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滦城街道甄庄小学

<p class="ql-block"> 家乡的习俗</p><p class="ql-block">1.能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p><p class="ql-block">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p><p class="ql-block"> 在介绍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的写出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如果选择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可以把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方面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写,特点或来历等方面的内容作为次要内容,穿插在行文中。</p> 春节欢乐多—董家轩 <p class="ql-block">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隆重最热闹日子,不管是大江南北,还是边防海角,无不欢庆团圆,喜迎春节,接下来请跟随我走进大美滦州的春节习俗吧 !</p><p class="ql-block"> 大年三十晚上包饺子是春节标配,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 。在我家里,甭管老的少的,全家齐动员,什么三鲜馅、牛肉馅、白菜肉、韭菜肉的,四样馅料够奢侈吧!别急,就连饺子皮也是有讲究的呢,面粉白只是基础款,还有菠菜绿、南瓜黄、火龙果紫,怎么样,多彩面皮够喜庆吧!只见妈妈和奶奶双手灵活的把一小勺馅放在皮上, 再轻轻用手一掐 ,一个个胖胖的像元宝的饺子就出炉了,不一会,肚儿鼓排列整齐的彩色饺子摆满案板, 我一看,觉得有趣便也有模有样的学着包了起来,结果我包的饺子扁扁的,好像一个小人正懒洋洋的趴在板子上,全家看了这个饺子再看看满身满脸都是面的我笑成一团,家里洋溢着热闹欢乐的气氛 。</p><p class="ql-block"> 而且按照奶奶的规矩,还要在其中三个饺子里放上硬币, 谁吃到这个饺子就代表来年会交好运 。每当把热腾腾散发着阵阵香味儿的饺子端上来时我都要吃平时饭量的好几倍 ,和妹妹争着抢着盼着吃到带有硬币的饺子, 还好福气饺子终于被我吃到了,嚼着美味的饺子畅想来年的好运气,我高兴得合不拢嘴 。</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串门模式开启啦!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我们会穿上新衣裳到亲戚家走东串西,屋子里男女老少齐聚一堂。这时孩子们会向长辈以及亲戚说一些吉祥拜年话,互道一声“过年好”传递祝福,收获幸福。长辈们还会把装着压岁钱的红包送给我们晚辈 ,这可是重头戏,也是孩子们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了,一天下来,腰包鼓鼓的,就连微信钱包也充足了,我们哥几个姐几个还会比一比谁多谁少呢,大人们互聊家常,孩子们追逐打闹,磕着瓜子吃着水果,满屋子里洋溢着热闹的气氛 ,人人喜笑颜开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时</span>村里村外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焰火的缤纷,家家门前大红灯笼高挂,倒贴福字迎门,各色对联迎春,屋内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美好的一年开启啦!</p> 赶年集—柴又添一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家乡过了腊八,尤其是接近过年的集市被称为"年集",不管是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老奶奶,还是怀里抱着的小孩子,不管是开车的叔叔阿姨,还是骑三轮的大爷大妈,总会三五成群去赶大集,这可是我们这过年时的重要习俗之一。</p><p class="ql-block"> 每逢年集,便是村里人忙活着置办年货的好时机。而对于我们小孩子而言,能买一串糖葫芦,或着是买一些玩具,新衣服什么的便会觉得十分幸福啦!人们在集市上期盼着,寻,忙碌着,快乐着就这样年味儿也就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其中肉市最热闹。"看一看,瞧一瞧,新鲜的猪肉嘞!"老板热情地吆喝着。两边一字排开的肉市,真是人挤人,黑压压一片,根本走不动,就连平时省吃俭用的爷爷奶奶,也被这满案子的排骨和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吸引过来。只见大家都挤在自己心里中意的那块肉面前,顾不上注意案板上的油是否会弄脏自己的新衣服,就争先恐后地指点着自己选中的那块肉,"老板,这块小排我要了!"再来两个前肘!"一声声“支付宝到账100元”“微信收款245元”……呵,估计买了不少,再看看人们手里大红袋子拎着,分量不轻啊,有的还左右手都拎着呢!人们生活真是富裕啊,脸上满是幸福的喜悦!就连我右手也多了5斤猪肉,浓重的年味在人们的喧闹声里,在老板洪亮的叫卖声里。</p><p class="ql-block"> 干果炒货可是招待亲朋好友时必不可少的万能小吃之一。一到过年每家每户都会买上许多瓜子、核桃等干果炒货。只见人们边嗑边尝,讨价还价,你5斤我10斤,案子旁那一地的瓜子皮最惹眼,精挑细选后奶奶买了干炒瓜子,我又要了焦糖味的,心满意足,在这人头攒动的年集上络绎不绝的选购者让卖干果炒货的摊位上热闹非凡。小小的甘果承载着美好的寓意,团团圆圆的核桃和甜甜美美的葡萄干,寄托着人们对来年合家欢乐、万事如意的美好期盼。</p><p class="ql-block"> 春联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集市上红红的春联总能让人眼前一亮。端庄大气的楷书,行云流水的行书……让人目不暇接。各色年货分在不同的区域,应有尽有,只要你不怕累,只要您找,总能找到你想买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年集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住,是永远不会变的,愿年集长赶,长新。