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我们一家五口在阿联酋度假时,就计划在今年3月份孙子学校放春假时,我们一家前往土耳其度假。年初儿子就开始张罗这次放假的行程,然后就是订机票、订酒店、租车等等,一切准备停当,就等孙子放假就出发。可是出发前夕,儿媳妇由于工作原因不能与我们同行,机票也作废了。<div> 3月26日一大早,我们一家老少四口乘坐英国航空的班机由希斯罗机场起飞,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空中飞行,于当地时间下午16点到达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新国际机场,开启了我们土耳其之旅。</div><div> 由于机场离伊斯坦布尔市比较远,我们就在机场附近的伊斯坦堡省阿尔纳武特柯伊镇入住,方便第二天起早赶飞机。 </div><div> 3月27日,我们早早来到了伊斯坦布尔机场,乘机飞往伊兹密尔机场,取上我们租的汽车,在伊兹密尔市吃了中午饭,办了一张电话卡。 </div> <div><br></div><div><br></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序1 土耳其共和国</b></h1><br> 土耳其共和国,简称土耳其,是一个横跨亚欧大陆两洲的伊斯兰教国家,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与希腊以及保加利亚接壤,东部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战略意义极为重要,是连接欧亚的十字路口,首都安卡拉。<br></div><div> 土耳其被称为“文明的摇篮”,成功进入全世界十大旅游国家行列。历史上的土耳其曾经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中心,有着6500年悠久历史和前后十三个不同文明的历史遗产,加上三面环海的地势和内陆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其拥有了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土耳其同时也是一个现代化国家,有着一流的旅游服务设施。这里有热情好客的人民,灿烂的文化,迷人的景色和神秘的传说。当你来到土耳其西、南海岸时,举目所见尽是散布着古希腊、罗马文明,甚至基督教文明的遗迹,值得探访的城市实在不少。其中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伊兹密尔是土耳其第一、二、三大城市。近年来,土耳其已成为欧洲的主要旅游观光地。夏季、冬季疗养地的开发在急速地进展,从世界各地来探求土耳其历史、文化、美丽自然的人们每年都在增加。从地中海的海水浴到乌鲁塔山的滑雪。土耳其人拥有可以提供给任何游客的各式各样的东西。<br></div><div> 土耳其的观光业主要以考古与历史遗迹探访,以及爱琴海与地中海沿岸的海边休闲渡假模式为主。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古希腊、东罗马、奥斯曼三大历史遗迹在此汇聚,黑海、马尔马拉海、爱琴海、地中海四个美丽海洋将此环绕。主要旅游城市有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安塔利亚、布尔萨、科尼亚、博徳鲁姆等,主要风景名胜有特洛伊、埃菲斯等古城遗址和棉花堡、卡帕多奇亚喀斯特地貌区(如仙女峰和石骆驼)等。旅游业是土耳其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br> 土耳其还拥有世界七大奇迹中的两个:阿尔忒弥斯神庙和毛瑟陆斯陵墓。(“七大奇迹”指的是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在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七座宏伟的建筑和雕塑。)</div><div><br></div><div><br></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序2 签证 </b></h1><div><br></div><div><br></div> 土耳其不对中国免签,但可以选择电子签证。2015年初土耳其开始对赴土旅游及短期商务考察的中国公民实施电子签证,方便快捷,只要进入土耳其共和国电子签证申请系统网站(www.evisa.gov.tr/en/)按要求填表申请,并支付60美元签证费即可获得电子签证(一次入境,停留期30天),需注意的是申请人的护照有效期需在半年以上。</div><div><br></div><div><br></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序3 上网</b></h1><br> 说起在土耳其上网,无外乎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用国内的手机号购套餐,所谓的不换号;另一种就是到了土耳其,办理当地的电话卡和套餐。<br> 用国内的手机购买境外上网套餐,优势是在出国前就办好套餐,到了境外就可以直接使用,不用再去找所在国的移动公司办理。但缺点其一是每天流量超过500M后,只能提供最高384.0Kbps无限量的常速流量,其二是访问境外部分软件可能受限,如谷歌、Facebook、YouTube等。<br></div><div> 到了土耳其购买当地电话卡和套餐,建议不要在机场代理商那里办理,价格可能要比电信运营商高很多。但是,到了电信运营商那里,看着他们打出的广告,比较便宜,比如25G套餐,包含1500分钟通话、250条短信,再送30G专属流量,售价由原来的215里拉(75元人民币)优惠至185里拉(65元人民币)(1.0里拉兑换0.35人民币)。感觉比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套餐还要便宜。但我们要办理套餐时,被告知那些套餐是针对土耳其国民的,我们外国人是不享受这个待遇的。不知道我国的三大通信运营商是不是也是这样对中国人与外国人区别对待的,因为在国内从来没有去考虑类似的问题。</div><div> 经过比对,我选择了最低650里拉(230元人民币)的套餐,40G流量,一次性买断,在激活后6个月内有效。还有在土耳其本地通话若干分钟、短信若干条这些对我都没有意义,也就没有进一步去了解。