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掠影

罗勒

<p class="ql-block"> 选择春天去西藏,主要是奔着桃花去的。虽然只有匆匆的十多天,但这趟旅行却有许多意外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一、雪域桃之夭。桃花,咱们家门口到处有。大青山、桃花潭都有十里桃花。粉嘟嘟的,常常用来形容少女的容颜。但是,在知道雪域高原生长着野桃花,就使我好奇,是什么让这小家碧玉般的江南植物,在雪域高原傲然绽放,繁华如云。</p> <p class="ql-block">  从拉萨出发,一路向南,穿过米拉山口隧道,沿着林芝母亲河一一尼洋河,来到林芝。再过两天林芝桃花节开幕,但桃花却等不及,己经在山脚、路边和河岸旁,舒展粉色容颜笑迎我们了。</p> <p class="ql-block">  度娘说,林芝地区的桃花异于江南碧桃的风格,学名叫“光核桃”,又名“西藏桃”。树体高大,寿命可达千余年。林芝的野桃树大都有400年以上了。</p><p class="ql-block"> 在西藏,野核桃被当地藏民看作“高原神树”。他们从不修剪,更不打扰,任由其在田间地头自由生长,并主动与其为邻。</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桃树主干漆黑苍古,主干有的在一两米高的地方分干分枝,让粉色花苞细密饱满地形成一个独立的华盖;有的刚出地面就分枝,像一群兄弟姐妹分户不分家,花枝争先恐后伸头探脑,东张西望。</p> <p class="ql-block">  嗄拉桃花源观赏地,桃树比较集中,像是养在后宫的三千佳丽。桃树下种植油菜,金黄色的油菜花衬托着花儿更明媚。林芝的柳树也比较好看,顶着一捧黄绿相间的柳丝,应衬出桃红柳绿的诗意美景。</p> <p class="ql-block"> 在岗云杉林的村庄里,农家小院的房前屋后,桃花依旧笑春风。但远处的雪山被白云缠绕着,总是不见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 波密桃花沟三十多公里山路 ,桃树在路旁、山坡、河道边或三三两两,或集中成林,或独自盛开,一路风景让人应接不暇。这里是吉尼斯认证的世界最长的桃花沟。</p> <p class="ql-block">  下午来到噶朗村,天空多云转睛。噶朗湖边一棵全身批挂松萝的桃树,有松萝这种苔藓相伴,说明该地域空气质量的优势。</p><p class="ql-block"> 这个小孩主动跑来,送给正在拍摄的小C一朵蒲公英。</p> <p class="ql-block">  领队将我们领入噶朗村的一户村民家。麦苗已铺绿田地,奶牛正安静地吃着麦苗,桃花在坡上开着,一幅田园风光秀丽地展现在我们眼前。</p> <p class="ql-block">  瞧,这位帅哥兴奋地挥着红色衣服想斗牛,温和的牛儿却没有任何斗志,只是安静地瞧着他,然后依旧埋头享受田里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  温和的小牛是大家合影的明星,摸着它温暖的脑袋,它还十分配合凑近到身边。</p> <p class="ql-block">  从林芝去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路上,一场桃花雪将我们送出林芝。雅鲁藏布大峡谷桃花也配合地展开笑颜。峡谷深处的村庄,桃树灿然地陪伴着,用粉色点缀村庄。</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经历千百年的风雨冰雪,野桃花默默地坚守,已将自己修炼成风韵自由飞扬的风景,傲然绽放在雪域高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如今桃花已经成为林芝的亮丽名片,3月28日是桃花节开幕日,相约桃花是宣传的口号之一。但我以为,这几天我们的相见,只是了却自己的单相思罢了。</span></p> <p class="ql-block">二、雪域措之蓝。在藏语中"措"就是湖的意思。从拉萨出发,旅行的第一站是巴松措。深蓝色的湖面沿着雪山向远方延伸,又隐入到山后。湖中的小岛浮在水面,小岛上有座建于唐朝的错宗寺。</p> <p class="ql-block">  这位藏族帅哥认真地向大家述说着藏地白塔建设内容和古寺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顺着小岛围转一圈,湖水清澈明净,湿润着小岛上的植被。</p> <p class="ql-block">  来到结巴村,再登高瞧一瞧。云层有点厚,火炬山峰只露出腰部,看不完整。</p> <p class="ql-block"> 来到拉多藏湖时,只有我们两部车。师傅一直将车开到山顶。由于白雪覆盖,只能看到四个连湖。二、三级湖水呈蓝绿色,湖岸尚有未融化的冰雪,圆弧状浮在水面上。</p> <p class="ql-block">山风凛冽吹绉一池春水。</p> <p class="ql-block">  回拉萨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羊卓雍措。