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小时候课本中鲁迅的一句话让我对樱花有了无限的遐想。后来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就住在离玉渊潭不远的地方, 对这里每年春天如云似霞烂漫清香的樱花有太多美好的记忆。2023年3月春分时节,和协和医院药剂科张继春老师,我第一份工作的老主任、老领导们、几位退休的曾经的同事们相约一起来到了玉渊潭赏樱,这美好的记忆又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璀璨意义。 </p> <p class="ql-block"> 阔别多年相聚在一簇簇盛开的樱花树下,我依然从张张看见我微笑打招呼的面庞别梦依稀地看到了老师们过去的模样:姚秀荣老师,张淑云老师,我在药房轮转时灭菌制剂和普通制剂室的两位老领导,也是我们沈药的两位大师姐;姚老师穿着紫色上衣,还是短发声音洪亮。张淑云老师身着绿衣依旧清秀、柔声细语。张淑云老师还是我工作期间的药剂科党支部书记。 她们俩老姐妹和张继春老师的年纪相仿变化不大。 她们身旁站着两位和气的老先生。白发、身骨硬朗、高个子的是张淑云老师的先生,黑发清瘦拄着拐杖的是姚老师的先生。</p><p class="ql-block"> 这次聚会的组织者一头银发笑容可掬的纪云香老师和她的先生也参加了聚会。纪老师曾是调剂室的领导,她像张继春老师一样面容和蔼中透着干练,只是更年轻些。我们笑着称呼两位张老师和姚老师是80后,称呼纪老师70后。我还很开心的看到黄瑞珍、韩晓荣、王丽静、 张秀珍几位老师。三十几年前我们曾像姐妹们般一起工作过, 现今她们退休了大多在体制外的外资医院兼职。她们都还是那么漂亮活泼;感慨时间都去哪了,真是只记花开不记年......</p> <p class="ql-block"> 我要特别感谢一袭红色连身裙精神矍铄的药剂科老主任张继春老师邀请我参加这次樱花树下之约的老同事聚会。</p><p class="ql-block"> 1988年8月,我从沈阳药学院毕业后非常幸运的入职到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张继春老师当时是我们的老领导。记忆中那时的她四十多岁。她身材高挑,精力充沛,面容端正的五官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着友善和干练。记得到药剂科办公室报道那天,知道我是沈药毕业的,张继春老师温暖的一句“我也是沈阳药学院毕业的”开启了我和她一生的校友情和师生情。</p> <p class="ql-block"> 医者仁心的北京协和医院于2021年9月刚刚庆祝过她的百岁诞辰。这所由美国石油大亨老洛克菲勒出资修建的协和医院老楼完全的中式风格,厚重敦实的绿瓦灰墙和当时周围的王爷府浑为一体,很符合协和人追求医者无我,医院医术敦厚扎实精湛的学术作风。</p> <p class="ql-block"> 走进老楼里面感觉如王府迷宫般一个楼群套着另一个楼群。这个大楼主要是住院部和各院科室职能办公室、配备住院病房必须的各个检验部门、病房药房等。刚工作时我被分配到在地下室靠近入口的380室,这是药剂科俩个配合临床检验室之一的快速血药浓度监测室,主要监测一些容易因为个体差异而引起毒副作用的药物比如地高辛和氨茶碱。工作不到一周的一天早上,我进门后就迷路了。看到手表的指针指向快到八点上班时间,正越走越晕着急得满脸汗水时,一抬头看到正在衣柜前换白大衣的张继春老师。“老师我找不到380室了。”老师和气的用手势指给我工作室方向,我甚至于都没说谢谢就飞跑着离开了。</p><p class="ql-block"> 协和药剂科室很大,有八九十人。设有很多间的调剂室、制剂室、灭菌制剂室,药品检验室、血药浓度监测室和办公室等科室。张老师作为领导除了经常到各科室巡查,她要经常参加科室和医院的一些会议,她还在社会做很多重要的兼职工作。做基础工作的我和张老师不曾在一个工作间工作过,无缘亲临她的工作指导。我常常是看到工作时间她笑容和蔼地匆匆从我面前走过。工作第二年1989年的10月张继春老师赴德国柏林一附属大学医院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访问学者工作。张继春老师于1991年5月完成德国进修回国。不久之后顺应当时的经济大潮我离开了挚爱的人才济济的协和。