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忘记的人

瑞林

<p class="ql-block">  我的奶奶是我不该忘记,也不能忘记的人。</p><p class="ql-block"> 奶奶的一生极苦,从来没有过上一天舒服的日子。奶奶是陆坊乡下李村人,名字叫李细儒。年经时的奶奶应该是农村非常俊俏的女子。由于奶奶的父母膝下无儿,所以奶奶在30岁左右才嫁给我爷爷。我的爷爷,我从未见过。据说他年轻时很有个性,也很有闯劲。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只身北上,闯荡天涯,报考“保定军校”。军校毕业后,被派遣到九江铁路局守护铁路。但我爷爷感到守护铁路过于清闲,于是辞职,转到地方政府谋职。当时抗战尚未结束,国共两党明争暗斗。国民政府需要军事人才,我爷爷很轻松地在金溪国民政府谋求到一份差事,任金溪国民政府军事科科长。当时,我爷爷率金溪地方武装还阻止过日军进击县城,为抗战尽过绵薄之力。</p> <p class="ql-block">这些都是从奶奶零星的话语中记下来的。也许奶奶和爷爷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的人生吧,奶奶从未跟我认真讲过爷爷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1948年的淮海大战,国共正酣战之际,我爷爷把他前妻生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大伯--席炳南,送到淮海前线。当年大伯刚过18周岁,年轻美好的年华,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就凋谢在淮海战场。每当我老父亲讲到这段家史的时候,我心里都有阵阵隐痛。党之争斗,殃及吾家啊。由于国民党腐败和战场上的节节败退,我爷爷已经预感到国民党要垮了。因此他也做好了“离开”的准备。于是把我奶奶和我父亲及两个姑姑送回到老家--席家村。席家村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自古人口较少,民风淳朴。我奶奶回到席家后就买田置地,也就想靠自己的力量把三个儿女养大成人。在那个年代,一个乡下女子想法自然单纯,但天下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大转折,也为我奶奶以后的悲剧人生埋下了伏笔。</p> <p class="ql-block">  我爷爷逃亡未果,在上饶火车站被抓,其生死仍是个迷。解放初期,奶奶在席家置办的田地和一切家产都被收缴。奶奶只好带着三个儿女一起要饭。当时父亲只有14岁,两个姑姑一个8岁,一个6岁。奶奶带着三个儿女艰难地在乡村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由于饥饿和寒冷,6岁的小姑姑染上疾病,一个幼小的生命就这样被丢弃在荒野。后来,我奶奶被带到景德镇乐平劳改8年,其间人生的辛酸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在下李亲戚的帮助下,我父亲得以娶妻生子延续了家族的一脉。幸存的姑姑16岁就嫁到附近的村庄--毛家。 </p><p class="ql-block"> 从我能记事起,我就是在奶奶的呵护下才得以健康地活下来,如今年过“天命”,心中酸楚,耿耿在胸,历历在目。我6岁那年,不小心被蚯蚓的毒素伤到“拉尿的地方”,是奶奶带我四处求医,走村窜户,寻找养鹅的人,奶奶不顾一切,手捉鹅头,掰开鹅嘴,鹅呵出气息,治好了我的病痛。</p> <p class="ql-block">  我7岁那年到彭家上学,读小学一年级,是奶奶带我去的,奶奶一手牵着我到学校,那满含希望的眼神,我记忆犹新。我在学校玩耍,扭伤的脚踝,一个上海知青黄燕英老师背我回家,我奶奶千恩万谢。我在班上受到同学的欺负,年轻的吴贵仙老师就会狠狠地"收拾"那个调皮的同学。我跟奶奶讲起这些事的时候,奶奶往往很平静,但她内心对吴贵仙老师的感激,我能感觉得到。10岁那年,我的手掌心长了一个疖子,后来疖子发炎鼓脓,我痛得"打滚栽筋斗"。又是奶奶披星戴月,一个礼拜每天背着我到孔坊找一个民间医生用膏药把我的手掌疖子里的脓给拔出来了。小学毕业的时候,正赶上邓公拨乱反正的年代,国家结束了十年文革,我以优异的成绩考起了初中。在我读初中的两年时间里,每个礼拜奶奶都会炒菜给我带到学校去吃,家里艰苦,大人们都没有荤菜吃,可奶奶每次炒的菜里都有肉,可见奶奶对我的呵护无微不至啊。</p> <p class="ql-block">  高中学习也是在孔坊高中完成的,我以优秀的成绩考到抚州师范专科学校。我记得“谢师宴”在席家老家举行,由于奶奶的大方得体,连母校的煮饭师傅都请到我家吃饭,我的升学“谢师宴”简单但不简陋,获母校全体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之初,下李村为了筹钱建桥,搞起了“玩龙灯”活动,敲锣打鼓到亲戚家里去游走,由于奶奶接待得体,至今仍有下李老一辈人在夸奖我奶奶,不愧是下李的奇女子。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何源中学任教,本来奶奶可以怡养天年,安度古稀之乐。可是一次意外,酿成奶奶突发脑溢血,匆匆离开了让她受尽艰辛的人世。奶奶的过世,给我家带来了巨大的伤痛。我悲伤,我痛苦,我失意,我徘徊。我从悲痛中走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奶奶一个人静静地躺在鸽陂山,相信天堂没有痛苦,没有烦恼。每一年的寒食,我会去奶奶坟前,认真把奶奶的坟墓扫一扫,修一修。</p> <p class="ql-block">  奶奶离开我们已经34年了,您所牵挂的我们都长大成人了。毛家姑姑的那些儿女都子孙满堂了,我和小茂已有家有室。愿奶奶的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家兴业盛,保佑小茂生个儿子,保佑我綪仔和何彻幸福安康,早生贵子。</p><p class="ql-block"> 我的奶奶,是我不该忘记,也不能忘记的最亲的人。</p><p class="ql-block"> 写于公历2019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