办理过程和国内基本相当,查验护照,登记,开通等,一路办下来差不多快一个小时了。<br></div><div> 国内外手机上网套餐相比,我觉得还是在当地购买比较合适,网速有保证、流量不受限(十天半个月的旅行,40G流量那是富豪级别了,况且不管是酒店还是饭店,都有免费无线网络可以使用)、任何网站都可以登陆。</div><div> 办完了电话卡,我们没有在伊兹密尔市停留,驱车一个多小时抵达阿拉恰特镇,办理完酒店入住手续后,我们又赶往切什梅镇,去观赏爱琴海日落。<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1、切什梅</b></h1><br><br> 切什梅位于伊兹密尔以西一个非常小的海边城市,是热闹的爱琴海海滨传统的度假胜地,近几年发展成为了土耳其爱琴海沿岸又一个度假新时尚。切什梅的海边就是热那亚城堡,它是这里最好的也是最突出的伊斯兰和拜占庭风格的建筑。这个建筑建于14世纪,是这里最著名的建筑物。来到切什梅小镇你会惊叹,这里真的美得很天然,一路上几乎见不到游人,处处都是清澈的爱琴海,海边有很多小别墅但是感受不到有人住的样子。整个城市被湛蓝清澈的蓝色海洋包围。这里拥有最长的爱琴海沿岸,绿松石般的大海会让你流连忘返,这就是宁静的切什梅半岛小镇。<br></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蓝色的爱琴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蓝色的爱琴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爱琴海日落</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爱琴海日落</h3><div><br></div><div> 切什梅城堡是切什梅小镇的标志性景点,这座城堡由奥斯曼帝国皇帝贝亚泽特二世于1508年建造,是座典型的奥斯曼建筑,城堡于1770年奥斯曼帝国和俄国之间爆发的切什梅海战中被毁坏。如今城堡中设有博物馆,展示着从切什梅Ildırı村挖掘出来的文物。由于我们去的比较晚,过了城堡的开放时间,未能进入城堡参加。</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切什梅城堡</div><div><br></div><div> 城堡围墙外有一座阿尔及利亚海军上将加齐.哈桑帕夏(1714~1790)的雕像,是统治地中海的奥斯曼帝国最伟大的海军上将之一,后来他被任命为大维齐尔(土耳其语,意为大将军或首相)。他养了一头幼狮做宠物,后来这成为他的标志。<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哈桑帕夏与他的宠物幼狮</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阿拉恰特</b></h1><br><br> 说到土耳其的美丽小镇,不得不提到阿拉恰特。它位于爱琴海沿岸的切什梅半岛,属于伊兹密尔市。希腊战乱时,难民逃至此地避难,当战事平息,希腊难民们返回故乡,这里便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希腊气质。整个镇子非常小,花上一个多小时即可全部走完。当然,如果你想走走停停四处拍拍照或是坐下来喝个咖啡的话,在这里肆意的挥霍一两天也是很棒的。<br> 阿拉恰特的住宿氛围很棒,大部分酒店都是百年老宅改造的,几乎每家酒店门口都种满了鲜花,装修的也非常精致,当然了住宿价格也是非常可观的,我们去的时候算是淡季,基本没有客人,但每间房子还要1500里拉,折合人民币525元。经和店员聊天得知,如果放在5~11朋期间,每间房子都在4000里拉左右,还不见得能预订的上。<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入住的民宿</h3><div><br></div><div> 我们在切什梅拍完日落后,回到阿拉恰特的民宿已经天黑了,我们慕名去了一个网红烧烤店吃晚饭。由于游客不多,显得生意比较萧条。但烤肉还是非常地道,外焦里嫩,很好吃。</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烤肉</h3><div><br></div><div> 3月28日一大早,我就到镇子里转了一圈,拍了拍这个具有希腊风情的小镇。</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街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街景</h3><div><br></div><div> 在一个小广场边,有一只狗(下图浅棕色的那条)一下就扑到我的身上,两只前爪就搭在了我的肩上,当时我确实是吓了一跳,只好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好在那只狗在我身上闻了一会就自己走了。</div><div> 回想起我去过的几个穆斯林国家里,包括摩洛哥、阿联酋、卡塔尔和这次的土耳其,猫、狗非常多,而且都在户外活动,随便躺在马路、大街之上,不知道是流浪的还是家养的。<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里的狗不栓绳子</h3><div><br></div><div> 回到酒店吃完早餐,我们又在镇子里转了一个多小时,就出发去下一个景点——以佛所。</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以弗所</b></h1><div><br></div><div><br></div><div> 阿拉恰特距以弗所大约150公里,全程高速,中午就赶到了以弗所。</div><div> 以弗所又译愛菲索斯或艾菲索斯,是古希腊人在小亚细亚建立的一个大城市,圣母玛利亚终老其身于此,位于加斯他河注入爱琴海的河口(今天属于土耳其),最初由雅典殖民者建立。这个曾经著名的城市,今天一部分成了土耳其小镇塞尔丘克,那里还坐落着圣约翰教堂,位于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南边大约50公里的地方。