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先说说衣着。从前怀仁人的衣服是“三大件"。分别是“主腰、祆、裤子。"主腰是穿在上身、类似现在背心的衣服,如图:</p> <p class="ql-block"> 女人也穿这种主腰,如下图。从前,有了孩子的女人就不再遮掩自已的胸部。穿着这样的主腰很方便给孩子喂奶。为了图吉利,主腰一般是红布或红花布做成。为啥做成这亇样式?弄不清楚。或因为是从古就是这样,没人想到改变。仰或是为了节约一点点布?</p><p class="ql-block"> 这种主腰在三十多年前绝迹。</p> <p class="ql-block"> 从前的裤子都是大裆裤,上加一亇白布裤腰,这种裤子不分前后左右,都能穿。</p> <p class="ql-block"> 女人们也穿这种大裆裤。这种裤子穿时要把宽大的裤口打个褶才行,然后系上裤带。曾有一位有些老年痴呆的怀仁的头面人物,在打裤褶时,一会从左,一会又改为从右,返来复去地常时间拿不定主意,被人传为笑谈。</p><p class="ql-block"> 六十多年前,女人和一些士人及商界的人,常年把裤脚用带子紧紧地扎着,不然就会让人当作神经病。</p><p class="ql-block"> 冬天天气冷,棉裤里没有别的衬裤,后来好多年,平时已不扎裤脚的年轻人,为了保暖,不分男女都用一种叫"松紧带"的东西将裤脚束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也有个别年轻女子和小孩穿“裹肚"来代替主腰,防止肚子受凉。但这种好似高档次的物件,多数人觉得不实用。</p> <p class="ql-block"> 过去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多年后衣服退色,为了使它再度显亮一点,就会买点“煮黑"或“煮蓝",用开水煮一下。</p> <p class="ql-block"> 有的单衣拆洗时要用粉面汤浆一下,半干时用“捶敲″放在“捶布石"上捶打,也就是古称的“捣衣"。捣过的布会骨立光显一些,而且好缝制。</p> <p class="ql-block"> 男人们上衣一般称“对门门祆",而女人和老人们都是“大襟祆",也就是从右边开口的祆,单衣称布衫子,双层衣叫夹祆。衣服里装棉花叫棉袄。这种服式已随着老一代人的故去而不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 从前结婚时,女方会提出要几身衣裳。有句俗语:“灯芯绒一身,我跟你结婚。" 新过门的媳妇,按老规矩,婆家要给一些换夏衣钱。可见当时结婚的条件也没有什么奢侈品,而只是想得到一些生活的基本需求。 父母去世,要穿三年白色的孝服。但没有多少家资好的人能做到这样。于是就变通了一下。很多人是在新做的衣服上沿上一个白布边来表示自已还在孝服期。更多连白布也买不起的人,干脆就什么也不做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怀仁是高寒地区,冬天大部分人都会穿上皮祆,一件皮祆会穿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民歌“想亲亲″中有一句词是″烂大皮祆伙盖上"。虽然一无所有了,但还有亇烂皮祆。皮祆是过去人视为祖传财产。家有个新皮祆,是很值得宣耀的。</p><p class="ql-block"> 有钱人会穿一种称作“羔皮筒子”的大衣。就是把怀孕到一定时间的母羊杀掉,取出肚里已长出毛的羔子皮,做成皮衣,说起来有点残忍。</p> <p class="ql-block"> 图中是穿着吊面皮祆的女人,和带着𡱰帘的小孩。所谓吊面皮祆就是加了一层布面子的皮祆。过去的孩子八岁前都穿开裆裤,方便送屎尿。𡱰帘是防止不懂事的小孩子坐时屁股受凉的方型布帘,这种装备已淘汰多年。</p> <p class="ql-block"> 人们在走亲戚或参加婚礼时,为了体面有时会相互借衣穿,有句俗语说:“有借袍借掛的,没有借鞋借袜的″。这就是佐证。至于穿袍子的男人和穿旗袍的女人,在怀仁可以说是凤毛鳞角,可忽略不计。</p> <p class="ql-block"> 做鞋是女人们最费力费事的活。先要用莜面糨糊把好多碎布垛成有一定厚度的鞋㡳,然后用锥子和针,把用蔴打成的绳子一针一针地纳在鞋㡳上,再和用线密纳过的鞋帮连结,再用木楦头楦好,一双鞋才告成功。为了让鞋穿的时间长点,过去的鞋不分左右,可轮着穿,不至于把鞋底磨偏。穿这样的鞋可想有多难受。好多人,包括我父亲从幼年时就穿这种鞋,把脚都穿变形了。</p> <p class="ql-block"> 牛鼻子鞋,是大多数人穿的鞋。这种鞋不但底子硬,帮子也硬。四五十年前它退出了人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大部分人冬天没棉鞋,学生们上课时,实在冻得不行了,老师会停止讲课,让孩子们跺跺脚来取暖。农村的放牛娃冬天会把双脚站在现拉的牛屎中来取暖。</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产队给社员们发低腰雨鞋,可能是市场的滞销货,有的人分了两双,没有人拒绝要。因为生产队当时不要钱,全是记帐,你敢给我就敢要。再则总是能穿用的东西,平时也穿也总比打赤脚好。</p> <p class="ql-block">因为做鞋太费事,所以很多农村人进城,路上打赤脚走,到了城门前才会穿鞋。</p> <p class="ql-block"> 图为穿毛钵的人,毛钵也就是毡鞋。