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 那一代共产党人

令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生长在一个革命军人家庭。父亲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36年2月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随之宣誓加入少共团。最初递送情报,后加入牺盟会,被组织派往阎锡山部队做兵运工作。再后来组建平陆游击支队,在三中队任战士、班长、分队长、政治指导员。一年后持二战区护照,被组织送陕北陉阳县安吴堡青训班,同时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后被送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于晋察翼边区灵寿县陈庄抗大第二分校。后任晋察冀军区二分区二支队七中队排长、青年干事、组织干事、支部书记、定襄营政治指导员、分区四团一营支部书记、团侦察连长、五台山台北情报站长、河北平山县大花樑分站情报站长、八团、四三团三营、警三团、独立二团连长、晋察冀军区冀晋军区俘训管理部队长,再后来任四野华北补训兵团十六团三营十五连连长、四野驻津办事处、郑州办事处整训团连长、营长、军大湖南分校队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信阳高级步校物资保障部长、武汉军区207部队团政委等职。从军生涯枪林弹雨,戎马一生三落三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1946年春季,晋察冀所属部队开始攻坚战斗。父亲所在的四三团,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全团共攻下敌人大小炮台据点十二处,其中由父亲所带突击连就攻克十一处。由于父亲会带兵、会打仗,勇敢果断善于打硬仗,5月又奉命带领突击连攻打山西五台山苏子坡和鸽子岑敌方据点。因战前团部组织侦察及团长判断指挥有误,父亲所带突击队虽然攻入敌方据点,大部队没有按计划迅速跟进,20多人阵亡险些全军覆没。战斗结束在勇峡村休整时,军分区补充来四十多名新兵,由刚调来的副连长带队来到住地。副连长是父亲在游击队时的老战友,老友重逢悲喜交加,频频举杯两人同醉,酒劲上头的父亲拔枪要找团长讨说法,举枪误打死一名被俘返乡不久的老百姓。因为刚打的一仗让这么多战士牺牲,他心如芒刺。其原因是侦探错误和大部队没及时跟进,心头郁闷愤愤不平,对开枪误打死人不认错,坚持要求一命赔一命,最终惹怒了军区首长。晋察冀军区下命令:革除一切职务,开除党级、军级,就地枪毙。公审大会上军法处临行刑前宣布判决书时,当地三个区老百姓、死者家属和战士千人下跪,三千人讨保只一个要求,恳请军区首长刀下留人。大会主席团三次当场电告军区报告跪地百姓和战士们免死恳求呼声,请求军区认真考虑百姓和战士们的情绪诉求,准予死刑免去。军区随即宣布改判有期徒刑一年,由军法处押送部队劳工队即敢死队服刑。服刑期间他带领敢死队员打硬仗、打恶仗,屡建奇功。一步步又提升至排长、连长、营长。他创建军人家属招待委员会,并在全晋察冀部队推广。他所带的兵没有逃跑、沒有怕死、没有打黑枪、没有调戏强奸民女。他带兵勇猛善战多次受到上级嘉奖,新中国成立前重新入党。抗日战争期间曾经两次负伤,一次险些送命,组织颁发的三等军人残废证书,伤愈重新带兵后他将军人残证书等荣誉上交组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建国后,父亲受命带兵在去湖南湘西军区参与剿匪路途中,接命令返回郑州,部队集结赴朝作战上火车前一刻,又接命令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南信阳高级步校报到。第一次授衔为少校,第二次授衔中校,因逢信阳步校军用仓库失火受牵连,接受国防部军事法庭调查,虽问题查清无责,但因有所谓右倾思想言论和家庭成份等原因,还是被降级、降职;随后被调离步校,安排到武汉军区207部队当政委。并在1965年初按命令转业到地方工作。刚到地方一周,又接武汉军区开会通知,父亲回复已按命令转业到地方,后又接速返回武汉军区接受新任职通知,父亲考虑再三婉谢组织好意,留在地方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在地方不到一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国掀起“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夺权”运动,造反派贴出坚决打倒北京伸向荆州地区黑手林湖的标语。父亲因是当权派被打倒,隔离审查期间,天天写检讨被批斗、常常天蒙蒙亮就外出扫地,记得一次发高烧,造反派安排他上大街扎大字报栏。母亲担心,碰到这样的情况每次总是要我远远跟随着。造反派多次外调,希望在蛛丝马迹中找点父亲投敌叛变的事件,结果全都落空,外调回来的造反派进一步了解父亲的战斗成长经历,内心佩服和尊敬父亲,再加上当时驻沙市警备区军代表系父亲老部下,常常开军用吉普车来探视父亲,故父亲没有被捆绑游街、带高帽子和遭受皮肉之苦,文革末期被解放重回领导岗位。继续担任荆州地区印办副主任、荆州地区新华书店经理、党支部书记。离休时享受红军和地专级待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亲从军一生,征战南北。