</div><div><br></div><div> </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1 以弗所古城遗址</b></h1><div><b><br></b></div><div> 以弗所遗址是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现在的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希腊、古罗马城池,也是土耳其最值得观光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弗所也多次出现在圣经,是使徒保罗传播福音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圣经中的很多故事就发生在这座古城,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的晚年也是在这座城市度过的。</div><div> 以弗所遗址至今只挖掘了一部分。已经挖掘出的那部分向我们展现了该城原来的繁华。</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亚比安大道</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孙子在考古</h3> <div><br></div><div><br></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2 以弗所大剧场</b></h1><br> 以弗所大剧场(Ephesus Theatre)位于以弗所古城遗址内,由罗马人在公元41年到公元117年间改造而成的一座环形大剧院。依山而建,面向大海,气势磅礴,坐席可容纳2.5万人。从舞台开始,坐席上每一排都比前一排更加倾斜陡峭的设计,改善了上层外围观众的视听效果。<br></div><div><br></div> <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剧场的地下人行通道</h3><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3 塞尔苏斯图书馆</b></h1><div><br></div><div> 塞尔苏斯图书馆已经根据原来的造型仔细地重建。该图书馆是一个罗马人为纪念他父亲而建的壮观建筑。该建筑面向东方,使阅览室可以充分利用早晨的光线。有一个地下通道可以从图书馆通向旁边的一幢被认为是酒吧或妓院的建筑。<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书馆正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书馆内侧</h3><div><br></div><div><br></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4 哈德良神庙遗址</b></h1><br> 哈德良(76年1月24日-138年7月10日),117年-138年在位。他是罗马帝国安敦宁王朝第三任皇帝,也是“五贤帝”中的第三位,有“智帝”之称<br></div> <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5、阿耳忒弥斯神庙</b></h1><div><br></div><div> 阿尔忒弥斯神庙是对同名希腊女神的致敬。它位于以弗所,以其宏伟的建筑而引人注目。它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div><div>阿耳忒弥斯神庙是希腊神话中女神阿耳忒弥斯的神庙,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神庙位于希腊人在小亚细亚建立的城镇以弗所。当希腊人发现小亚细亚的居民崇拜被称为阿尔忒弥斯的女神时,他们决定开始建造一座小庙以纪念她。女神阿尔忒弥斯是森林、狩猎和野生动物的保护者,由于每个希腊神都有罗马对应物,她也被称为戴安娜。公元前7世纪,原地旧有的建筑毁于洪水。大约于公元前550年由吕底亚王国的克罗索斯重建,大约一百余年后在波斯的阿契美尼德帝国时完成。 公元前356年7月21日,神庙被希腊人黑若斯达特斯纵火焚毁。<br></div><div> 现在只留下一些圆柱,据说最高的那根圆柱还是现代人堆砌的。1869年大英博物馆出资的调查队发现了神庙遗址,并将神庙出土的大部分艺术品盗走,今天收藏在大英博物馆。<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阿尔忒弥斯神庙遗址</h3><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6、以弗所考古博物馆</b></h1><div><br></div><div> 以弗所考古博物馆主要收藏以弗所遗址的考古发现。其最著名的展品是来自以弗所亚底米神庙的阿耳忒弥斯雕像。<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阿耳忒弥斯雕像</div><div> </div><div> 对这雕像图片上的球根状附着物,有不同的看法,如:乳房、阉割之睪丸、水果、蜜蜂,或鸵鸟蛋;这些解释显示,这是亚洲式的丰肥女神,和地方上的母神有关,和希腊的处女亚底米神相当不同。(有些学者认为,这些东西代表行星,这便符合亚底米的形像:她是将人从命运中拯救出来的神祇,而她以星球为代理人。)</div><div> 在以弗所参观游览时,我们还发生了一件很痛心的事,就是孙子不小心被一只流浪猫抓了一下。<br></div><div> 当孙子被流浪猫抓了后,当时已经下午五六点了,景区的工作人员也已经下班了。我们急急忙忙出了景区,来到了当地的一家公立医院,紧急给孙子注射了狂犬疫苗(要打四针,在土耳其打三针,回英国还要打一针)。从这一个小镇子的医院就有狂犬疫苗,说明在土耳其被猫抓伤的人不在少数。后来我们通过网络查询证实了我们的猜想,所以建议大家不要随便逗猫逗狗的。<br> 3月29日,我们离开了以弗所,前往希拉波利斯和帕姆卡莱(棉花堡)继续游玩。以弗所距离棉花堡相距不到200公里,我们中午就到了目的地。<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4、希拉波利斯和帕姆卡莱(棉花堡)</b></h1> <div><br></div> 希拉波利斯和帕姆卡莱是1988位于土耳其西南部的代尼兹利省。1985年根据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遴选依据标准,希拉波利斯和帕姆卡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遗产地面积10.77平方公里。