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不断增强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幼儿安全教育常态化开展,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特向家长们进行安全宣传教育。</p><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为教育之源,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家庭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儿童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p> <p class="ql-block"> 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安全常识,也需要家长先进行学习,然后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p> 预防溺水 <p class="ql-block"> 溺水是造成儿童少年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临近夏季,溺水进入高发季,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p> <p class="ql-block"> 家长一定要看管好孩子,并随时教育孩子:</p><p class="ql-block"> 1、不私自下河游泳;</p><p class="ql-block">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p><p class="ql-block">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的带领下游泳;</p><p class="ql-block">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p><p class="ql-block"> 7、不准在无父母或者老师等大人的情况下靠近江、河、湖、海、水坑、水坝等水域玩耍。</p> 预防校园欺凌 <p class="ql-block"> 近几年,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幼儿园相对来说很少见。面对这些事情,家长心里也十分“忐忑”,害怕孩子在学校会受欺负;也会有家长会觉得仅仅是孩子的小打小闹,嘴上说几句,并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其实往往是家长的观念不正确,容易让孩子受到二次伤害。</p>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校园欺凌</p> <p class="ql-block">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p> 预防交通事故 <p class="ql-block"> 幼儿的安全教育是我们永恒的话题,而交通安全教育也是我园非常重视的事项,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让幼儿从小知安全、讲安全、用安全,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规范幼儿的安全出行行为。</p> <p class="ql-block"> 儿童致交通事故的表现有:</p><p class="ql-block"> (1)骑自行车。少年儿童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都相对淡薄,部分学生为了显示骑车的“高超”技术,居然敢于与汽车比快慢,殊不知就此埋下了祸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注意力不集中。这是最主要的形式,表现为在走路时,边走路边看手机,或者左顾右盼、心不在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3)在路上进行球类活动。儿童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即使在路上行走也是蹦蹦跳跳、嬉戏打闹,甚至有时还在路上踢球,这是十分危险的。</p> <p class="ql-block"> (4)当然最主要的是,少年儿童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和在交通中的自我保护技能。</p> <p class="ql-block"> 安全出行,从我做起!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p><p class="ql-block"> 第一,过马路时不能闯红灯</p><p class="ql-block"> 第二,不能随意穿过机动车道</p><p class="ql-block"> 第三,过马路时,不能横冲直撞!</p><p class="ql-block"> 第四,不能和小朋友在马路上追逐打闹</p><p class="ql-block"> 第五,乘车时,不能把手和头伸出窗外!</p><p class="ql-block"> 第六,在等公交车的时候不能追逐车辆!</p><p class="ql-block"> 第七,未满十二周岁,不能骑车上路</p><p class="ql-block"> 第八,不能在停车场玩耍逗留。</p><p class="ql-block"> 第九,不能在汽车🚗盲区内活动。</p> 预防暴力伤害 <p class="ql-block"> 一、什么是暴力伤害?</p><p class="ql-block"> 暴力行为是以人身、财产为侵害目标,采取暴力手段,对被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害,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健康与自由的一种行为。一般来说,暴力行为有的直接表现为暴力犯罪。</p> <p class="ql-block"> 二、暴力伤害有哪些?</p><p class="ql-block"> 1、敲诈、勒索</p><p class="ql-block"> 2、抢劫、抢夺</p><p class="ql-block"> 3、绑架、劫持</p> <p class="ql-block"> 三、如何预防暴力伤害?</p><p class="ql-block"> 1、要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温暖,让他们了解暴力是最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学校应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营造好的班风校风,多用鼓励表扬的方式,让暴力无处藏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3、学生应加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不能回避自己的心理问题,不要胆小怕事,要勇敢面对校园的不良风气,因为懦弱往往会助长别人对你的攻击行为,要用正气、凛然和大义的态度,努力降低自己受到人身攻击的概率。</p> 儿童心理健康 <p class="ql-block"> 不注重儿童心理健康,很可能会导致儿童出现情感冷漠、退缩、说谎、冲动、暴力、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偏差、性格懦弱等现象。儿童心理健康是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的必备条件,长期的心理不健康甚至会导致儿童出现精神疾病。</p> <p class="ql-block"> 1、多动症</p><p class="ql-block"> 多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与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有关,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能够集中,小动作频繁,情绪波动比较大,学习受到严重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2、抽动症</p><p class="ql-block"> 抽动症是一组综合症候群,是一种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疾病,可表现为身体某一部分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的现象,表现为挤眉、眨眼、伸脖子、摇头、咬唇等。</p> <p class="ql-block"> 3、焦虑症</p><p class="ql-block"> 焦虑症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不良事件,应激因素,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焦虑症是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当儿童患有焦虑症可突然出现,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表现为缺乏自信,无端哭闹,过于敏感等。</p> <p class="ql-block"> 另外,恐惧症,失眠症等也是儿童心理疾病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 如何关注儿童心理健康</p> <p class="ql-block"> 一、爱与适当的爱。</p><p class="ql-block"> 首先,父母要给孩子充足的爱。“爱”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如温暖、关怀、宽容、安慰、鼓励、奖赏、赞扬、信任、支持等。父母对幼儿的爱是心理健康中最宝贵的营养素。</p> <p class="ql-block"> 二、大家应带孩子走出去,寻找伙伴度过快乐童年。学习“孟母三迁”的精神,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与人交流,融入社会。</p> <p class="ql-block"> 三、沟通最重要。</p><p class="ql-block"> 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呢?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p><p class="ql-block"> 1.观察、了解孩子,知道他们的行为目的、情感愿望。</p><p class="ql-block"> 2.尊重、理解孩子,孩子向你敞开心扉,倾诉其伤心、愤怒、害怕、困惑或痛苦时,一定要表达你的同情和理解。</p><p class="ql-block"> 3.父母也要向孩子敞开心扉,表达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p><p class="ql-block"> 4.养成与孩子交流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5.倾听孩子的诉说</p><p class="ql-block"> 6.虚心向孩子学习、学会向孩子道歉,家长希望孩子超过自己,就不能总用自己的思维去约束孩子。</p> <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上游,如果上游不停地下暴雨,作为教师的下游哪怕用身躯阻挡洪水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为了孩子的成长,请各位家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也和学校一起积极配合,共同培养祖国的花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审核|王 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责编|刘厚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辑|陈雪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