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水邀约去太行大峡谷踏青赏春,我欣然允诺。节前“阳过”以后,天气寒冷,一直宅家蜗居,总感觉有这样那样的不适,而今桃红柳绿,春意盎然,自当不负春光;换换环境,到山里散散心,还可检验一下身体的运动功能,何乐而不为。人的感觉多半与心情关联,出发的那一刻,那些宅居带来的憋屈、郁闷、不适,不经意间烟消云散,我们一行六人轻轻松松踏上了进山的路。 <p class="ql-block"> 太行大峡谷位于南太行东麓晋豫交界处,在河南林州林虑山西面,峡谷长百里,宽数十米至数里不等,峡谷为典型的太行丹霞地貌(嶂石岩地貌),相对高差约千米,谷内山势雄浑,台壁交错,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巍巍太行之粗犷大气显露无疑。因峡谷辖地多属林州,也称林州大峡谷。峡谷几近封闭,过去进出峡谷只有几条羊肠鸟道,后来林虑山打通了一条隧道,到峡谷才便捷了些。</p> 隧道开凿在林虑山半山腰。出隧道,四周被敦实粗壮的大山围裹得严严实实。汽车行进在东侧的半山壁,我们已感到峡谷的幽深与险危,再看看盘旋于山壁山谷间的道路,依稀生出些莫名的心悸。八百里太行层峦叠嶂,北段的太行山向平原过渡时,多有低山丘陵等缓坡,而南太行则山岭高耸,直直地切向台地或平原,因此这里的山显得格外威猛高大,这里的峡谷亦如此,下切颇深。 <p class="ql-block"> 隧道口正前方,透过对面大山的垭口,有一座挺拔俊朗的山峰。那山名叫王相岩,传说商王武丁幼时曾与奴隶之子“说(yue)”在王相岩生活,知“说”勤学勤思,能文能武,是个大才。武丁继位后拟重用“说”,囿于法统对奴隶身份的限制而不能为,于是武丁假称先王托梦须“说”辅佐,力排众议拜“说”为相,并赐“说”傅姓。傅说果不负所望,助武丁开创了盛世“武丁中兴”。</p> <p class="ql-block"> 峡谷中一路穿行,目之所及,一派秋冬萧瑟的景象。紧挨着王相岩,大峡谷有一条支谷叫桃花谷,桃花谷著名的景观都很特别,一是桃花洞隆冬赏桃花,这“隆冬”非指季节,而是在桃花盛开时这里依然白雪皑皑;再一个冰冰背盛夏观冰瀑,更为神奇。由此可见,在大峡谷里,春天的脚步比别处总是要来得迟些。掂量了一下自己的脚力,我们没去桃花谷,而是驱车直奔桃花谷上源的冷泉。</p> <p class="ql-block"> 冷泉在大峡谷边高耸云天的天脊山山间,这里有号称“华夏第一高瀑”的天泉瀑布。看瀑布要翻山越岭,我们只是在冷泉附近的溪谷中转了一圈。据说冷泉的水很有意思,水从泉眼冒出来时与一般的泉水无异,而泉水流到水潭却会结成冰。冷泉下约百米处一称为翡翠湖的水潭就漂满了浮冰。想这溪谷下游的桃花谷中桃花洞春日“隆冬”、冰冰背盛夏冰瀑,是否也是受了这泉水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桃花谷外是一块大峡谷中相对开阔的谷地,谷地中间有一小溪,人们在溪谷间修筑了几道堤坝,形成几个堰塘,称之太平湖。其实这条“小溪”不小,是太行著名河流浊漳河的支流,叫露水河。太行河流大多是季节性河流,平时无水,汛期一到,洪水汹涌,惊涛拍岸,毁堤毁地,天一晴又水退河干,“露水”即指此,太行山水因此常被形容为“穷山恶水”。在太行能见一汪盈盈清水,难得。</p> <p class="ql-block"> 过太平湖一路向南,大峡谷开始变得狭窄,且呈阶梯状抬升。汽车不停地爬坡,一爬就二三十里。峡谷越往高处抬升,反而愈加深邃,这让人有些恍惚。大峡谷中零星散布着几户崖壁人家,这里的海拔比前段相对平缓的峡谷低处要高得多,但这些崖壁人家的房前屋后却飘拂着垂柳的新绿,陡峭的崖壁上肆意绽放着烂漫的山桃花。在大峡谷中已穿行过半,到了这里,似乎才嗅到了春的气息。</p> 过了崖壁人家,依然是爬坡,坡度越来越陡,路况也大不如前。老水说,这里是“三不管”,应该到晋豫界了。老水没有到过这里,判断却很准确。沿盘山公路上到一个山坳,迎面便到了山西平顺的穽底村。穽底约百十户人家,是大山沟里一个极普通的小山村,然而,看看村间修筑的数十米高的拦洪堤坝,再看看如城市住宅小区一般的农民新村,又感觉这个村并不是想象的那么普通。 <p class="ql-block"> 穽底原本是一个贫穷破败的小山村,穽底的发展变化得益于近年兴起的乡村旅游业,更准确的讲,得益于穽底人自己创造的一个奇迹。先看看穽底这个村名:穽,深坑,陷阱,引申为囚笼,足见穽底过去之艰困。站在穽底村里向四围张望,除了乱石嶙峋的低山,人们不会感到穽底如“穽”,是一个多么深的坑,如若上到山顶向下看,大峡谷还真是个深不可测的“大深坑”,让人胆寒、震撼!</p> <p class="ql-block"> 从山顶拍摄的照片上是看不见穽底的,穽底村还在“大深坑”下面的“坑底”。过去穽底通往外界只有一条崖壁“天梯”,是穽底人祖祖辈辈一凿一凿凿出来的。天梯弯曲狭窄,上依危岩,下临深渊,逾越天梯,一如登天,许多穽底人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过这“大深坑”。世世代代的穽底人都有一个梦想,企盼着有一位神人,能以神力在这大山崖壁上开辟一条通天大道,让穽底人走出大坑。</p> <p class="ql-block"> 后来果然有了一条“通天大道”,但没有靠神,靠的是现代穽底人自己的一双手。太行人都是愚公的后代,都有着“愚顽”的性格。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穽底人凭着一把“蛮力”,不停地“挖山”,一“挖”就是十四年,硬是在这百丈崖壁上“挖”出了一条“穽底挂壁公路”。挂壁公路长一千五百多米,临崖壁一面开有39个洞窗。公路原来只能单向行驶,后来又修整拓宽为双行道。</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穽底人走出大山,再也不用手脚并用地攀爬天梯了。</span>随着太行高速、旅游专线、乡村公路的建设,穽底挂壁公路已成为太行公路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业的开发,又让这人迹罕至的所在迎来了八方游客。挂壁公路以其人工原创的古朴形态,成为旅游的热门打卡地。对穽底人、大峡谷人,乃至整个太行人来说,“春天”已不局限于季节时令,奋斗创造的新生活,才是心中最美的春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