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天气还算给力。车爬上最高点,阳光下,羊湖蓝带状在大山之间蜿蜒。此时高原蓝也向天边延伸。</span></p> <p class="ql-block">一个汉堡的时间,宝贵的阳光就躲到云层之后。等车再转到湖边,湖水蓝就不明显了。看来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也需要阳光才灿烂的。</p> <p class="ql-block">三、雪域雪之媚。因为是春天来到雪域高原,雪花温柔地接待了我三次。除了隔车窗观看桃花雪以外,我有两次与雪的亲密接触。一次是在翻越色季拉山口。山顶白茫一片,这里是观看南迦巴瓦神山地之一。但天空阴云密布,神山不见踪影。在高原雪山洒隆达、敲敲钟,告诉山神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  从朗县去拉多藏湖的山路,白雪覆盖满山,山树呈雾松状,淡青水墨画自然展现。山路车辆只有我们自己,十分安静,连农家的牦牛也穿着长长的毛衣,或静静地站在雪地里、或安静地踱着步子,寻找着什么。</p> <p class="ql-block">四、雪域宫之远。藏区的宫殿是藏民的神圣之地。一直以来我都是保持距离,和他们平行而行。但久远宫殿的建筑风格还是令人印象深刻的。</p><p class="ql-block"> 到拉萨第二天,没有高反的干扰。我和小伙伴在布达拉宫景区遛达一天。登布宫、逛后花园、爬上药王山打卡。</p> <p class="ql-block">  其实登上布宫的红宫,也只是走马观花,黄金珠宝堆砌的金顶、佛像、灵塔一眼扫过,但布宫整体的恢宏气势还是挺震撼的。</p> <p class="ql-block">  位于山南乃东县的雍布拉宫,史料记载,这是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建造,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目前这座宫殿是84年依原貌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  宫殿规模不大,也是建在山顶,之字形台阶与布宫相似。东端细高的碉楼象了望塔一样,在山下有一片田地,据说当年是西藏第一片良田。如今田野依旧可以耕种。</p> <p class="ql-block"> 位于扎囊县的桑耶寺,是公元767年建成的,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乌孜大殿和甬道回廊里绘满了精美壁画。那甬道狭长高深,抬头望不到边。</p> <p class="ql-block">  借助手机灯光,我们也只能目及少部分壁画。</p> <p class="ql-block">  在藏传佛教中,这座乌孜大殿代表着世界中心须弥山,在大殿四周建有红、白、绿、黑四塔,以镇伏一切凶神邪魔,防止天灾人祸发生。真的,绿塔、红塔和黑塔我也是第一次见到。</p> <p class="ql-block">五、雪域转山水。3月21日晚上8点从西宁乘火车进藏,第二天早晨雪山就出现眼前,一路看着,最后眼睛都发花了。野驴比较多,藏羚羊见到五六只,但比较瘦小,皮毛发灰,卧在雪地里还不容易发现。</p> <p class="ql-block"> 在拉萨和林芝地区,有拉萨河、尼洋河和雅隆藏布江陪伴。而去山南,一路是雅鲁藏布江陪伴。车在半山腰盘旋,绿色的江水静静地在河谷中流动。没有白雪覆盖的高山上几乎没有植被,露出褐色的石头或是土层。</p> <p class="ql-block">  但下到谷底,那嶙峋的山石千奇百怪。虽然师傅说江水大的时候,这儿有龙型画面出现,但是他也没找到。</p> <p class="ql-block">  在去山南等隧道放行时,山上冲下许多弥猴,在食物的吸引下,弥猴们或追逐、或打斗、甚至跳上车顶和车头来讨食。</p> <p class="ql-block"> 这是岩羊,它们在路边觅食,见到车辆也不惊慌。打量一下,继续自己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赶往山南时,我们一直追着太阳。傍晚的阳光金灿灿地照耀着大山和我们的前方。</p> <p class="ql-block">  回到拉萨,傍晚在八廓街大昭寺广场前,两位磕长头的女人吸引了我。从面相看她俩也许是母女,年长的还帮年轻人固定好身后的挎包。她们从广场出发,三步一磕,步伐沉稳。我和小伙伴虽和她们同向,但街边门店也吸引我们的好奇。走走停停,那两位的身影一直能遇到。特别惊奇的是,我们从玛吉阿米餐厅打卡出来,已是晩上九点多。转回广场时,那对母女仍在磕长头。此时,她们的步伐己虚浮无力,尤其是站起身来时,身体摇晃,也不知她们还要继续多久。</p> <p class="ql-block">  返程时,依旧选择坐火车回西宁,既向雪域高原告别,又能再细细回味这次旅程。</p><p class="ql-block"> 借队友的美照成篇,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