200m高的悬崖俯瞰平原,泉水由此流出,在山下散布着方解石的水域则在帕姆卡莱(棉花堡)地段营造出亦真亦幻的自然奇景。有矿物森林、石化瀑布,以及一连串的梯形盆景。公元前2世纪末,阿塔利德斯王朝的帕加马国王们在这里修建了希拉波利斯地热温泉疗养胜地。有温泉浴室、寺院和其他希腊文物遗迹。<br></div><div><br></div><div><br></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4.1 希拉波利斯</b></h1><br> 希拉波利斯位于帕姆卡莱(棉花堡)之上,是一座具有古希腊和古罗马风格的城镇,最早建于公元前190年,由土耳其西海岸附近的古希腊城邦国家珀加蒙国王尤门斯二世建造,作为王室和贵族温泉疗养的胜地。公元前129年,希拉波利斯城成为罗马帝国属土,被罗马几位皇帝选为浴场。2世纪至3世纪末期,希拉波利斯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城内建筑规模宏大,有宽阔的街道、剧院、公共浴场,还有用渠道供应温水的住宅。17世纪,希拉波利斯在一场大地震中被夷为平地,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温泉浴池</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竞技场</div><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4.2 帕姆卡莱(棉花堡)</b></h1><div><br></div> 帕姆卡莱(下称棉花堡)位于希拉波利斯古城下方。如此可爱的名字,源自其外形像一座铺满雪白的棉花城堡而得名。棉堡高160米,长2700米。所谓“棉花”,就是泉水从山顶往下流,所经之处历经千百年钙化沉淀,形成层层相叠的半圆形白色天然石灰岩阶梯,所以土耳其人叫它“棉花堡”。棉花踩上去并不光滑,棉花堡的泉水深浅不一,有些只及脚踝,有些可及腰部。水温终年保持在36到38摄氏度,水的酸碱值大概6左右。据科学鉴定,泉水富含钙、镁等矿物质,以每秒400公升的速度流动,不但对风湿、皮肤病、妇科病、消化不良及神经衰弱等有神奇疗效,泉水还可饮用。<br> 棉花堡是土耳其的著名旅游景点。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地方有相似的景观,其中包括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Mammoth温泉、中国四川黄龙风景区。棉花堡和其顶上的希拉波利斯古城于1988年共同被列为世界遗产。<div> 在被列为世界遗产之前,棉花堡在20世纪的后几十年间疏于保护,酒店建在景区内,温泉的水被用来填满酒店的游泳池,水池因而干涸。酒店排出的废水使白色的岩石上出现了褐斑。在棉花堡上还建了机场的跑道。游客们穿着鞋直接在岩石上行走,在温泉里洗澡还使用肥皂和洗发液,甚至骑自行车或开摩托车上下坡。<br> 在被列为世界遗产的时候,棉花堡正在失去以前的魅力。土耳其政府随后加强了保护措施以恢复棉花堡的本来面目。酒店其后被拆除,棉花堡的道路覆盖上了人工水池,游客需要赤脚进入该景点。有褐斑的岩石没有被水盖没,而是暴露在阳光中以求阳光暴晒使岩石变白,所以那些水池是干的。<br></div><div> 我们购票后进入景区,当天虽然阳光明媚,但风很大,气温比较低。我先在周边拍了几张合影照片,然后到了去棉花区的入口处。那里有很多凳子,大家在那把鞋脱下放在凳子旁,赤脚进入棉花区。 <br></div> <div><br></div> 景区开辟了一条进入棉花区的小道,小道伴随着一条流速大约0.4米/秒的温泉小溪,温度大约40度左右。进入棉花区一定要赤脚,以防鞋底磨损棉花堡的石灰岩。棉花踩上去并不光滑,走上去甚至有点举步维艰,但为了保护这片大自然的礼物,多数游人还是把它当成是免费的脚底按摩了。大家沿着小道向前,不时有人把冻的失去知觉的脚踏进暖暖的溪水,立马有一种暧融融的感觉。我们就这样走一会坐下来泡一会,一步一步向纵深走去,驻足拍照。有的人干脆就一直坐在小溪边,有点像足疗的感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俩也暧暧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美景有美食</h3><div> </div><div> 3月30日早餐后,我们继续下一个行程,目标费特希耶。从棉花堡到费特希耶不到200公里,需要驾驶三个多小时。这条路主要是山路,翻山越岭,上坡下坡弯道多,驾驶要格外小心。大约中午我们就到了费特希耶。</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5、费特希耶</b></h1><div><br></div><div><br></div><div> 费特希耶(Fethiye),土耳其南部著名古镇,一座赫赫有名的度假圣地,每年到这里来享受绝妙景色的游客们更是数不胜数。费特希耶虽说没有大海港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但是却又多了一份独有情韵,地中海原汁原味的异国情调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div><div> 费特希耶有一个景点叫“死海”。说到死海,大家一定以为是那个因海盐过量没有任何生物的、能使人体漂浮在海面的以色列旁边的死海。费特希耶的“死海”可不是因为盐分高,能让人轻松地浮起来而出名的。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这里的海湾风平浪静,水中的倒影几乎静止不动,因而又得名“死海滩”,而这里的海滩又与传统意义上的海滩不同,布满了白白的鹅卵石,看上去凭添了一丝浪漫的气息。这里的海水就像是一颗蓝色宝石,在阳光下每个切面都呈现出不同的明度,海滩的海水清澈见底,海中的颜色温柔浪漫,远处的海色古典沉静。也许是大自然给了土耳其最丰厚的热爱与宠幸,这片神奇的死海在蓝天碧海,青山白沙的掩映下,是那么的妩媚和多情。</div><div> 现在死海已经成为土耳其东南部最著名的天然海水浴场和海边度假胜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水上滑翔伞,游客从 1300米-2000米的高山上乘着死海特有的U型伞在空中回旋,人和伞一起与白云为伴,与海鸟并驾,鸟瞰整个死海,新鲜又刺激!<br></div><div> 由于我们去的时候正值旅游淡季,游客比较少,所以滑翔伞项目没有开展,我们就在死海滩走走,拍拍照。