</p> <p class="ql-block"> 我和张继春老师虽然相处不长 ,可老师帮助我的两件小事儿还是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1988年第一年上班的国庆节, 我和当时还是男朋友的小于一起到张老师在药研所的家拜访。老师不大的家里住着老少三代,长的和老师相像的老师的母亲,老师的先生刘老师,老师的正在上高中的 儿子小鹰。刘叔叔身材魁梧, 一看就是军人。 他自我介绍说他从四军医大学毕业, 现在航空研究所工作,也是我们的同行。许是多年军旅生涯的缘故, 刘叔叔说完这几句话后就没再多说话。 到是长的像刘叔叔的小鹰快乐爱讲。一进门张继春老师就热情的挽留我们在她的家里吃饭:“小韩和我们都是北方人, 大家就一起在家包饺子吃吧。”大家都乐呵呵地一致响应。记得那天我们包的是非常好吃的韭菜三鲜馅儿饺子, 跟张老师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吃饺子的情景现在还记忆犹新。包饺子时, 刘叔叔看出小于腰不太好, 知道他得的是腰间盘突出症时,张老师和刘叔叔主动介绍小于去空军总医院请刘叔叔的老战友帮助治疗。张老师和刘叔叔让我们有一种亲人般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觉得他们在我们刚毕业工作时对我们年轻人的善良和友爱温暖了我们的生命。老师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里不自觉的学习他们,愿意传递善良和友爱帮助他人。</p><p class="ql-block"> 1991年6月,我的女儿在协和医院出生。出院那天滂沱大雨;我抱着我襁褓中的女儿到药房三八零血药浓度检测室等候雨停。张老师得知后特别过来看望我们母女。她抱着我的女儿一边用她那双明亮美丽的大眼睛高兴的看啊看我的女儿,一边在嘴里不自觉地呢喃:“小宝贝,真可爱,跟妈妈一样漂亮……”真的是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张老师是我生命中遇到最温暖的人,她当时对我们母女的样子, 仿佛妈妈在我身旁!</p> <p class="ql-block"> 我要感谢药苑文学社让我和张继春老师再续师生缘!</p><p class="ql-block"> 在文社我第一次从我校校友名誉理事长、原新疆药研所所长刘庆华老师那里了解到张继春老师在阿里的一些动人故事。为了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他的大学同班同学张继春老师作为协和等医院援藏医疗队队长无私奉献忘我工作,差点永远地留在阿里……我迫不及待的和刘庆华老师要来张继春老师的联系方式,接续上了我和我们大师姐的师生情……</p><p class="ql-block"> 2023年阳春3月初的一天,当我和先生坐在老师位于中央电视塔附近宽敞明亮的家中和老师及家人包着三鲜馅饺子,我随意又似有意地和张继春老师聊起一些她在《阿里的故事》之外的一些细节。</p><p class="ql-block"> 1975年4月底,就在为期一年半的援藏任务结束,张继春老师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加上高原反应,她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症状。被大家称之为有超人般旺盛精力的张老师当时甚至走路都变得非常困难,廋得和平时判若两人。好多一起援藏的队友看到她的样子不自觉的落泪。自治区领导看到老师的身体情况立即决定派一名医生和老师乘飞机回北京协和医院治疗。张继春老师坚决不同意。她虚弱地喘息着说:</p><p class="ql-block"> “我必须和队员一起回去,这是我进藏时卫生部部长和院领导受总理委托交给我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老师, 您当时觉得自己能安全回京吗?”</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我不知道”。老师平静的答。”</p><p class="ql-block"> “命都不知怎样也要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是。”沉默了一会儿, 张老师又说:“我的一个同去援藏的同事后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花圈都做好了, 烈士陵园不收我。”