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26日,黄山镇中心小学的语文老师们齐聚临沂第四十中学,共同观摩名师演绎的精彩课堂。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应该如何利用任务群组织教学,老师们用精彩的课堂给出回答,课后还有各位名师们的讲堂,总之这次活动老师们可谓收获满满。</p> 《火烧云》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由魏星老师带来的《火烧云》,魏老师先是抛出问题“什么是火烧云?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回答”,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语言生动的表达,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这篇课文写了火烧云的什么,总结出来“变+变+变+变=?”的形式,让学生发现语言变化背后的规律,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仿写中便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感觉,魏老师还特别注意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画面的方式欣赏能够传递感情的句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课后魏老师带来了《小学语文任务情境创新设计》的讲座,魏老师提出,知识是通过经验而被情境化的,每个学习任务群都有机融入了诸多教育元素,都是一个育人的综合体,学习应该是学生在真实感情境中的运用,让学生根据不同情境,在真实性情境中遇见知识,而不是先告诉学生知识,再让学生从课文中去推理验证,要让学生自己发现语言变化,学生才可能会真正学到知识。</p> 《手指》 <p class="ql-block"> 第二堂课是由朱煜老师带来的《手指》,课堂开始,朱老师没有直接讲述课文,而是先出示丰子恺的漫画,让学生说说都看到了什么,朱老师提到创设一个话题,让学生充分用自己的感受表达,把各种信息交织融合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概念,这就是思维建构,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朱老师就是利用这种方式,丰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让学生观察漫画的不同来发散思维,为后续的文本学习提供思维的基础。随后朱老师用归纳小标题的方法让学生总结各个手指的特点,随着大拇指形象的逐渐明晰,也总结出“寻找细节,进行对比”的学习方法,继续学习其他手指,好的教学必须有层次,有梯度,朱老师就是这样一步步由教到扶再到放,看问题不只看浅显的感受,而是细致地体会语言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 朱老师以《我所理解的学习任务群》为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依照语文课程标准,建立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系统,以单元为结构形式,整合教材,课外选文等教学资源,利用精读、略读、练习、综合、作文等课型,有效达成单元目标,且可测评教学效果的教学形式就是单元整合教学,具体如何实施,朱老师将课题分成四个层面的操作方法:一是解析单元目标,细化单元目标,了解同册单元之间,不同册单元之间的关联;二是解读教学内容,明晰年段要求,细读教材,理清教材与单元目标的关系,理清单元内部各项教学内容的关联;三是规划教学单元,咱规划教学资源的教学顺序,调整单元内部教学资源的功能定位,穿插使用单元内外的教学资源,建立整本书课外文与单元目标及课内资源的连接;最后是要设计实施教学,活化思维,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方法,活用教材,将教材变为开展言语活动的素材,善化习题,对课后习题进行步骤化设计,以生为本,让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经历。</p> 《芙蓉楼送辛渐》 <p class="ql-block"> 下午精彩继续,第一节由吉春亚老师为我们带来课例《芙蓉楼送辛渐》,首先单元导入,引出任务,学生背诵《登鹳雀楼》,揭示课题,通过一读,字正腔圆声饱满,多种朗读方式熟读全诗,二解结合注释把意生,三问质疑解难,品味诗境,感受情怀——寒雨连江之孤冷,冰心玉壶之高洁,迁移学习其他名楼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登岳阳楼》《黄鹤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体会感情,在最后,让学生带着对诗的全新的理解进行朗诵展示,在感官的触动中产生心灵的感动。</p><p class="ql-block"> 随后吉春亚老师对新课标理念任务群教学设计例谈,分为三部分:一、对比“任务型”课堂的效用。二、构架“任务群”设置的策略三、落实“任务标”达成的路径。在设计实施教学中,主题来源人文内容,总任务来源内容关联生活需要,子任务来源单元要素与课后习题的融合选择而来,为我们拨开迷雾。</p> 《红楼春趣》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张学伟老师执教的《红楼春趣》深入浅出,趣字当头!由卷首的诗句巧入文,联系生活解词语,理清人物关系,选取片段“捡风筝”“放风筝”“取风筝”通过对话动词,品味其中含义,体会人物性格和伏笔的妙用,抓住笑字,表现他们不同的身份和性情,体现“情趣”又抓住“断”和“散”体会语言的隐晦,预示“探春远嫁”的结局,让人趣味盎然。</p><p class="ql-block"> 接着张学伟老师在报告《》明确告诉课程标准的五大变化:核心素养的四个内涵,传统文化分量的加强,语文学习的四个板块,课程内容的三大任务群,学业质量的具体标准。基于语言运用的核心素养抓住语言的藤,守住语文的根。基于“生活情境”的语言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认识生活。根本转变由教人做题到教人做事,让学生像智者一样思维,像能者一样做事,像作者一样表达。语文,应该向四面八方打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最后引用张学伟老师的话“看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我们仰望星空;</p><p class="ql-block">抓学习任务群</p><p class="ql-block">我们脚踏大地……</p><p class="ql-block">在语文教学的征途上,黄山小语砥砺前行继续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