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跑步就跟开车一样,定速巡航,最省油!开车的省心,坐车的踏实,一旦加速,或者变速,甚至急刹车,晃得要死,犯晕!关键耗油,对于车子的损害也大。真正的老司机,差不多都是定速巡航吧!开得很平稳,而跑步也差不多,匀速跟随,最省体力!比如刚开始的跑,容易受氛围的带动,比较冲动,会仗着体力充沛肆意冲刺,内心只有一个念头:拉爆一个是一个!结果,坚持不到800米就开始体力不支而掉速,正确的做法无非有三种:</p><p class="ql-block"> 1、开局稳一把,慢跑,或者匀速起跑,等身体跑开之后,过渡到舒适平稳的节奏。属于先慢后快的典型,基本功扎实的跑者甚至还能完美地跑出负配速。</p><p class="ql-block"> 2、按天气、赛道、以及个人状态,合理分配体能,比如平道匀速,上坡减速,下坡稳速,转弯控制好中心,极点放松,迎接终点微微提速,或者平稳滑过。</p><p class="ql-block"> 3、全程匀速,比如选择实力相仿的跑者,互相带领,健康完赛,成功PB,多数跑者,会选择心仪的兔子,匀速跟随,稳扎稳打就好。</p><p class="ql-block">不管怎样,在身体没有热身开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加速,挑战身体极限,匀速才是马拉松之魂,合理分配体能,适当补给,才能安全抵达终点,马拉松绝不是冲就完事了!</p> <p class="ql-block">对于大众爱好者,极限冲刺5公里,不如将速度放缓,距离延长,比如5、6分配速,拉个10公里,有学员给我讲,即便这么热的天,跑430配速,虽然略微吃力,还是能坚持5公里,但是到了第6公里,就要咬牙去顶了!顶到8公里,就大汗淋漓,难以为继了!既然如此,从一开始就要明白,今天到底如何跑?如何分配体能?有氧耐力跑,还是抗乳酸阈值跑,或者慢跑,心里有个底,不要将有氧跑成了混氧,甚至无氧,或者体力充沛,就加速;体力不支,就减速,起起伏伏,强度大,心率高,容易把人跑疲劳。对于进阶跑者的训练法则:快要顶得上去,慢要稳得下来,不快不慢就要少跑,提升有限,还容易攒下疲劳的种子。跑速度的时候,能力范围之内,拼劲全力;该有氧的时候,就要学会克制,绝不能快,要慢。</p> <p class="ql-block">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能力自然各不相同,比如跑全马,有的大神差不多都是混氧节奏,起跑心率达到170以上,能驾驭3分多配速,除了基础扎实,核心强大,那就是绝对的速度优势。对于我们来说,基本上有氧慢跑,心率控制160以下,全程匀速慢摇,无疑是最轻松的玩法。像我们这种由半马过渡到全马,前半程很轻松,到了25公里以后,就显得有点吃力了:腿部沉重,肌肉疲劳,脑袋犯晕……这就是过极点的症状,原因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跑龄短,基础差,经验不足。</p><p class="ql-block"> 2、跑量少,不足150,就开始报名参赛了。</p><p class="ql-block"> 3、长距离拉得少,尤其30+,很少体验30公里以后的那种感觉,所以到了赛场上基本上摸鱼。</p><p class="ql-block"> 4、核心力量差,不足以支撑起高强度的比赛。</p><p class="ql-block"> 5、盲目攀比,肆意竞速,争先恐后,唯快不破……</p> <p class="ql-block">交了几年学费,就会慢慢意识到:与其快跑5公里,不如轻松慢摇42.195公里,以轻松舒适的节奏,慢慢摇,就对了!以前比较急躁,发令枪一响,就拼命突围,然后蹭个照,就完美地吸了大神的尾气,不得不乖乖降速,保命要紧。现在开始学老司机的那一套,不急不慢,闲庭信步!正如朋友给我说,这么匀速慢摇下去,后面绝对要超一拨人。开始不信,后来到了30公里以后,就发现有人在走了!从对方苦涩的表情不难看出,跑崩了!后续还有更多的人在走马观花,心态好的,干脆就吃吃、喝喝、看看了!而我们不崩盘,还能慢跑,绝对很赚了!以轻松、舒适、平稳的节奏,稳稳地行进,最后安全抵达终点,发现比PB成绩也慢不了多少,就会充分意识到,匀速真是马拉松之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