老师微低着头,她向前倾着身体,风淡云轻的语调像似说着一件和她无关紧要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这尤其让我震撼!我后来多次回想起我和我的校友、我的老领导张继春老师的这次谈话。张继春老师身上有着明显的他们那代人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品格。她为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甚至于不惜自己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很欣慰的地看到21世纪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疗援藏仍然在继续!在由北京药学会主办、张继春老师当顾问的《药物与人》2021年6月刊杂志上,我看到2015年后援藏药学工作者写的几篇文章:其中有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学部写的《无私奉献,心系雪域》;协和医院药剂科史亦丽的《做一名促进西藏药学发展的探路者》;协和药剂科张凡的《脚踏实地,为西藏药学事业建设尽心尽力》;协和药剂科赵彬《“协和脸”与“高原脸”》;协和药剂科李杏翠《一年援藏路,一生雪域情》;协和药剂科杜小莉的《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p><p class="ql-block"> 张继春老师的奉献精神,如一团火炬和满天繁星已经影响着新世纪的年轻人去援藏,去解决当地医疗条件的实际问题。他们在工作中和藏区医务人员一起工作,培训当地自己的医务人员队伍,持续恩泽着那片雪域高原的人民!</p><p class="ql-block"> 2021年协和百年大事记《世纪协和, 百年药事》上有对协和医院建院以来历届药剂科主任的介绍。 评价第五任药剂科主任张继春是具有无私奉献, 家国情怀的人。</p><p class="ql-block"> 在百度搜索张继春,看到我们沈药的大师姐、协和医院的药剂科主任张继春,写有:</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十年在药学会参与完成九大部委委托课题三十余项,参与全国科普各项活动,被评为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p><p class="ql-block"> 出版书籍:《临床用药须知》、《用药有道》、《家庭合理用药问答》等五十余本,发表文章四十多篇。</p> <p class="ql-block"> “老师,下次您和同事聚会也带上我吧。”从沉思中出来,我和张老师在她部队大院高层宽大温暖的家里有说不完的话,依依惜别时我不禁请求到。</p><p class="ql-block"> “好啊,马上樱花快开了,三月底正好想和一些姐妹们一起到玉渊潭赏樱,你就也过来吧。”老师和她的先生送我们到门外电梯口时亲切和蔼的说。</p><p class="ql-block"> “姐妹们好,我今天又去了玉渊潭,这周花开的一天比一天多些……”张老师在聚会前的群里和大家说。</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辛苦了。”</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您还是像工作时一样处处都考虑周到,太费心了!” </p><p class="ql-block"> 距离聚会还有一周,精力超人年近八旬的张继春老师为了大家的这次樱花之约天天白天去玉渊潭看樱赏花,晚上在聚会群报告大家花开的状况。我们笑称玉渊潭公园因为这次聚会这几天成了张继春老师的后花园。不觉想起唐朝诗人的一首诗:“昨日南园新雨后,樱桃花发旧枝柯。天明不待人同看,绕树重重履迹多。”敬爱的张继春老师为我们美丽的樱花树下的约会每日看花的情景就是这个样子吧!</p><p class="ql-block"> 我、张继春老师和鹤发童颜身板挺直的刘宝善老师一起到的玉渊潭。刘老先生患有严重的痛风,腿脚走路很不方便,我开车过去接他们到玉渊潭略表心意。几位老先生老朋友也是有几年没见了,看着他们见面时兴奋的像年轻人一样大呼小叫地打着招呼,诉说着他们从年轻时开始的长达五六十年跨越世纪的友谊趣事,我们也是非常感动。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在樱花园为他们合影拍照。