很宽大,并不十分暖和,过去在日阳弯晒暖暖的老汉们有的穿,穿着它干活却不行,现已成了古董。</p> <p class="ql-block"> 没钱做皮祆的人就做一亇皮毛袖子,没事时套在手上。有的人会给棉衣接三四寸长的“毛袖子″,也就是羊皮袖子。来防止冷风贯入衣袖。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的一个同学当干部,一次下乡在村里吃派飯,主妇穿着有毛䄂袖的祆搋糕,同学暗想,要是从毛袖子掉下蝨子,那可坏了。不料正想间有两个蝨子″不楞不楞"掉进了糕盆,同学一见有点恶心,马上把粮票和几毛饭钱交了,慌称肚疼,下地走了。</p><p class="ql-block"> 从前衣服上生蝨子是普遍的事。每天孩子们睡下后,父母就要给他们捉蝨子,捉到后用指甲挤死。有的人用火烤,蝨子会掉进火中,太多了就用开水煮,还有用碗沿顺着藏蝨子的布缝滾压。后来有人用六六粉消灭,结果有好几亇人被衣服上的六六粉毒死了。</p> <p class="ql-block"> 鞋穿了一段时间后,就得将前后和鞋底加固,常见的是在容易磨损处打上铁钉。有时钉腿子盘不好,会把脚扎破。鞋前面用皮子包了称“踢头"后面的包皮叫“包跟"。这样的鞋就很重了,穿起来很不舒服。</p> <p class="ql-block"> 从前的商人及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士人,都会戴一顶“六合一统”帽子,俗称“圪瘩帽″。这种样式单一的帽子都是黑色,六合(天地四方)一统帽起源于明代,到清代只是改的不太宽松,戴着更舒服点。</p> <p class="ql-block"> 大多数百姓戴的都是毡帽。有的是白色的。条件好的人戴价格高一点的紫色毡帽。上色是用一种称橡子果实(一种带刺的野生植物)掰平开用水煮,再用这种水煮帽子,帽子呈黄色,称底色。再把黑矾和真红色放入,毡帽就成了紫红色。紫红色毡帽称“紫绒毡帽″。一顶毡帽可戴一辈子,或几辈人。</p><p class="ql-block"> 叶圣陶在“多收了三五斗″一文中用“旧毡帽朋友″代称农民,十分贴切。</p><p class="ql-block"> 下寨的龚士魁老财,名字在几块修庙布施碑上见过,可见也不是亇不通情理的人。但他有一次进城把头上的烂毡帽摘下坐在屁股下,因天热忘了拿,结果里边装着钱贴子的烂帽子还在那儿放着,因为过于烂没人拾。这亇故事在怀仁热传了很多年。</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用羊毛“捣毡帽"。</p><p class="ql-block"> 从前怀仁城里有专卖帽子的门市叫“帽铺"。所经营的货也只是毡帽和圪瘩帽。</p> <p class="ql-block"> 女人们头上一般罩着头巾,也就是一方白土布。有的农人也是这样,四十年代才有了现在这种毛巾,因为表面的突起和羊的胃差不多,故而在有比较的年代里称“羊肚儿手巾"。庄稼汉们罩白布头巾的现象,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绝迹。</p> <p class="ql-block"> 这亇物件叫兜夹子,是己婚女人佩带的,用裤带穿着吊在腰间,里边可放些针线,一般是自已做,上边绣上各种图案和花卉,有的女人会做各种各样的兜夹子。也用来送给自已亲近的人。这是显示自己手艺的一亇物品。</p> <p class="ql-block"> 农民穿袜子的人很少,冬天脚后跟冻裂子是普遍的事。</p><p class="ql-block"> 家庭条件好的人用包脚布,也有自已做白布袜子的。袜㡳用针纳过,比较结实。</p> <p class="ql-block"> 布袜子经常破,补袜子是常从前家家都有个袜板子,补袜子时把它衬在里面,很实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尼龙袜子出现后,它就退出了人们的视野。</p><p class="ql-block"> .从前的衣着水平十分简单,“脱了单的有棉的,柜里锁着过年的"是对富裕家庭穿衣情况的描述。东关的窦德老财光景好一些,冬天穿着裤衩,内裤,也许还有已绝迹的套裤。所以他在厕所方便后,把裤子一层层抽起时,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有也有死个我了!"他认为他富的无以复加了。这句充满幸福感的话和心理幸福指数极高的老财,让人传说了一百多年。</p> <p class="ql-block"> 总之,从前人们的穿着水平十分低劣,四六年解放军骑兵把怀仁保警队砍死五十多人,这些死者的衣服全被清河一带的百姓剥光了。拉回一大车赤条条的尸体。一位当厂长的前辈曾对我说他小时侯没衣穿,腿上绑着牛皮纸御寒。我认识的一位大姐家原在村里,十一岁还没裤子穿。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山区的年轻女子没裤子穿,有人来时就坐在莜麦𥟠子里。夫妻俩穿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的故事我也听到不止一两亇。</p> <p class="ql-block"> 过去还有买卖旧衣服的“故衣铺",也有手里提着一两件衣服做生意的人,称“提猴的"。</p> <p class="ql-block">这些事都是并不遥远的过去发生的,思考一下也许是有益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