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道名学堂《了凡四训》线上公益讲座内容节选

贾老师

<p class="ql-block">█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p><p class="ql-block">不向内求,不向自己的心里求取,而只是向外追逐求取,那就是你方法可以很巧妙,但是能不能得到就看命数了,你不一定得到,搞不好你内双双损失,这样就太不划算了。这是指一般社会大众所追求的,能不能求得到?难以得到,即使得到,那只是因为命数里本来就有,你不这样费尽心力也会得到,其实那不是你“求得”的;只有命里没有还能得到的,这才叫做“求得”。命里有的你得到,那不算“求得”,因为你不求到了时候也自然能得到。</p><p class="ql-block">这一段的意思很烧脑,我们举几个例子,大家自己去琢磨,比如炒股票很赚钱,有人做一年赚了几万,几十万,那是他命里就有的,所以他得到了。命里没有的,更多的人炒股票赔钱,赔好多钱。还有赌博也一样,赌博赢来的钱也是命里有的,甚至于做小偷、做强盗得来的,也是命里有的。命里没有的,赌博赢不来,偷都偷不来,抢都抢不来。</p><p class="ql-block">有人说,那小偷偷到的,强盗抢到的,贪官弄到的,都是他们命里注定有的?当然不都是。不是命里有的,他通过这些非法手段得到了,那不又矛盾了么?当然不矛盾,《大学》有一句话揭示了其中的奥妙规律:“货悖而入着亦悖而出。”你命里没有,却非法获得了,你会得而复失。这个原理,我们也要知道,要通透。</p><p class="ql-block">关于“命里有”,不是通过向内求,而是向外逐求却得到了,我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例子:我家乡一个亲戚家,多年前翻盖房子,依照一位懂点风水学的乡邻的指导,新房地基挪了方位,结果挖出了一个大坛子。</p><p class="ql-block">“命里有没有”启发提问:假设两个人同时比邻开一样的店,店面大小,布置、货品等都一点没有差别,收益会不会也一点没有差别?</p><p class="ql-block">古人明白“反躬内省”和“向外驰求”会导致“内外双得”与“双失”这个道理,所以才说:“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为小人。”君子快快乐乐地做个君子,小人委屈憋气地做个小人。为什么?一般人逃不过命数,逃不过常数。君子不向外逐求,功名富贵之类,他得到了,不以为喜,知道这是命里有;得不到也不以为烦恼怨恨,因为他知道自己命里没有。可是小人不一样,绞尽脑汁,费尽周章,甚至伤天害理,丧尽天良,仍然得不到,或者得而复失,他只有烦恼怨恨。所以真正明白道理的人,都会安于本分。安于本分,再平淡的日子他也过得舒服熨帖,这样社会也安定,天下也太平,大家都没有争执。【这种观念非常符合中国哲学的特征:重和不重争,重合不重分。】</p><p class="ql-block">“向外驰求”,这里多说几句,一种最典型的向外驰求好比拔苗助长,今天好多好多人都是干这种事情,辛苦不辛苦?很辛苦。累不累啊?累。都干的是拔苗助长的事情,却不知道秧苗是按时候自然长成的啊,干嘛费劲拔它呢?不过是因为心急。心急就是心不安,心不安就是信心能量已经亏欠了。凡是信心能量欠的人,特别贪心,特别着急,并且越贪就越急,越急就越贪,恶性循环。现在很多人得焦虑症,焦虑症怎么炼成的?就这么炼成的。今天的教育之所以糟糕,就是家长老师一味向外驰求,搞得孩子也跟着养成向外驰求的习惯,由于恐惧而妄动,因为妄动而造成焦虑和痛苦。</p><p class="ql-block">云谷禅师是佛家大德,他以佛法教了凡先生,教他求命里没有的,求常数里面没有的,求,就一定能够求得到,这是求得变数。可是,怎么求呢?云谷禅师说要“反躬内省”——“躬”就是自身,反过来向自己的内心里面去省察,去求取,这个求取的是觉悟。