</p> <p class="ql-block"> “姐妹们,早樱的花这周基本都开了,晚樱的树上刚结下密密的小蓓蕾。”事无巨细的张继春老师把几位老先生安顿在公园椅子上坐下后,带着我们一路欢声笑语,就像拜访她熟悉的老朋友们一样带我们看她这几天经常拜访的一树树烂漫樱花开……</p> <p class="ql-block"> 赏樱过后,张老师周到的安排了我们在北门距离几十米的一家安静会所用餐。让80后几位老师和先生们在典雅宽大的中式风格会客厅稍做休息,纪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在厨房很快包完了饺子。饭桌上大家开始吃饭时,张老师微笑着一句:</p><p class="ql-block"> “小韩,你年纪最小,给大家酒。”</p><p class="ql-block"> 我赶紧站起身满心欢喜地给每一位老师斟酒。一别多年我非常感谢张继春老师给我这次宝贵的为各位老领导,老同事服务的机会,我“祝愿各位老师们身体健康心情好,年年欢聚欢聚年年!” </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能遇到的人是有限的,遇到能给我们生命带来温暖和成长的人是幸运的。张继春,我的校友,我第一份工作的老领导,我的恩师,感谢命运让我遇见了您,您身上的友善,奉献,做事情考虑周到和精力旺盛等品格像一束光,必将影响我和其他后辈,并让我们自觉的学习传承您身上好的品格,去温暖照亮下一代人!</p><p class="ql-block"> 春天是绿色的,是鲜花满树美丽泛香和生机盎然的。2023年3月春分,我和协和医院的一些老师和家人们欢聚在樱花初绽的玉渊潭公园,感受着“一日协和人,终生协和人”的温暖爱意……</p><p class="ql-block"> 玉渊潭樱花下的欢聚照片在我们欢聚后陆续发到聚会同事群里,乐于奉献的恩师张继春将大家的照片整理成集在当日的后半夜,也就是次日凌晨的零点后发到樱花树下之约的朋友圈……一遍遍兴奋地看着这一张张照片,我和协和过去的老领导老同事们漫步在如霞似云的樱花园中,沉醉在那一树树春风舞动着樱香空气里的美好,就永远定格在这烂漫缤纷的樱花树下,定格在2023年3月玉渊潭明媚的春天里……</p> <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记录并纪念樱花树下姐妹和家人们的美好欢聚。本文照片由樱花树下之约聚会姐妹们提供,其中张继春老师的一些珍贵历史照片由小鹰提供。感谢樱花之约的姐妹们和小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小时候课本中鲁迅的一句话让我对樱花有了无限的遐想。后来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就住在离玉渊潭不远的地方, 对这里每年春天如云似霞烂漫清香的樱花有太多美好的记忆。2023年3月春分时节,和协和医院药剂科张继春老师,我第一份工作的老主任、老领导们、几位退休的曾经的同事们相约一起来到了玉渊潭赏樱,这美好的记忆又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璀璨意义。</p><p class="ql-block">阔别多年相聚在一簇簇盛开的樱花树下,我依然从张张看见我微笑打招呼的面庞别梦依稀地看到了老师们过去的模样:姚秀荣老师,张淑云老师,我在药房轮转时灭菌制剂和普通制剂室的两位老领导,也是我们沈药的两位大师姐;姚老师穿着紫色的上衣,还是短发声音洪亮。张淑云老师身着绿衣依旧清秀、柔声细语。张淑云老师还是我工作期间的药剂科党支部书记。 她们俩老姐妹和张继春老师的年纪相仿变化不大。 她们身旁站着两位和气的老先生。白发、身板硬朗、高个子的是张淑云老师的先生,黑发清瘦拄着拐杖的是姚老师的先生。</p><p class="ql-block">笑容可掬一头银发的这次聚会的组织者纪云香老师和她的先生也参加了聚会。纪老师曾是调剂室的领导,她像张继春老师一样面容和蔼中透着干练,只是更年轻些。我们笑着称呼两位张老师和姚老师是80后,称呼纪老师70后。我还很开心的看到黄瑞珍、韩晓荣、王丽静、 张秀珍几位老师。三十几年前我们曾像姐妹们般一起工作过, 现今她们退休了大多在体制外的外资医院兼职。她们都还是那么漂亮活泼;感慨时间都去哪了,真是只记花开不记年......</p><p class="ql-block">我要特别感谢一袭红色连身裙,精神矍铄的药剂科老主任张继春老师邀请我参加这次樱花树下之约的老同事聚会。