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提出,要强化对基层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基层是党的“根基”所在,是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与实现乡村振兴的“原点”,是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的“大后方”。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层工作万分重要,要想基层工作干得好,发挥出基层的实际践行效用,组织部门需要练就一身火眼金睛,做到对基层工作了如指掌,及时、准确地将基层在“组织、干部、村居”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揪出来”,通过加强对基层的管理与监督,切实推动基层工作向上向好。组织是基础,干好基层工作,要“揪”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决定着基层的发展方向,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任务艰巨,使命重要。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监督审查力度,重点查验党组织的功能发挥情况,看党组织“有没有发挥政治功能”,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作为党的桥梁纽带,严格执行上级工作安排;看党组织“能不能发挥组织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旗帜之下,永远跟党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对于那些不想发挥、不愿发挥、不能发挥功能的软弱涣散党组织,组织部门要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和规矩,敢于亮剑,以坚强决心和铁腕力度,下大力气一举揪出,加强教育整顿,绝不放之任之。干部是关键,干好基层工作,要“揪”出“躺平干部”。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是政策部署的最终执行者,承载着党的重托和群众期盼。组织部门要深入到基层一线,对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进行一次届中分析,全面了解能力素质、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廉洁自律、群众反映等情况,对那些精神上萎靡不振、思想涣散,工作上能力疲软、缺乏干劲,作风上慵懒散奢、寡廉鲜耻的干部,要及时“揪出来”“抖抖土”,进行提醒、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不适应不符合的进行调整,切实做到既能让能力出众的干部“上得去”,也能让“问题干部”“下得来”。村居是重点,干好基层工作,要“揪”出“难啃骨头”。村居是人民群众的聚居地,是实现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一个稳定、团结的村居是实现全方面发展的有效前提。为此,组织部门有必要多到分管地区、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力争将所有的村居走上一遍,详细了解各村居的发展状况、产业情况、党员数量、群众需求等情况,将“难啃骨头”逐个“划圈揪出”,按照廉政风险高、治理难度大、容易出现信访问题等进行重点分类管理和风险防范,掌握主动权,努力做到源头治理、综合治理、长效管控。(作者单位:河北涿州市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