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展风采,“异构”促成长——河北先锋晨光学校语文组“同课异构”公开课活动

任彩霞

<p class="ql-block">“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伴着春光,迎着教育发展与创新的浪潮,河北先锋晨光学校的语文教师们充分挖掘教学内涵,拓展教学思路,于3月14日至3月23日开展了以“同课展风采,异构促成长”为主题的公开课活动,本次活动以年级为单位,从低到高依次开展。</p> 一年级 <p class="ql-block">“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一年级组带来的是一首古诗——《静夜思》。这首古诗语言浅显,感情真挚,短短二十字勾勒出一幅耐人寻味的游子思乡图。一年级的任彩霞、马聪颖、樊圆圆和李烨老师紧扣“思乡”这一主题,采用多少识字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轻松愉悦地掌握了教学内容。</p> 二年级 <p class="ql-block">《大象的耳朵》是一篇耐人寻味的童话。大象听信其他动物之言,做出改变竖起耳朵,无奈遭虫扰,最后醒悟做自己。二年级张静老师和王梦立老师紧紧抓住“改变”这一主题,从大象的语言改变,耳朵样子改变,引导学生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从而领悟出“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一故事内涵。</p> 三年级 <p class="ql-block">《赵州桥》介绍了河北省赵县洨河上的一座著名古桥,重点介绍了桥的雄伟、坚固,同时还介绍了桥的美观,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全文结构清晰,语言准确精炼又不乏生动,充满情感。三年级组的三位老师———李雪心老师、杨娇老师和邢丽娜老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利用多种方法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深入理解课文,感受赵州桥的雄伟。</p> 四年级 <p class="ql-block">四年级的刘老师和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老舍先生的《猫》,刘老师的课堂轻松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猫的性格特点,课上精彩不断;张老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注重学生的积累表达,创设情境,带领学生体会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p> 五年级 <p class="ql-block">《自相矛盾》是一篇闪烁着思维火花的寓言故事。五年级组的两位老师—李锦秀老师和刘莹莹老师首先让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文章,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楚人对自己卖的盾和矛的极度夸赞,并在诵读中感受文言特有的节奏和韵味,培养学生文言的语感。在课堂中渗透“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工具书”等方法,使得课堂内容扎实而不老套,难点也由易到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获得,理解了故事道理,达到了突破难点的效果。</p> 六年级 <p class="ql-block">六年级杨明媚老师执教《十六年前的回忆》,杨老师紧紧围绕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设计了本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关注描写李大钊外貌、神态、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品格。课堂中杨老师注重方法的引领,举一学习李大钊“被捕前”的言行,小组合作反三学习李大钊“被捕时”和“被审时”的外貌、神态等。学生通过默读、勾画、小组交流、汇报、有感情地朗读等深入体会了李大钊慈祥的父亲形象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形象,激发了学生对革命英雄的敬佩之情。</p> <p class="ql-block">“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每一节成功的课都是在不断学习和成长中磨出来的,只有教研不止步,教育方能阔步前行。本次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台,也为今后的教研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学生

老师

年级组

朗读

学习

体会

李大钊

语文

课堂

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