</p><p class="ql-block">1988年8月,我从沈阳药学院毕业后非常幸运的入职到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张继春老师当时是我们的老领导。记忆中那时的她四十多岁。她身材高挑,精力充沛,面容端正的五官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着友善和干练。记得到药剂科办公室报道那天,知道我是沈药毕业的,张继春老师温暖的一句“我也是沈阳药学院毕业的”开启了我和她一生的校友情和师生情。</p><p class="ql-block">医者仁心的北京协和医院于2021年9月刚刚庆祝过她的百岁诞辰。这所由美国石油大亨老洛克菲勒出资修建的协和医院老楼完全的中式风格,厚重敦实的绿瓦灰墙和当时周围的王爷府浑为一体,很符合协和人追求医者无我,医院医术敦厚扎实精湛的学术作风。</p><p class="ql-block">走进老楼里面感觉如王府迷宫般一个楼群套着另一个楼群。这个大楼主要是住院部和各院科室职能办公室、配备住院病房必须的各个检验部门、病房药房等。刚工作时我被分配到在地下室靠近入口的380室,这是药剂科俩个配合临床检验室之一的快速血药浓度监测室,主要监测一些容易因为个体差异而引起毒副作用的药物比如地高辛和氨茶碱。工作不到一周的一天早上,我进门后就迷路了。看到手表的指针指向快到八点上班时间,正越走越晕着急得满脸汗水时,一抬头看到正在衣柜前换白大衣的张继春老师。“老师我找不到380室了。”老师和气的用手势指给我工作室方向,我甚至于都没说谢谢就飞跑着离开了。</p><p class="ql-block"> 协和药剂科室很大,有八九十人。设有很多间的调剂室、制剂室、灭菌制剂室,药品检验室、血药浓度监测室和办公室等科室。张老师作为领导除了经常到各科室巡查,她要经常参加科室和医院的一些会议,她还在社会做很多重要的兼职工作。做基础工作的我和张老师不曾在一个工作间工作过,无缘亲临她的工作指导。我常常是看到工作时间她笑容和蔼地匆匆从我面前走过。工作第二年1989年的10月张继春老师赴德国柏林一附属大学医院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访问学者工作。张继春老师于1991年5月完成德国进修回国。我在次年的1992年初顺应当时的经济大潮离开了挚爱的人才济济的协和医院。</p><p class="ql-block">我和张继春老师虽然相处不长 ,张老师帮助我的两件小事儿却还是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1988年第一年上班的国庆节, 我和当时还是男朋友的小于一起到张老师在药研所的家拜访。老师不大的家里住着老少三代,长的和老师相像的老师的母亲,老师的先生刘老师,老师的正在上高中的 儿子小鹰。刘叔叔身材魁梧, 一看就是军人。 他自我介绍说他从四军医大学毕业, 现在航空研究所工作,也是我们的同行。许是多年军旅生涯的缘故, 刘叔叔说完这几句话后就没再多说话。 到是长的像刘叔叔的小鹰快乐爱讲。一进门张继春老师就热情的挽留我们在她的家里吃饭:“小韩和我们都是北方人, 大家就一起在家包饺子吃吧。”大家都乐呵呵地一致响应。记得那天我们包的是非常好吃的韭菜三鲜馅儿饺子, 跟张老师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吃饺子的情景现在还记忆犹新。包饺子时, 刘叔叔看出小于腰不太好, 知道他得的是腰间盘突出症时,张老师和刘叔叔主动介绍小于去空军总医院请刘叔叔的老战友帮助治疗。张老师和刘叔叔让我们有一种亲人般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觉得他们在我们刚毕业工作时对我们年轻人的善良和友爱温暖了我们的生命。老师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里不自觉的学习他们,愿意传递善良和友爱帮助他人。</p><p class="ql-block">1991年6月,我的女儿在协和医院出生。出院那天滂沱大雨;我抱着我襁褓中的女儿到药房三八零血药浓度检测室等候雨停。张老师得知后特别过来看望我们母女。她抱着我的女儿一边用她那双明亮美丽的大眼睛高兴的看啊看我的女儿,一边在嘴里不自觉地呢喃:“小宝贝,真可爱,跟妈妈一样漂亮……”真的是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张老师是我生命中遇到最温暖的人,她当时对我们母女的样子, 仿佛妈妈在我身旁!