</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整装待发的游船</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死海(泻湖)东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死海(泻湖)西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死海(泻湖)晚霞</h3><div><br></div><div> 3月31日,早餐后我们找到当地的一个公立医院,给孙子打了第二针狂犬疫苗就出发了。今天的目标世界最美公路D400。</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6、最美公路D400</b></h1><div><b><br></b></div><div><b><br></b></div><div> 土耳其的D400公路是和美国西海岸1号公路媲美的世界十大沿海公路之一,沿着地中海的美景自驾十分惬意。我们和很多人都选择了从伊兹密尔——安塔利亚,这条沿海公路也被称为“土耳其最美的沿海公路”,因为它跨越了三个海域(地中海、土耳其“死海”、爱琴海)。<b><br></b></div><div> 从费特希耶自驾往安塔利亚可选择内陆或者D400沿海公路。走内陆路程较短,大约需要2.5小时,走沿海公路大约300公里,差不多要花5个小时。但这短短的300公里却是D400公路最为精彩的篇章。</div><div> 我们从费特希耶出发后,一直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山,真正考验我们的驾驶水平了。当行驶到一个拐弯,突然一览无余的蔚蓝海面出现在我们眼前时,海水蓝得透绿,一幢幢白墙红顶的别墅点缀着绿水青山,着实让人非常激动,不得不感叹:再远的路程再驾驶的路都是值得的!</div> <div><br></div><div> 沿着D400继续行驶,就来到了土耳其最著名的海滩之一卡普塔什海滩( Kaputaş Beach)。这个海滩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是其宏伟的白色沙滩和碧绿的海水。陡峭的悬崖和森林耸立的极其狭窄的山谷汇入了海湾中的海滨与海滩同名。路边有一个简易的停车区,已经停了不少车辆。我们把车停好后,先是在上面俯视了海滩,然后就通过步道下到了海滩上。海滩设施比较完善,有洗手间,换衣间等等,餐厅、咖啡厅等由于游客少的缘故关门停业。看得出要是在旅游旺季,这里肯定是人满为患了。</div><div> 我们在海边流连忘返,这里人不多,老外都非常悠闲的摊在沙滩上,也有下水游泳的,因为浪比较大,气温也比较低,我们只能在海边踩踩水,没有下去游泳。</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卡普塔什海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冲浪</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踏浪</h3><div><br></div><div> 在海滩戏水拍照后,到更衣室给孙子换上干净衣服后,行驶不久就到了卡什镇。</div><div> 卡什是D400沿海公路费特希耶到安塔利亚的必经过的一个小镇,规模不大,以渔业和旅游业为主。由于以基岩质海岸为主,没有沙滩,所以很少有游人前来,商业化程度不高,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很好,十分宁静安逸,水质也相当清澈。码头上停靠着私人游艇、帆船和渔船,娱乐活动有限,夏天的时候能出海潜水和玩水上降落伞。</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卡什镇</h3><div><br></div><div> 我们在镇上吃完午饭,漫步街头,欣赏着具有希腊风情的建筑和街景。</div><div> 卡什还有一个古代剧场安蒂菲勒斯(Antiphellos)坐落在西侧的小山上,坐北朝南,是一个结构保存大体完好的古希腊露天剧场,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坐拥绝美海景。剧场共26排座位,可容纳3000人。现在可以通过古代剧场追忆过往的繁华。我们徒步十多分钟就到了这个剧场,根本看不出来这个古老的剧场已经经过了两千多年了。<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蒂菲勒斯古剧场</h3><div><br></div><div> 在卡什镇游玩了几个小时后,我们继续行驶在D400沿海公路上,在天黑前赶到了安塔利亚,入住酒店后,到大街上准备吃晚饭,可是很多饭店已经过了饭点,基本都打烊了。最后我们找到了一家做门做意面的小店,而且还是手擀面,让人马上联想起了国内的手擀面,等把面端上来一看,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面条是手擀的,但做法是意面的做法。唉,凑合吃吧。</div><div> 4月1日4点多我们就起床了,要赶到机场把车还了,再搭乘早上八点多的航班去开塞利。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到了机场停车场还了车,安检、登机、飞行。当地时间九点半飞机降落在开塞利机场,我们出了机场,在停车场取上了我们提前租好的汽车,直奔格雷梅。</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7、格雷梅</b></h1><div><br></div><div><br></div><div> 开塞利距格雷梅不到100公里,中午12点前我们就到了格雷梅,并入住酒店。</div><div> 格雷梅,土耳其卡帕多细亚地区的一个城市,位于安纳托利亚中部的内夫谢希尔省,大约有2,500人口。格雷梅国家公园就位于格雷梅镇,这是一个处在内夫谢希尔、阿瓦诺斯、于尔居普三座城市之中的一片三角形地带。公园内的卡帕多西亚奇石林以壮观的火山岩群、古老的岩穴教堂和洞穴式住房闻名于世。这一地区是由远古时代五座大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构成的火山岩高原,被火山侵蚀雕刻而成的火山景观形成了一系列的山脊,山谷和尖峰,被称为“妖精的烟囱”或石林。