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3课。第六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单元选取的课文,语言生动有趣,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文字秀丽,同时包含丰富自然知识的儿童诗。它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并介绍了他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这一切对于小学生来讲是生动有趣的。这首诗歌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自然科学知识,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篇有趣的课文。</p> <p class="ql-block">本课的教法我力争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拓宽视野。</p> <p class="ql-block">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课件展示指南针,向学生讲解指南针的来历和他的本领及能力。引出学生思考,如果在野外迷了路该怎么办?齐读课题,引出所学。</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天然的指南针?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性梳理,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接着我采用图片演示的方法把孩子们找到的四种天然指南针粘贴到黑板上,孩子们的眼睛被颜色鲜艳的剪贴画吸引,上课伊始边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有利于后面的教学,同时形象生动的画面有助于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由于孩子缺少在野外旅游、探险和迷路的生活经验,因此为突破“懂得如何运用天然指南针辨别方向”这一教学重难点,在教学实施中,主要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展示中午阳光树影图、北极星和北斗七星图、大树枝叶稠稀图、积雪图,让颜色鲜艳的画面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课文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直观,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起到了帮助理解课文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太阳只有在中午的时候为我们指点方向吗?”这个问题引出太阳的旭日东升和夕阳西下同样也在为我们指点方向!</p> <p class="ql-block">让孩子们通过太阳东升西落,中午在南方,像个一位指路人,给我们指点方向的人。太阳从不欺骗我们,也不会出错,来理解“忠实的向导”</p> <p class="ql-block">随文识字讲解会写的字“导”,写法和字词。</p> <p class="ql-block">先让学生了解北极星出现的时间,再通过微课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晴朗的夜晚快速找到北极星。</p> <p class="ql-block">让学生动手在书上找到北极星,考察孩子的实践能力。</p> <p class="ql-block">学阴雨天观察大树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大树,理解生字“稀”“稠”。</p> <p class="ql-block">思考:同一棵大树为什么会一边稀一边稠,跟什么有关呢?</p> <p class="ql-block">冬天下雪了,树叶都掉光了,怎么办呢?谁又能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呢?文中没有直接讲明积雪是怎样指明方向,通过简笔画来引导学生理解。最后又仿照上一小节来阐述: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化得慢的一面是南方。</p> <p class="ql-block">大自然只有这4种“天然的指南针吗”?我们要如何才能找到更多“天然的指南针”?</p> <p class="ql-block">课下学生寻找“天然的指南针”的资料,课堂汇报。</p> <p class="ql-block">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科学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最后引导学生你对大自然中的一些现象还有什么样的疑问呢?</p> <p class="ql-block">课后学生记录自己的疑问,学会搜集资料,发现更多的事物,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p> <p class="ql-block">张晓煜,西安市高新区第三十九小学语文教师,小学二级教师,从事低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兼班主任工作,从教以来,她始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用心引领学生成长,志愿做孩子心中真正的良师益友。在教学中一贯遵循“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不断探索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所带班级多次取得优异的成绩,个人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p><p class="ql-block">教育理念: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p><p class="ql-block">教育格言: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