</p><p class="ql-block">我要感谢药苑文学社让我和张继春老师再续师生缘!在文社当我第一次从我校优秀校友、沈阳药学院校友名誉理事长、原新疆药研所所长刘庆华老师那里了解到他亲眼看到大学同班同学张继春老师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作为协和等医院援藏医疗队队长在阿里无私奉献忘我工作,差点永远留在阿里的的动人故事。我迫不及待的和刘庆华老师要来张继春老师的联系方式,接续上了我和我们大师姐的师生情……</p><p class="ql-block">2023年阳春3月初的一天,当我和先生坐在老师位于中央电视塔附近部队大院宽敞明亮的家中和老师及家人包着三鲜馅饺子,我随意又似有意地和张继春老师聊起一些她在《阿里的故事》之外的一些细节。</p><p class="ql-block">1975年4月底,就在为期一年半的援藏任务结束,张继春老师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加上高原反应,她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症状。被大家称之为有超人般旺盛精力的张老师当时甚至走路都变得非常困难,廋得和平时判若两人。好多一起援藏的队友看到她的样子不自觉的落泪。自治区领导看到老师的身体情况立即决定派一名医生和老师乘飞机回北京协和医院治疗。张继春老师坚决不同意。她虚弱地喘息着说:</p><p class="ql-block">“我必须和队员一起回去,这是我进藏时卫生部部长和院领导受总理委托交给我的任务。</p><p class="ql-block">“老师, 您当时觉得自己能安全回京吗?”</p><p class="ql-block">“说实话我不知道”。老师平静的答。”</p><p class="ql-block">“命都不知怎样也要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p><p class="ql-block">“是。”沉默了一会儿, 张老师又说:“我的一个同去援藏的同事后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花圈都做好了, 烈士陵园不收我。”老师微低着头,她向前倾着身体,风淡云轻的语调像似说着一件和她无关紧要的事情……</p><p class="ql-block">这尤其让我震撼!我后来多次回想起我和我的校友、我的老领导张继春老师的这次谈话。张继春老师身上有着明显的他们那代人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品格。她为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甚至于不惜自己的生命!</p><p class="ql-block">很欣慰的地看到21世纪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疗援藏仍然在继续!在由北京药学会主办、张继春老师当顾问的《药物与人》2021年6月刊杂志上,我看到2015年后援藏药学工作者写的几篇文章:其中有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学部写的《无私奉献,心系雪域》;协和医院药剂科史亦丽的《做一名促进西藏药学发展的探路者》;协和药剂科张凡的《脚踏实地,为西藏药学事业建设尽心尽力》;协和药剂科赵彬《“协和脸”与“高原脸”》;协和药剂科李杏翠《一年援藏路,一生雪域情》;协和药剂科杜小莉的《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p><p class="ql-block">张继春老师的奉献精神,如一团火炬和满天繁星已经影响着新世纪的年轻人去援藏,去解决当地医疗条件的实际问题。他们在工作中和藏区医务人员一起工作,培训当地自己的医务人员队伍,持续恩泽着那片雪域高原的人民!</p><p class="ql-block">2021年协和百年大事记《世纪协和, 百年药事》上有对协和医院建院以来历届药剂科主任的介绍。 评价第五任药剂科主任张继春是具有无私奉献, 家国情怀的人。