从地质学和民族学的角度来看,卡帕多西亚岩石遗址的凿岩室、教堂、穴居人村庄和地下城市的密度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和最大的洞穴住宅区之一。由于这里的岩石质地较软,孔隙多,抗风化能力差,山地经过长年的风化和水流侵蚀,形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笋、断岩和岩洞。山体上寸草不生,岩石裸露,人们称这里为奇山区。</div><div> 1985年格雷梅国家公园和卡帕多西亚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卡帕多西亚岩石遗址位于格雷梅国家公园内。<br></div><div> 格雷梅的旅游景点和项目很多,但热气球之旅是卡帕多西亚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通常在日出时起飞,在空中持续大约一个小时,几乎可以在山谷里的任何地方飞行。即使是在冬天,每天也有数十个气球上升,所以人们可以从空中看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观,壮丽的氛围、地理美景、童话般的烟囱、火山岩层和山谷,通过这个风景秀丽的热气球体验,从空中欣赏卡帕多西亚壮观的格雷梅山谷的景色。当您随风飘扬时,拍下鸟瞰的照片,并以香槟吐司结束您的冒险。拍下鸟瞰的照片,是不是听着就有一种想去试试的冲动?就是不乘坐热气球,站在洞穴酒店的露台上,看着满天飘荡着五颜六色的热气球,不也让人向往吗?所以我们提前预订了格雷梅比较有名的、位置比较好的洞穴酒店下榻。</div><div><br></div><div><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7.1 洞穴酒店</b></h1></div><div><br> 我们入住的洞穴酒店名叫密特拉卡弗酒店,是一个格雷梅为数不多的四星级酒店,各个房间错落有致,站在房间的阳台上就能远眺格雷梅镇的大部分地方,特别是站在它硕大的露台上,格雷梅镇的景色一览无遗。如果再有热气球从头顶飘过,想像一下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div><div> 但是,期望总是被现实所泯灭,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在酒店大堂我们被告知,由于天气原因,热气球已经有十多天没有飞行了。而且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今后几天的天气状况以及热气球公司发布的信息,都是不具备热气球飞行的条件。其实我们一到土耳其就非常关注格雷梅的天气情况以及当地发布的热气球飞行预告,都是不具备飞行条件,只不过是到了现场进一步核实一下罢了。</div><div> 不管能不能乘坐热气球,也不管能不能看到飞行的热气球,店还是要住的。我们办理完入住手续后,拿上钥匙就进入了洞穴酒店。</div><div> 我们预订的是一个比较大的洞穴,一进门是一个大房间,里面有三张单人床,还有柜子、沙发、保险柜、电视等,再往里面是一个和进门大小差不多的房间,一张大床,旁边就是卫生间和阳台。卫生间很大,干湿分离的那种。阳台带转角的,视野比较宽广。</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洞穴酒店的房间</h3><div><br></div><div> 环视完房间后,又出门看看房门外,有些洞穴供游人游览。<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供游人游览休息的洞穴</h3><div><br></div><div> 信步登上了酒店最大的露台,整个格雷梅尽收眼底。</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眺格雷梅</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席地而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这个镇子不算大,但有四五家中国餐厅,有的经营炒菜,有的经营火锅,我们从社交软件上查询并看大家的评价,最后选择了一家评价高人气旺的中餐馆用餐,经过体验,确实名不虚传,他们服务好菜品好味道正宗,所以在后来的几天我们一直在这家餐馆就餐,这家餐厅有一个非常中国化的名字:红</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梅。<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午餐后,没有休息,驱车前往露天博物馆。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格雷梅的景点不少,但都分布在镇子的周围,开车几分钟就可以转换景点,非常方便。</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7.2 蓝眼睛</b></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蓝眼睛是土耳其人最喜爱的护身符和吉祥物,也叫“恶魔之眼”、“辟邪珠”。当地人相信,被邪恶之神盯上就会有厄运上身,于是他们随时带着模仿恶魔之眼的蓝色眼状护身符,用以吸引邪恶之神的注意,逃避厄运。蓝眼睛是土耳其最流行的旅游纪念品,在大巴扎里,经常能看到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洋。<br> 在卡帕多奇亚仙人烟囱的观景台上,一颗颗光秃秃的树子上挂满了这样的蓝眼睛。 这些蓝眼睛也是土耳其人自主挂上去,表达着人们对天、对神,对那些未知世界的敬畏。</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蓝眼睛</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树上挂满蓝眼睛</div><div><br></div><div><br></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7.3 格雷梅露天博物馆</b></h1><br> 格雷梅露天博物馆位于格雷梅山谷内,有30多座装饰华丽的岩石洞穴教堂,如钮扣教堂、苹果教堂、圣巴巴拉教堂、蛇教堂、黑暗教堂、凉鞋教堂,内里装饰着精美的壁画,且部分保存完好,色彩艳丽。壁画都是用石灰涂在墙体上,趁着石灰潮湿,在上面用调好的颜料作画,内容大多讲述圣经故事,也有一些教堂仅画有简单的十字架图案。