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行,始于足下——贾北堡明德小学教师参加“和美课堂”小学数学高质量教学观摩会

肥乡区第五督学责任区

<p class="ql-block">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韩愈在《师说》中诠释的教师的职业含义,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坚持思考和学习,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储备,做一名终身学习型的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成长。2023年3月25日-26日,我有幸来到保定参加“和美课堂”第十九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学科高质量教学质量教学观摩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贲友林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比的认识》,贲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举例生活中“比”,通过比的分类,让孩子们理解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精彩的课堂之后为我们带来讲座《数学课堂: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课堂模式》。通过三个教学故事告诉我们让学生学会思考,愿意思考,在思考中思考。最后贲老师在讲座中说到:“在我们班,学习数学没有天花板。”这让所有与会老师无比震撼,热烈的掌声表达了老师们的感动与敬佩。</p> <p class="ql-block">  接着是刘延革老师带来的是课例《再看分数除法》及讲座《话说运算“一致性”》。刘延革打破了一般的教学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带领学生重新认识分数除法,学生学习兴趣很高。</p> <p class="ql-block">  俞正强老师执教的《认识速度》,俞老师课堂幽默风趣,使孩子在乐中学。俞老师的课堂,是一场对话、是一场聊天而不是告知,俞老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把一节数学课上的生动而有趣。</p> <p class="ql-block">  最后周卫东老师执教《圆的周长》。周老师引导孩子通过猜想——推理——验证。</p><p class="ql-block"> 通过三个问题看本质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和联系。本课围绕“圆的周长是什么?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大胆猜测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呢?”三个问题逐一展开。学生体验“解决问题—建立模型—运用模型”的过程。没有对比,就没有思辨,没有思辨,就没有思维训练。只要老师愿意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还给老师的会是一个个惊喜。</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外出学习,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对自己的教学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我想这次学习引发的反思能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能成为成功的敲门砖,能成为我坚定航向的指路标。只有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成自信,通过今后的不断努力,使其成为前进的内驱力,才能在教学中有所成就。</p>

老师

课堂

学生

学习

教学

思考

周长

反思

讲座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