新中国建立前的随身物品,仅保留下来两样,一是缴获日军随身携带的不锈钢饭缸一个,孩提时这个饭缸被母亲当做家中做饭用的水瓢,直到水瓢活动折叠铁把断了,这才放弃使用,但母亲舍不得丢弃便藏了起来,这一藏使得这个“水瓢”保留至今。二是父亲会带兵打仗,又因父亲被称为军中“汉医”,所以在一次打胜仗后,首长将缴获日本军医手提小皮箱奖励给父亲。小皮箱不大,大概40公分长、30公分宽。内有一套中华中医银针和一套聊斋志异线装本古书。可惜这些物品和母亲保存父亲在部队时佩戴的中校、少校军衔肩章等,在上世纪文化大革命抄家那段时间,悄悄烧毁或遗失,现在仅剩聊斋志异两册线装残本。母亲说父亲获得不少嘉奖和军功章,但在我们儿时玩耍中丢失一些,现家中仅保留下来的七枚,遗憾的是儿时玩耍中丢失的那些军功章,只剩零碎依稀的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亲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离休,当时组织上希望他担任行署文化局和地委宣传部顾问一职,父亲婉言谢绝组织好意,彻底退下来在家陪我母亲。记得当月省里电话通知,给荆州调拨配发一辆苏联伏尔加小汽车供他使用。这在当时那个年代是稀缺交通工具,父亲考虑自己离开工作岗位,如果接受,每年司机工资,汽油等开支不少。想到这要花掉不少国家的钱,速拿起电话婉言拒绝。我们当时非常不理解,但父亲那代共产党人的确有这种高尚境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父亲解放重回领导岗位的那个夏天,为保证各学校开学有新课本,书店全体人员加班加点打包发货,有天中午不爱睡午觉的我,被父亲叫到仓库帮助剪打包绳,若大的仓库里就我们父子俩在忙着,此时有个基层供销社的同志进来问到“请问林经理在哪里?”我父亲边打包边笑着回答到“我就是,你有什么事呀?"那位同志用疑惑的眼晴看着我父亲,张大着嘴巴说"你真是……"他不相信眼前这位穿着有破洞汗衫、系着围裙满头大汗打包的老汉,是全地区书店经理。那位从京山基层供销社来的同志反映,马上要开学啦,但山里学校没有事先预订课本。父亲当场调剂解决,他离开时伸出大拇指称赞父亲是共产党的好干部。父亲严于律己,他常说战争年代党员干部要冲锋在前,和平年代党员干部要吃苦在前。他自己工作繁杂从无怨言牢骚,戎装虽卸仍处处以身作则,始终彰显战争年代共产党人宝贵品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辈那一代人,经历战火考验,深知和平来之不易,教育我们珍惜时光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遵纪守法做社会有用之人。父母言传身教在生活做榜样,潜移默化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父亲爱学习,坚持看书看报,坚持写学习心得。还常常在相关报纸上发表文章,这对我也有很大影响。他从不伸手向组织要待遇,他常常对我们说"想想那些倒在敌人枪口下的战友,我能活到今天,已经很满足了。"父亲是老红军,80年代初单位修建职工住房时,省里拨专款建带前后小院子平房供父母住。母亲很是高兴,在小院里种满花草蔬菜绿植,喂有鸡鸭和小猫咪。后来房改福利分房时,因国家政策平房不参与房改福利分房,当时一些领导和好心人建议父亲要一套楼房大套,父亲是单位老领导,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这样的话即可以参与房改福利分房,百年后房子可留给子女享用。但父亲考虑单位职工住房本身紧张,有些同志还没有住房,故坚持住平房不动,并告诫我们,当他和母亲归天后,房子按制度办,故父母离开我们后,那套带小院的平房我们如实上交组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辈那一代人,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说真话干实事,说的少干的多。对工作总是勤勤恳恳,认真用心去做,从不讲报酬,不谈福利,从不迟到,任何时候总是听从组织调遣、服从组织的分配。记得在书店工作期间,他坚持和普通店员一样,下乡送书到农村,常常带头用自行车拖着几百斤重的图书到基层供销社,有时一趟就是八九十公里。听二姐说有次清晨,父亲推着满是黄泥的自行车回家,满头大汗,棉袄都湿透了。一问才知道,返回时下雨自行车又坏了,推着走一夜。换完衣服又去上班,没有一丝一毫的埋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辈那一代人,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党叫干啥就干啥。忠于党,忠于人民。从不缺席组织生活,严守党的秘密。拒腐蚀,永不沾。下基层也好,出差也好,总是自己掏钱拿粮票吃饭。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眼镜架坏了,用麻线捆着继续使用,他的一些学习笔记本是用废纸裁成统一规格,自己用线装订的,办公室坐的藤椅坏了,父亲找来绳子反复编织修补捆绑接着用。他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用,一生艰苦朴素。