这些闻名的壁画一般绘于12-13世纪。<br> 这些教堂的命名也非常有意思,挑几个说明如下:<br> 拖鞋教堂:因壁画中的人物穿着拖鞋而得名。<br> 神蛇教堂:的壁画描绘了圣乔治击退蛇的场景。<br> 黑暗教堂:由于隔绝了光线的照射,教堂内的壁画保存十 分完好,描绘的受胎告知、前往伯利恒之旅、最后的晚餐等场景,至今仍然保留着鲜艳的色彩,令人惊叹。</div><div> 我们购票进入景区,有些洞穴教堂是对外开放的,有些是关门闭户的。对外开放的洞穴有的有人值守有的没值守,值守的洞穴不允许拍照,没有人值守的就可以拍照了。<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洞穴教堂(一个洞穴就是一座教堂)</h3> <div><br></div> 从博物馆出来后,我们又去了另一个景点,“仙人烟囱”。<div><br></div><div><br></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7.4 仙人烟囱</b></h1><br> 仙人烟囟是卡帕多奇亚独特的景观之一,由慢慢风化组成。这些特大号的圆锥形岩层分布在格雷梅附近的众多地区,形态各异,有的像尖塔,有的像蘑菇,有的像戴着帽子机灵鬼。<br> 仙人烟囱的表面大多十分光洁,随着阳光和云影的变幻,你看到的色调也不一样,从浅红色、赭色或棕色,到灰色等非常多样。<br> 我们到了仙人烟囱景区门口已是晚上六点多了,景区已经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了,但门口保安可以售票,不限时游玩。我们一想,虽然可以进景区,但没有工作人员,没有观光车,天又快黑了,觉得意义不大,就在门口远眺一下仙人,拍几张照打个卡就OK了。至于里面还有没有更漂亮的,也就不清楚了,况且宣传资料也没有更详细的介绍和图片。<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仙人烟囱仙人烟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仙人烟囱</h3><div><br></div><div> 4月2日早餐后,我们驱车前往乌奇萨要塞浏览。</div><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7.5 乌希萨尔城堡</b></h1><div><b><br></b></div><div> 乌希萨尔城堡位于格雷梅附近,建在平地凸起的六十米高的巨大岩石上,简直就是一件现代主义的艺术品,数个圆锥型的巨岩被早期的定居者挖空建成要塞,相连形成庞大社区,巨岩上有数不清的洞口,外敌入侵时,平时就在洞穴社区存好水粮的居民,可以躲上数月不必外出。 乌希萨尔城堡顶上观看玫瑰谷和鸽子谷上方的落日,非常热门。城堡是一块凿有很多通道和窗户、高高矗立的火山岩,方圆几英里内,都能看到。现在作为一处游览胜地,可以游客登高一览卡帕多细亚的乡村全景。<b><br></b></div><div> 我们购票进入城堡,随着浏览路线沿台阶边走边看,有房间有洞穴有瞭望口还有防护设施,古代人的毅力和智慧真是让人佩服,这么高大的山硬是给掏空了。</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眺乌希萨尔城堡</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近观乌希萨尔城堡</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城堡的另一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攀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胜利登顶</h3><div><br></div><div> 从乌希萨尔城堡下来后,回到了格雷梅镇上吃了午饭,稍作休息后就来到了代林库尤地下城,真可谓上午上天下午入地了。</div><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7.6 代林库尤地下城</b></h1><div><br></div><div> 代林库尤地下城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卡帕多奇亚的地下城,离地面有40多米深,地下约有18-20层,目前只向游客开放8层。当你从底层向上看时,会看到一直通向地面的通风井,非常震撼。<br> 该地下城约有1200多间房,居室、礼拜堂、学校、酿酒坊、仓库等设施一应俱全,据说可以居住约1.5万人。地下每一层的入口都用一块巨大的石门堵住,以防入侵者进入,里面的住户则可以通过地道在各层之间自由出入而不被发觉。<br> 地下城的通风设施设计很好,在地下城中心有通气孔与地面相连。<br> 此外,地下城还有通道和别的地下城相连,已知的一条10公里长的通道使代林库尤地下城与其姐妹城卡伊马克勒地下城连在一起。</div><div> 我们购票进入景区大门后,沿着楼梯台阶往地下城走,就像平时上下楼一样,除了光线比较昏暗外,没有什么异样。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我们中国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抵抗日本鬼子的地道战。我们走在这迷宫一样的地下城里,虽然不时都有指示牌标明路线,但还是经常迷路,好在最终回到了地面。<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div><br></div><div> 离开地下城返回地面重见阳光,接下来我们又分别去了爱情谷。</div><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7.6 爱情谷</b></h1><div><br></div><div> </div><div> 爱情谷以斑点岩层而闻名,有奇特的岩石构造和岩洞。这里起初是基督教徒躲避罗马迫害的避难处,这些半隐居人群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除了有美丽的风景和极佳的远足路线外,还有大批的貌似男性生殖器的火山灰结构,高耸入云,形态逼真,引来很多世界游客。所以人们委婉地为它取名爱情谷。<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看到一对情侣载歌载舞,征得同意后录了一小段视频</h3><div><br></div><div> 从爱情谷出来后,我们又分别去了鸽子谷、怪石滩等。