</p><p class="ql-block">在百度搜索张继春,搜查到我们沈药的大师姐、协和医院的药剂科主任张继春,写有:</p><p class="ql-block">……退休后十年在药学会参与完成九大部委委托课题三十余项,参与全国科普各项活动,被评为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p><p class="ql-block">出版书籍:《临床用药须知》、《用药有道》、《家庭合理用药问答》等五十余本,发表文章四十多篇。</p><p class="ql-block">“老师,下次您和同事聚会也带上我吧。”从沉思中出来,我和张老师在她高层宽大温暖的家里有说不完的话,依依惜别时我不禁请求到。</p><p class="ql-block">“好啊,马上樱花快开了,三月底正好想和一些姐妹们一起到玉渊潭赏樱,你就也过来吧。”老师和她的先生送我们到门外电梯口时亲切和蔼的说。</p><p class="ql-block">“姐妹们好,我今天又去了玉渊潭,这周花开的一天比一天多些……”张老师在聚会前的群里和大家说。</p><p class="ql-block">“张老师辛苦了。”</p><p class="ql-block">“张老师,您还是像工作时一样处处都考虑周到,太费心了!” </p><p class="ql-block">距离聚会还有一周,精力超人年纪八旬的张继春老师为了大家的这次樱花之约天天白天去玉渊潭看樱赏花,晚上在聚会群报告大家花开的状况。我们笑称玉渊潭公园因为这次聚会这几天成了张继春老师的后花园。不觉想起唐朝诗人的一首诗:“昨日南园新雨后,樱桃花发旧枝柯。天明不待人同看,绕树重重履迹多。”敬爱的张继春老师为我们美丽的樱花树下的约会每日看花的情景就是这个样子吧!</p><p class="ql-block">我、张继春老师和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刘宝善老师一起到的玉渊潭。刘老先生患有严重的痛风,腿脚走路很不方便,我开车过去接他们到玉渊潭略表心意。几位老先生老朋友也是有几年没见了,看着他们见面时兴奋的像年轻人一样大呼小叫地打着招呼,诉说着他们从年轻时开始的长达五六十年跨越世纪的友谊趣事,我们也是非常感动。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在樱花园为他们合影拍照。</p><p class="ql-block">“姐妹们,早樱的花这周基本都开了,晚樱的树上刚结下密密的小蓓蕾。”事无巨细的张继春老师把几位老先生安顿在公园椅子上坐下后,带着我们一路欢声笑语,就像拜访她熟悉的老朋友们一样带我们看她这几天经常拜访的一树树烂漫樱花开……</p><p class="ql-block">赏樱过后,张老师周到的安排了我们在北门距离几十米的一家安静会所用餐。让80后几位老师和先生们在典雅宽大的中式风格会客厅稍做休息,纪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在厨房很快包完了饺子。饭桌上大家开始吃饭时,张老师微笑着一句:</p><p class="ql-block">“小韩,你年纪最小,给大家倒酒。”</p><p class="ql-block">我赶紧站起身满心欢喜和感激地给每一位老师的杯子斟酒。一别多年我非常感谢张继春老师给我这次宝贵的为各位老领导,老同事服务的机会,我“祝愿各位老师们身体健康心情好,年年欢聚欢聚年年!” </p><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能遇到的人是有限的,遇到能给我们生命带来温暖和成长的人是幸运的。张继春,我的校友,我第一份工作的老领导,我的恩师,感谢命运让我遇见了您,您身上的友善,奉献,做事情考虑周到和精力旺盛等品格像一束光,必将影响我和其他后辈,并让我们自觉的学习传承您身上好的品格,去温暖照亮下一代人!</p><p class="ql-block">春天是绿色的,是鲜花满树美丽泛香和生机盎然的。2023年3月春分,我和协和医院的一些老师和家人们欢聚在樱花初绽的玉渊潭公园,感受着“一日协和人,终日协和人”的温暖爱意……</p><p class="ql-block">玉渊潭樱花下的欢聚照片在我们欢聚后陆续发到聚会同事群里,乐于奉献的恩师张继春将大家的照片整理成集在当日的后半夜,也就是次日凌晨的零点后发到樱花树下之约的朋友圈……一遍遍兴奋地看着这一张张照片,我和协和过去的老领导老同事们漫步在如霞似云的樱花园中,沉醉在那一树树春风舞动着樱香空气里的美好,就永远定格在这烂漫缤纷的樱花树下,定格在2023年3月玉渊潭明媚的春天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