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属兔,恍知已60春秋。理性上明白很快就要办退休了,也云淡风轻,没有太多的不舍;可情感上,有时却无法正视这个年龄。偶尔也会在梦里惊叹和悲怀,啊,60是个什么概念,从时轮上说是一个花甲子,从习惯上讲就已步入老年了。昨天查询年度个税汇算时看到人到60岁就是子女赡养的对象了。</p><p class="ql-block"> 80年代开始步入社会,也经历了许许多多身边人的生老病死,“老”,在当时似乎离自己很遥远,37岁时跨入新世纪,风风火火,也感觉山背后的日子长着啦,可一晃,可怕的20年就在为事业打拼的“辉煌”中悄悄地消失了…20年呀!就算将来还有20年,岂不是也在一瞬间?这几天在手机上看到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回答一个女孩提问人生的意义时说:“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没意义,用上帝的视角看人同蝼蚁、孔雀等没啥差别”,从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就奔着死亡去的,无论君王还是庶民百姓。实话实说,实话也扎心!我有时甚至想,既然生不由人、死不由人,不生则不知死,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世间中,曾几何时一些尚处胚胎的生命未降生就被剥夺了生的权利,或者一出生还未及睁眼即被丢弃,没意识也就无须灵魂附体,不知不觉,谈不上痛苦。有时经见得多了,或被委屈压得喘不过气来时也觉得死并不可怕,也是永久的解脱…</p><p class="ql-block"> 然在正常状态下仍心存不甘,苟活的欲望不减。虽然、虽然我已步入老年,但除了有点眼花、两鬓花白之外,身体健健康康,思维敏捷如初,没有老的体征和感觉。此外我还深深眷恋着爱我的亲人…</p><p class="ql-block"> 但是,一切不以意志为转移,我也开始步自己前辈的后尘,无法回避,怕是躲不过的,包括将来的亡。余生该如何度过?让后20年的时光慢点走,让我们尽量多地享受人世间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最近读苏轼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天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亦颇多共鸣,人活着也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随遇而安的心境。想想工作时的负重,为生活奔忙时的狼狈,现在正所谓“橙黄橘绿”时,一切都卸下了,一切都轻松了,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光,何不为乐?只为嗟叹来日太短?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亘古如此,任何力量都不可改变,何必做无谓伤感?只是应想想怎样过好这后20年的时光。活在当下,活出精彩,珍惜每一天才是最最重要的和最最现实的。这里也包涵着许多活的智慧,怎样让自己高兴快乐,不为烦事而忧,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大凡活到这个年龄,许多事情都应看开了,不惑、知天命、耳顺,不应再纠结一些表象,不争不气,坐看庭前花开花落,不为天边云卷云舒。彻底回归家庭了,亲人间相互包容,只为开心过好为数不多的每一天,一辈子都快过来了,事实上哪有那么多的是非曲直,大多是杞人忧天。没有什么高高低低,高的人就让他多撑撑天,只要还有精气神;低的少操心、少担事,何乐不为?相安无事,无为换得清静。不为牙硬,只作舌软,看破不说破方为活着的最高境界。想想只剩20年的屈指可数,人已经是相当的渺小了,哪有功夫再生闲气,耽搁大好时光。偶尔烦闷时不妨去看看大海,心胸或许就豁达了。也有人说去参观一下火葬场或为仙逝者送送葬,就没有什么想不通的事儿。</p><p class="ql-block"> 保持和尽量长的保持健康的体魄,能吃能喝能睡能跑能跳,增加生命的宽度。培养爱好,寄情山水,过去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现在应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以后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真的有一天不知不觉中睡过去了,那便是我最好的结局…</p><p class="ql-block"> 癸卯春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