</p> 龙抬头——曾祥祎 <p class="ql-block">  每逢二月二这天,甭管有事没事,也甭管理发店人多不多,爸爸妈妈一定会带我去理个发,应个景,因为我们这里流传着“龙抬头,剃龙头,一年都有精气头”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孩子理发叫“剃喜头”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将来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意味着辞旧迎新,带来好运。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理完发的我顿时神清气爽,充满活力,还好,今天来的早,否则那理发的长龙不知何时才能轮到我呢!估计明天到班里一看,多数同学头发都短了,呵呵!</p><p class="ql-block"> 不过,龙抬头这一天最令人开心的当然是吃春饼啦!听姥姥说吃春饼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因为春饼的样子很像龙鳞,所以也叫吃龙鳞,在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里卷着很多菜,胡萝卜丝、土豆丝等,再配上些葱丝、大豆酱……把它们一起卷进春饼,那味道绝对让人垂涎欲滴,要是咬上一口,可真是鲜香爽脆,令人回味无穷,我们全家人其乐融融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着热乎乎的春饼,满口都是幸福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边吃春饼,妈妈问道:“你知道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吗?”“当然知道!当时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大怒,令龙王三年不给人们下雨,龙王不忍,偷偷给人们下了场雨,被玉帝压在山下,人们听闻后就在二月二剃头发,就有了这个说法。”龙在古代就是一种吉祥的代表,所以二月二这一天就在一年中显得格外重要,人们都希望可以通过神龙保佑,在这一年,可以有美好生活,家庭平安,五谷丰登。</p><p class="ql-block"> 剪发的习俗,好吃的春饼,美好的寓意,幸福的开始!</p> 清明哀思——耿一涵 <p class="ql-block">  根根银针似的雨滴从空中落下,凝聚在一起,倾泻在辽阔无垠的大地上,仿佛在向谁诉说着不尽的悲痛。</p><p class="ql-block"> 听大人说今年是闰二月,扫墓要提前,所以这天我一早便起了床,穿好衣服,跟随父母便急匆匆地出了门。在我们这里清明扫墓是传统习俗,无论是吃着糖果嘻嘻笑的小孩子,是会帮父母分担家务了的大孩子,还是理着胡子笑眯眯的老孩子,都要去扫墓,祭奠逝去的亲人。你们想,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习俗,又有谁能反抗的呢?</p><p class="ql-block"> 我和弟弟手捧两束黄澄澄的菊花,爸爸手拿铁锹,妈妈拎着大包小包的冥币和元宝,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缓缓地向墓地的方向走去。如果说方才的雨滴似银针,细雨绵绵,那此刻的雨滴就好似断了线的珍珠,散落在各处:有的撒落在小杨树上,好似珍珠玛瑙,有的投入了大地的怀抱。到了墓地,来此扫墓的人络绎不绝,虽说在下雨,可来墓地扫墓的人却毫不在意,有些人们一手打着伞一手扫墓,有些人就算全身都被淋湿了也坚持要扫墓……人们个个都如同断了魂一般,唯有那朵朵或黄或红的花束分外惹眼。</p><p class="ql-block"> 爸爸妈妈仔细地用铁锹清扫着墓前的泥土,耐心地擦试着墓碑上的灰尘,我和弟弟小心翼翼地将两束菊花放在了逝去亲人的墓前,闭上眼在心里暗暗地为他们祈祷,愿他们能在天上生活得好。祈祷完,泪水早已浸湿了眼眶,再看父母,嘴中不停念叨着让他们放心,我们安好,火越烧越旺,一张张纸钱元宝化为灰烬,我想天堂上的家人们一定能够收到……</p><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杜牧在诗中曾这样写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祭祖这一传统习俗不仅仅寄托了人们对逝去亲友的无限思念,更是连接活着的人和逝去亲友的一根纽带。</p> 又闻粽香——潘弈帆 <p class="ql-block">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有其独特的魅力,在我的家乡这一天粽子是家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p><p class="ql-block"> 早几天街上的叫卖声已开始“粽子粽子”,超市也有了粽子专柜,什么红枣的,豆沙的,鲜肉的,口味多样。相较于买的,我家年年都是奶奶亲手做,这不奶奶一大早便开始忙活了,泡了一晚上的糯米肿胀了不少,干脆的粽叶绿的发暗,有了韧性,大枣红豆泡起来煮起来……</p><p class="ql-block"> 一切准备就绪,奶奶先将糯米蒸熟,然后用勺子把糯米和红豆放进提前编好的粽叶里,再放上一颗又大又圆的红枣,之后用棉线缠绕住,放入锅中煮一会儿,就可以取出来开吃了。煮好的墨绿色的粽子,一个一个叠放在盘里,有三角形的,像一座座小山,有尖尖的,像戴了尖帽子,有扁扁的胖胖的,像一个可爱的小胖墩!那欲滴的绿,清爽的白,绿白间,隐约有馅料冒出,那憨态可鞠的样子,好不可爱!掀开粽叶那四溢的香气,不禁让人垂涎三尺;沾上白糖咬一口在嘴里,馅儿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一个劲儿的往肚里溜。这味道甜甜腻腻的,那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啊!</p><p class="ql-block"> 据说端午节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因爱国投江而死,人们都心疼爱戴屈原,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便把粽子扔进河里,让鱼虾们吃粽子,从此以后,人们便用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屈原。怎么样,端午这天不仅有甜腻腻的美味粽子吃,还有妥妥的历史故事听呢!</p><p class="ql-block"> 又到端午时节,满屋粽香萦绕,装上几个分享给亲朋好友,美好幸福不言而喻,我记忆里的端午,虽没有春节的隆重,没有国庆的欢悦,却有自己独到的韵味!</p>

春饼

饺子

人们

粽子

扫墓

春节

奶奶

孩子

幸福

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