吃苦受累而从不抱怨懈怠,一心只想实现共产党人的目标,将一穷二白、满目战争创痍废墟焦土的贫穷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中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辈那一代人,虽然身居领导职位,但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始终不忘和感恩普通农民种粮的辛苦奉献付出。记得晚年父亲几次住院期间,总有些普通农村人家为解决亲属住院费用,在同情的医生、护士指引下,常将家中自留地种的蔬菜拿到住院部,卖给住院的领导干部。卖菜是为了救命显然比市场价高,父亲床边常有不少蔬菜,见我们不理解,父亲总是说:“这些普通的农民靠种地养活家人,本身就不容易,如果家中有人生病住院开刀,就更不容易!我们遇见能帮就帮一把,古人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做人应该保持善良,同情心和怜悯之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辈那一代人,追求真理,将一生奉献给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祖国。面对今日之社会腐败、堕落种种问题,正如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论今日之中国》中所说“</span><b style="font-size: 20px;">今日之中国,纵欲汹汹。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这样一种民风,各食其能,各谋其利</b><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纷争复制于法律,前途交给了偶然。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这个民风伴随着重功利、轻道义,这个民族将内不能安、外不能力。一个民族不可能以他拥有的货币做为这个民族安身立命之根本。否则,一盘散沙的局面会再度出现。当父母和孩子之间对薄公堂,当兄弟姐妹之间,为了一点财产而争夺,骨肉相残的时候,我们做何感想?穷人与富人之间互不信任,政府与百姓之间互不信任,甚至家庭内部的成员之间也互不信任,这就是普遍的信任危机。以前形容中国人一盘散沙人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但是这个门指的是家门,起码家还是一个集体,家庭内部有他的伦理和法则,有他的道德和信念。但今日这个家或者以家为单位的沙,已经分解,今天的每一位沙,都是利己主义的个人。如今的信任危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当好人被社会一次次毒打,当信任被一次次的削弱,未来的我们该何去何从呢?我始终相信我们的起心动念,这个宇宙都有感应,也影响着整个宇宙环境,所以我们都有责任修好自己的心。心平何需持尽,身正何需做禅。”</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听君一席话,扶额思往,求索比较,感慨良多。我怀念父亲,崇拜那一代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奋斗精神;我怀念父亲,崇拜那一代共产党人对事业的执着、对信念的坚守、对理想的追求;我怀念父亲,崇拜那一代共产党人坚强毅志、敬业责任、爱国爱家良俗美德;我怀念父亲,崇拜那一代共产党人危难时刻不弯腰、喧嚣纷扰心不乱、胸怀坦荡,灵魂从不被利益绑架;我怀念父亲,崇拜那一代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廉洁奉公、联系基层、走群众路线,敢于承担责任,始终不忘权力服务人民的高尚品德。我怀念父亲,期盼社会讲公平、懂规矩、守法则、有诚信、重友情、说真话、风气正、正义盛,公仆服务人民、百姓安居乐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的血液中流淌着父辈那一代人的奋斗精神,我们的世界观深刻着父辈那一代人的思想品格,我们的心中燃烧着为民族复兴的坚强心信。希望铭记父辈那一代人的奋斗史,希望他们的思想和愿望,能够通过后人的努力一代代传承繁衍。希望我们的祖国繁荣强盛人民幸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令狐培刚(林培刚)北京昌平名佳花园居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3癸卯年梅月(4)</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篇给予会员待遇,提前发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父亲获得的部分荣誉勋章</span></p> <p class="ql-block">父亲用过的学习笔记本。</p> <p class="ql-block">父亲用过的老花镜。</p> <p class="ql-block">小时有痛有病时,父亲给我们使用过的银针。</p> <p class="ql-block">这是保留下来的,有百年历史的两册聊斋志异残本</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期间父亲在战斗中缴获的日军携带的不锈钢饭缸,随身使用到新中国成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