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学习革命先烈爱国主义精神;</p><p> 接触和了解家乡的南海文化;</p><p> 感受祖国家乡悠久海洋历史;</p><p> 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爱海洋情感。</p> <p>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本次主题教育活动,大班组展开了一系列的计划和部署。</p> <p> 园医为每个班级都准备了应急药箱,以防活动过程中出现任何的突发事情。</p> <p> 各班级在开展实践主题教育活动之前,做好了两个地点的攻略,出行的安全教育更是必不可少。</p> <p> 亲爱的园长妈妈在出发之前做好了大班组的集训工作,说出了本次的活动主题以及幼儿安全的各个注意事项。</p> <p> 大班组的小可爱们,快乐出发啦!</p> <p> 大巴车上的欢声笑语是多么的动听呀~活动的意义就在于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中展现。</p> 南海博物馆 <p> 第一站,南海博物馆到啦,孩子们依次下车排好队,跟着班级小队长,朝着目的地前进。</p> 1、2展厅 南海人文陈列馆 <p>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面,北靠中国大陆和台湾岛,南接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东临菲律宾群岛,西接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p> <p> 舟师涨海</p><p> 两汉时期,中国的行政、军事活动覆盖至南海海域。汉代,交趾太守巡海至南海;大约在410年至411年,宋武帝刘裕与卢循开展一场战斗,主战场就在南海海域。</p> <p> 甘泉岛唐宋居住遗址</p><p> 甘泉岛位于中国西沙群岛西北部的永乐环礁,呈椭圆形,渔民以此称之为圆峙、圆岛。清末(1909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海时发现此岛有一口淡水井,井水甘甜可口,甘泉岛因此得名。</p> 3号展厅 八百年守候 <p> 南海自秦汉时期先民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以来,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海上通道。中国历代船舶不断穿梭航行于茫茫的南海之上,中国先民进行贸易和渔猎生产。</p> <p> 八百年前,一艘满载货物的南宋商船从东南沿海出发,航行到“千里石塘,万里长沙”的西沙群岛华光礁处,不幸沉没。数百年来,它被浪击水冲,石撞沙掩。八百年后,华光礁一号成功出水,再现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辉煌史。</p> 10号展厅 自然生态陈列 <p> 《南海自然生态陈列》利用光、影、声等展示手段,结合触控、虚拟现实等展示技术,以“南海记忆”“南海花园”“南海宝藏”“南海风云”“保护南海”为主题,通过海洋生物标本、陆地生物标本、矿物与活体海洋生物等动静结合的展示内容,全面、集中地展示了南海自然生态、生物与资源的多样性。</p> <p> 近300种海洋鱼类与海洋哺乳类,200余种贝类与螺类,50余种珊瑚,40余种虾类与蟹类,100余种鸟类,26种两栖爬行类,39种蕨类与被子植物,17种矿物与化石,将为您铺开一幅广袤、深邃与富饶的南海画卷。</p> <p> 短暂的南海博物馆之旅结束啦,孩子们的收获满满~</p> 快乐畅想 <p> 王洛琳宝贝:我在博物馆发现了一艘好大的船,船的上面有高高的船帆。</p><p> 王冠骅宝贝:我发现了好多颜色的鱼、好多乌龟,还有许多小石头。</p><p><br></p> <p> 庞琇浓宝贝:我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鱼,还有不同的植物。</p><p> 吴秋实宝贝:我发现了许多彩色的鱼。</p> <p> 王茜宝贝:我第一次知道有这么大的鱼,它的名字叫“鲸灵”它长达13米哦!</p><p> 陈诗乔宝贝:博物馆展览办得很好,许多人慕名而来。展厅里人们挨肩擦膀,熙来攘往。</p> 椰子寨战斗历史陈列馆 <p> 第二站,椰子寨战斗历史陈列馆到咯</p> <p> 老师带着孩子们去学习着伟大的战斗先人们,他们的英雄事迹永存不朽!</p> <p> 《英雄小雨来》</p><p> 故事发生在长满芦苇丛的河畔,晋察冀边区的广大人民群众配合八路军,同日本鬼子和汉奸特务展开了英勇斗争。十二岁的小雨来为民兵和八路军站岗、送信、掩护伤员。有一次被鬼子捉住了,他不怕敌人的威逼利诱,终于机智地跳到河里逃脱了。</p><p>后来他带领小伙伴们和民兵叔叔一起摆地雷阵,真真假假迷惑敌人,最后他把敌人引入地雷区,配合民兵叔叔取得了战斗的胜利。</p> <p> 大二班冯钰,《王二小》</p><p> 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p><p>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p> <p> 王春梅老师</p><p> 刘胡兰,她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女英雄,她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之一,她面对敌人的铡刀英勇不屈,毛泽东亲自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932年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吕梁山麓,八路军经常驻扎在云周西村学习、训练、做群众工作,云周西村被当地人称为“小延安”</p> <p> 短暂的旅途是愉快且有意义的,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孩子们在实践中,零距离了解家乡的历史,品味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播下了一颗颗热爱家乡的种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