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理解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准确把握好贯彻落实的基本要求。青海省组织部长会议强调,问题是出发点,目标是根本点,结果是落脚点,是事物发展的“一体三面”,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也是推进组织工作的思维导图。坚持问题导向,做到标本兼治不放松。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都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发现新的问题再到解决新的问题,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式上升的,组织工作也不例外。新时代新征程上,组织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越来越纷繁复杂,这里面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首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弄清楚问题的多与少、大与小、轻与重、缓与急、易与难,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倾向性,从偶然问题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对问题的本质作出正确判断,对问题的根源作出准确分析,找准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节点。坚持问题导向关键在于自觉解决问题,从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最薄弱的地方抓起,以敢于担当的精神、迎难而上的勇气将新问题和老问题一起解决、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同时用力、治标和治本协同推进,让“多个轮子”一起转,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坚持目标导向,做到不达目的不罢休。目标导向不是虚的,既不是嘴头上空喊的口号,也不是挂在墙上的规划,而是必须贯彻落实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中,以强烈的目标导向努力把组织工作做得更实更好。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价值导向,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与新思想对标、与中央要求对表、与上级部署对准,做到站高一步观大局、想深一步谋大势、靠前一步抓落实,推动干部当好事业的开路人、基层组织当好富民的领头羊、党员当好发展的先锋队、人才当好创新的主力军,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树立“项目化、清单化”工作理念,立足目标任务做好前期研判、节点掌握、过程控制,对重大活动、重点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进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切实推动既定目标一条条兑现、一项项落实。要坚定“当仁不让争第一”的目标追求,时刻强化责任重于泰山的负重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责任感,确保每项工作、每个环节不出纰漏、不留瑕疵、不埋隐患。坚持结果导向,做到追求极致不懈怠。组织部门不能满足于“做没做”“有没有”,而要多问“好不好”“优不优”,这就要求广大组工干部始终保持“见奖杯就夺、见红旗就扛”的精气神,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卓越追求”的工匠精神融入组织工作的方方面面,树牢“出精品是尽职,出次品是失职,出半成品是不称职”的意识,破除“佛系、躺平、摆烂”的思想,秉持“做到细致、力求精致、追求极致”的态度,用近乎“吹毛求疵”的严格标准、“小题大做”的严谨作风,仔细推敲“基本解”的不足与局限,不断探求“最优解”的路径与方法,力争党建工作做出“精品工程”、干部工作炼出“精品队伍”、人才工作创出“精品项目”,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争第一、创唯一。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情况有没有明显改观、工作有没有实质性提升、党员群众是不是满意、常态长效机制是不是形成,作为评价检验组织工作好坏的基本标尺,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以实绩实效擦亮组织部门这块“金字招牌”。(作者系青海省海北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