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促“双减”, 提质增效再起航

长寿区第二实验小学校

<p class="ql-block">——记长寿实验二小“优课堂 促双减”教研组赛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长寿实验二小开展了2023年春期“优课堂、促双减”教研组赛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赛课活动由学校教务处统筹安排,语文、数学、综合三大学科教学干部精心组织。活动从3月14日开始至3月23日结束,历时两周,各教研组推选的19名教师参加了比赛。学校校长蒲国锋、区教师发展中心李春梅科长及部分教研员、督学余金樯、学校副校长戴向东、学校行政干部及相关学科教师参与了听课和研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蒲国锋校长参加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区教师发展中心李春梅科长及部分教研员参加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督学余金樯、副校长戴向东参加活动</p> 语文课堂教学风采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张渝老师执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导读课,设置了:“猜想名著人物,引出阅读对象;了解相关信息,激发阅读兴趣;猜读精彩部分,体验阅读乐趣;分享阅读方法,提出阅读建议”四大板块。引导学生跟着汤姆.索亚的脚步追梦而行,去发现更为广阔的世界,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热情。</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罗杰老师执教的《西游记》导读课,以家喻户晓的电视剧主题曲导入,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从封、序、录,入手。课堂以“探秘西游记”为引,从关注整体到关注人物,从关注个体到关注团体的聚焦转移。阅读中使学生学会精读、跳读、前后联系读和带着思考去阅读等方法。在读中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兴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朱佳老师以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要素为链接点,设计的《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站在作者立场和儿童立场,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每一个环节都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和思考,以学生的提问为构建课堂活动的主要线索,真正体现了孩子们和作者米·依琳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邱洁老师执教的《中国古代寓言》导读课,结合学段、学情,让学生在精读寓言故事的基础上,发现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启示,感受中国古代寓言的魅力。课堂中,学习形式自主多样,学习效果显著高效,学生从多篇比较,深度阅读中把握了寓言的内涵。用寓言故事来劝说身边可笑的人和事,引导学生由阅读链接到生活,为学生成为积极的终身阅读者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邓雪老师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二年级年段阅读目标与孩子的实际阅读情况,执教了《狐狸的钱袋》。教学设计以“趣”为导读起点,课堂生动、趣味十足。邓老师通过现场赠书仪式,拉近学生与书籍的距离;在游戏活动中指导学生看封面、目录;选取有趣的片段开启精彩抢读,激起孩子阅读兴趣,点燃学生的阅读期待。</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的李杰老师通过绘本故事《小猪变形记》,引导孩子认识绘本,习得阅读绘本的方法,激发孩子对阅读绘本的兴趣。教学时分三个板块:板块一,师生共读《小猪变形记》,在读一读,看一看,猜一猜,演一演,编一编的过程中,引起兴趣,习得方法;板块二,拓展动物主题绘本,延伸兴趣;板块三,开启动物绘本阅读之旅,保持兴趣。整堂课学生兴趣浓厚,阅读积极性高,为低段孩子的绘本阅读奠定了基础。</p> 数学课堂教学风采 <p class="ql-block">  2022年版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基于“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的理念,一年级龚露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节《圆片魔法师》,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经历摆一摆、画一画、想一想、写一写的过程,从无序到有序,从直观到抽象,过程中巩固了数位和位值的概念,关注了数学方法的渗透和学生数感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李纹纹老师执教的《平均分解决问题》,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个猜谜语分粽子的环节,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特别关注解决问题一般步骤的渗透,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从而深刻理解平均分两种情况的区别和联系,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眼光,数学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  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是计算教学的关键。三年级唐正勇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乘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借助直观的点子图将"冰冷”的算法和"神秘”的算理深层次融合,让学生清楚感受到“法中见理,理中得法”,过程中关注了学生的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明延木老师执教的《平均数》是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与除法的含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中还通过大量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本质内涵,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数据意识、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蒋兵老师执教的《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一节综合实践课。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小组合作,经历探究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体验“等量代换”的“转化”思想,积累利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经验,让学生体会到“ 做中学”的乐趣。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张俊老师执教的《鸽巢问题》,首先通过摸棋子和翻纸牌的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再结合学生熟悉的把笔放进笔筒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通过枚举、假设等方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分析策略结合起来,沟通假设法与除法间的本质联系,使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化。</p> 综合学科课堂风采 <p class="ql-block">  刘璐老师执教的音乐课《我是小音乐家》以唱歌教学为核心,以音乐家为主题,以口风琴伴奏贯穿音乐会,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感知—联想—认知—理解—创造”,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视、听、唱、演等丰富而有层次的学习活动来逐步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绪,循序渐进的学会有感情的演唱,并结合小乐器的运用创造性地表现音乐。</p> <p class="ql-block">  李纹纹老师用史蒂夫的故事创设问题情景,带领孩子走进编程学习《我的世界3》,以“帮助史蒂夫种植小麦”、“安全送他回家”的任务为驱动,用情景故事的展开,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探究新知。根据课堂生成的问题,师生互动,学练结合,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确定初始位置”“指令的有序性”等重难点并实践应用。</p> <p class="ql-block">  冯浩老师执教的体育课《篮球行进间运球》,注重通过各种游戏激发学生练习篮球技能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玩中练、玩中赛。课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创、自学、自练、自评掌握技能技巧,培养合作意识和不惧困难、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p> <p class="ql-block">  劳动课《叠衣服》,沈小宇老师着眼于培养低段孩子服务自我,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以劳动技能比赛作为大情景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方法的引导,让孩子动手实操,互帮互助,以达到教学效果。最后拓展生活,学习收纳,教会学生学习整理,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劳动兴趣和主动做家务的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  喻果老师执教的美术课《泥我各不同》,通过“手指操”和“找茬”闯关游戏,帮助学生大胆发现各种泥塑技法,观察自己的特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制作自己的粘土自画像,课堂从头到尾充满了泥趣。喻老师引导孩子们创意的同时,还从发现自己面部的不同升华到认识自己个性的不同,鼓励孩子们树立自信心,做最好的自己,起到育人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彭永生老师执教的科学课《力与形变》,将新课标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身边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探究,通过探究活动,建构科学核心概念:物体形变与力的关系。让学生在活动中内化科学概念,掌握探究方法,逐步养成科学思维习惯。</p> <p class="ql-block">  英语课上李亚林老师紧紧围绕“Changshou Fish Noodles”主题,自主开发恰当重组学习材料,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设计有利于学生接触、体验、感知、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真实的交流和表达,全面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赛课都是一次磨砺,每一次“亮剑”都有一份收获。参赛的19位教师,背后就是19个研究团队。课后,各教研组分别采用线上、线下等形式组织了评课、研讨和总结,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此次“优课堂、促双减”教研组赛课活动,是“减负增效”背景下的课例实践与研究,进一步提高了我校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p><p class="ql-block"> 春风浩荡,雨落成诗;深耕教研,润物无声。二小人将继续凝心聚力、潜心教学,在追求高品质课堂的道路上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br></p> <br> <p class="ql-block"> 撰稿:罗 杰 </p><p class="ql-block"> 制作:罗 杰 </p><p class="ql-block"> 一审:陈代容</p><p class="ql-block"> 二审:校长室</p> <p class="ql-block"> </p>

学生

老师

阅读

执教

课堂

教学

引导

兴趣

探究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