-block"> 母鸡有的会打鸣,女生独唱是男汉! </p><p class="ql-block"> 所以,现在看问题不能只是一个角度去看,而要不断地转换角度。鲁迅先生说,一本紅楼梦,经济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所以,同样是一本书,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和得出的结论都是不一样的。就象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真是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p><p class="ql-block"> 所谓换个角度看向题,就是改变思维定式,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问题,这样看问题有助于看法的全面化和多元性。象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最后解决了问题;象伽利略换个角度,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自由下落试验,并同时落地,打破亚里斯多德统治世界二千多年的结论;还有,苹果掉在了牛顿头上,他换个角度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等,换一个角度,就是换一种思维模式,就是头痛的时候去打屁股,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老和尚問一个小和尚,如何把一个月亮摘下来放在手心上?小和尚思考了半天答不出来……老和尚看小和尚思考向题陷入了死胡同,便笑着叫小和尚把葫芦里的水倒在他的双掌心上,一会月亮就在水里出现了……小和尚恍然大悟,果然掬水月在手,茅塞顿开;老和尚接着又問小和尚,如果你跨前一步是死,向后一步是亡,你怎么办?小和尚想了半天,又陷入了思考问题的死胡同。老和尚笑着对小和尚说,你为什老是想着前和后呢?左边也是生路,右边也是生路,你往旁边一站,不就行了吗。小和尚豁然开朗,大彻大悟。所以,我们分析问题的时候,当一条路走不通,我们就应转换思维模式,一定要从另一角度去思考……当你坚信石头会开花的时候,那么开花的就不仅仅是石头了,就有可能出现一片新的天地,你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 看问题要换个角度,听问题也不能听一面之词,也需要转换思维方式。也有这么一件故事,有一个老员特别喜欢牡丹花,庭院内外种满了各种颜色的牡丹花。他摘了几朵,送给一个老翁。老翁非常高兴,把它插在花瓶里。一邻居对老翁说,你的牡丹花每朵都少了几瓣,这不是富贵不全吗?老翁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把这几朵牡丹花又送回给了老员外。老员外问其原由,老翁便把邻居讲的话重复了一遍。老员外笑了,牡丹花少了几瓣,你换个角度去想,不是富贵無边吗?老翁一听高兴起来,又把老员外送的牡丹花插在花瓶里了。同样是掉了几瓣的牡丹花,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完全不一样。一个结论把人讲得郁闷起来,一个结论却把人讲得笑了起来。所以,古书云,君子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p> <p class="ql-block"> 同样,也还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秀才第三次进京考试,住在他前两次住的店。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一是在高墙上种菜,一是在雨天戴斗笠打伞。他觉得很奇怪,便找了个算命的解梦,算命的掐指一算,拍了一下大腿,说,你回家吧,不用考试了,高墙上中菜不是白费劲吗?雨天戴斗笠打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听完,心灰意冷,收拾行李准备回家。店老板问其原由,秀才如此这般一说。老板笑了起来,说,我觉得你应当留下来考试。我也会解梦,你换个角度去想,高墙上种菜,不是高种(中)吗?雨天戴斗笠打伞不是有备无患吗?秀才一听高兴起来,堵在胸中的坱垒顿时消除。最后这个秀才终于跳出了龙门,考中了第三名,中了个探花!所以,转换一个角度去解梦,立即就出现了一片新的天地,使心灰意冷者从黒暗中拐了个弯,眼前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因此,当一条路走不通时,我们一定要转换角度,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用另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要想领会高山,就要立足底谷之渊;要想看清谷底,就要站在高上之上,苏轼早就用诗告诉我们要用转换角度去观察世界:横看成嶺侧成峰,遠近高底各不同,不识卢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不如意之事大概率有十之八九,有时,你看不惯他,有时她看不贯你,有时候她嫉妒你,有时候她妒忌她……还有,下雨天忘了帶伞,带伞了却没下雨,要小便却找不到厕所,找到厕所了,裤带的死结却打不开,刚想看清她是谁,風沙却迷了眼睛,刚想对他发火,却发现嗓子哑了,等等……如果换个角度,多一些包容和谅解,换位思考一下,问题也许就不是问题,失意也许会变成诗意了,反而成了另外一种收获。当然,换个角度看问题,还需要有一种豁达的境界,一种淡然的心境。</p><p class="ql-block">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雅典市场里有许许多多各色各样的商品,站在一般人的角度,一定会羡慕这个市埸物质的丰盈,和概叹自身物资有多么的困宭,而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看到琳琅满目的货摊后,从另外一个角度惊叹道,“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呀!” 哲人就是哲人,看物资的角度及思维的方式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并提醒人们不要沦为物质的奴隶,精神的乞丐!</p><p class="ql-block"> 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点经验,多一点理解。爱尔兰剧作家乔治.萧伯纳曾说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二是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这就是从两个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思维方式得出的结论。他的意思就是,没有得到的,你可以寻求和创造,也许会辛苦一生;得到了,你就可以尽情品味和亨受,但却可能怠惰、荒疏我们奋斗的意志。所以,他得出了: 得到和得不到想要的东西都是悲剧的极富哲理的结论。所以,转换一个角度去看向题,使我们能从一粒沙子看到一个世界,从一朵野花能看到一个天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尾声 :换个角度去看世界,你总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换个角度去看问题,我们就会多一些快乐,多一些陽光;换个思维去看世界,你会觉得世界更加精彩,风也轻了,天也蓝了,花儿也香了……转换一个心态,你可能会收获一种思想;转换一种思想,你可能收获一个新的认知;转换一种认知,你可能会获得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可能会收获一种命运……压抑了,换个地方去做深呼吸,困惑了,换个地方去静静地思考。不停地转换角度去看这个世界,你一定会发现:没有方向的人生叫折腾,有方向的人生叫奔腾;学习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永遠的;带着毅力的努力叫努力,没带毅力的努力叫劳力;没有目标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标的人生叫航行……請记住,洗牌的是上帝,而打牌的却是我们自己!写到这里,我又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杜牧写的《夜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如果杜牧写到这里,他不转换角度,以新的思维模式去探讨和思索,他就写不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名句,诗的中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也就体现不出来了。所以古人常说,世界上没有绝路,就在转弯处。写到这里,老爷子伏案而书:</p><p class="ql-block"> 换个角度看世界,風景变得更精彩,</p><p class="ql-block"> 双掌掬水月在手,天上彩虹湖中摘。</p><p class="ql-block"> 云盖山,山顶帻,昂看為伞俯视盖;</p><p class="ql-block"> 山色近观逺却無,遠疤近花雾作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