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反躬内省”,不懂这个原理,每天只是动脑筋往外去求,这种求法,即使“求之有道”,纵然他计谋百出,方法很多,手段高明,可是结果会怎么样呢?“得之有命”,得到的不过都是他命里注定就有的,而他命里没有的,无论如何还是得不到。这样看来,你说冤枉不冤枉?所以说“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p><p class="ql-block">讲到这里,不由得想起王朔作品的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有些人的智慧就是小聪明、小算计、小阴谋、小陷阱,用个堂皇的理由。只为了捞半根稻草。”(王朔《美人赠我蒙汗药》)这个讽刺真是入木三分,按我们这里所讲的意思,就是世间众多用尽小聪明、小算计、小阴谋、小陷阱的人,粉饰自己忙得焦头烂额,最后得到的半根稻草,最可能是不顶用,幸而顶点用,也不是他自己的本事,而是命中早就注定会有的。真个是“小人冤枉做小人”啊。</p><p class="ql-block">了凡先生懂得常数,所以他不操心,不用种种非法手段去求。心理学上有个规律:“人都不自觉地尽力控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了凡先生逃出了这个规律。他知道有命,不论打什么样的妄想,用什么样的手段,只要命里没有,终究还是得不到。</p><p class="ql-block">  “内外双失”,外面所求得不到,这是“外失”;向外求的人,他的贪念没有不盛的,所求得不到,他怎么能不生烦恼怨恨?内心里烦恼怨恨,破坏了生命内在的和谐安定,这就是“内失”。了凡先生这二十年,特点就是生命的内在里谐安定,“内失”他没有,然而原本可以求得的功名富贵被他失掉了。因为他不不动念头,什么也不求了,“内”——算是保持了内心里清净、和谐、安定,可是他一切都听由命运安排,功名富贵这些身外之物他本来也可以得到,但是因为不求,所以没得到,这就相当于失去。了凡先生这样就是一种“内外双失”。一般人见识比不上了凡先生,只是拼命向外驰求,所以往往更是“内外双失”。</p><p class="ql-block">一般人的“内外双失”是怎么回事呢?向外追逐求取,那个方法,有很多就是违法的,缺德的,伤天害理的,丧尽天良的,这样,他的道德仁义这些内在的品质便受损害,彻底泯灭了,已经失去了,而且他功名富贵也得不到,或者得而复失,这不就是“内外双失”了么?</p><p class="ql-block">【一个“内外双失”的典故】春秋时候,有一个人,结婚第二天就外出做官了。这一做官呢,十年,十年到任之后才回家。刚走到村口,就看到村口有一个女子很漂亮,他就动了色心,过去跟那个女子搭讪,跟她套近乎,然后拿出什么耳环、手镯之类的诱惑那个女子。可是那个女子很本分,不吃这套,转身逃离,根本不理他。他没得逞,非常失意,就回自己家。一回到家,妈妈看到儿子回来了,十年没见了,喜出望外,赶紧喊媳妇:“媳妇,你丈夫回来了!”媳妇也高兴啊,结婚第二天,丈夫就走了,十年以后丈夫变成什么样了她都不知道,急忙跑出来。等媳妇跑出来一看,傻眼了,“怎么是你啊?”正是刚才在村口给她耳环的那个。媳妇心里面登时又羞又恼,这个怨啊,委屈啊,她就讲了:</p><p class="ql-block">“你在外做官十年,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拜见老娘,而是勾引不相识的女人,你算啥啊?你这大不孝啊!你自己家里面有老婆,看到别人家女人还动淫心,你这又算啥?你大不忠啊!你这种不忠不孝的人,我跟你没法过!”控诉完,媳妇跑出去,跳井自杀了。</p><p class="ql-block">我们看看,老婆是不是自己的?是自己的。干嘛那么着急呢?多往家里面走两步,很自然地就内外双得啊!可是现在呢,硬是搞成内外双失!</p><p class="ql-block">“故无益”,因此,得不到利益,得不到真实的利益。有一点非常重要,没有利益就是损失,叫有损无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