</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鸽子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骆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夫妻石</h3> <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仙女峰</p><div><br></div><div> 4月3日早餐后,我们又在酒店硕大的阳台上看风景晒太阳拍照留念后,起程去格雷梅附近的陶瓷小镇。</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7.7 阿瓦诺斯陶瓷小镇</b></h1><div><br></div><div><br></div><h3> 阿瓦诺斯是位于卡帕多奇亚的小镇,富含铁质的河水经过村庄,孕育出适于制陶的红黏土。使得阿瓦诺斯几百年前就成为了奥斯曼帝国闻名的陶瓷工艺品中心。带有鲜明奥斯曼帝国特色的陶质工艺品随处可见。</h3><div> 格雷梅距阿瓦诺斯小镇大约10公里,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小镇。<span style="color: inherit;">镇上的人们都很热情,可以边走边感受这里的热情的人文气息。有很多家陶瓷店,每家都有自己DIY一件属于自己的陶瓷小罐的体验项目,先由制陶师带领学习如何制作陶罐,接下来就可以自己发挥了。</span></div><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选择了参观古雷博物馆(卡帕多奇亚地下陶瓷博物馆)。购票进入博物馆后,里面的游客不是太多,工作人员就给我们当起了免费导游。博物馆里展示了公元前1200年~600年出土的陶器,也展示了现代的作品。</span></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入口</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展厅</div><div><br></div> 参观完展品后,我们来到了现场制作室,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每一件陶器都是纯手工绘制。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艺师在工作</div><div><br></div><div> 参观完陶瓷博物馆,我们在格雷梅计划游玩的项目全部结束,驱车返回开塞利。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了目的地。通过地图找到了一家中国餐厅(在土耳其乃至欧洲,如果你要找中餐厅一般不好找,但你要找维吾尔餐厅,都很好找),我们进去后,老板用汉语和我们打招呼,经交谈得知老板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人,已经在土耳其发展十多年了。我们要了各自喜欢的菜品,我要了一份过油肉拉面,儿子要了一份大盘鸡,老婆和孙子要了一盆汤饭。说实话,饭菜做的非常正宗,我们也吃的非常满意。吃完饭后,我们到了机场,还了车,办理完登机手续,乘坐晚上18点的航班,于19点半就到了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我们预订的酒店在老城区,公共交通不是太便利,我们乘坐出租车到了酒店入住。</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8、伊斯坦布尔</b></h1><div><br></div><div><br></div><div>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语:İstanbul;英语:Istanbul),原名君士坦丁堡,是土耳其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为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面积5343平方公里,市区已扩大到金角湾以北,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的于斯屈达尔也划入市区,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现代化城市。经济和历史中心位于欧洲一侧,有三分之一人口居住于亚洲一侧。</div><div> 伊斯坦布尔是古丝绸之路的途经地,也是欧洲和中东铁路网络之间、黑海和地中海间海路的必经之地,使得伊斯坦布尔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由此也哺育了兼收并蓄的人口和文化。<br> 公元前658年,希腊移民在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地岬上建立了一座城市,称为拜占庭。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将罗马帝国迁都至此,起初称为新罗马,不过很快就以其创建者君士坦丁命名——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又译康斯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首都。1453年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br> 伊斯坦布尔之名在奥斯曼帝国征服之前至少存在百余年历史了,但西方国家认为奥斯曼帝国是此地的侵略者,所以依然坚持称此地为君士坦丁堡。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初建时为首都(独立战争期间迁都安卡拉),伊斯坦布尔才成为国际上的正式名称。<br> 伊斯坦布尔当选为2010年欧洲文化之都和2012年欧洲体育之都;该市的历史城区在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18年11月,世界城市排名发布,伊斯坦布尔进入世界一线城市行列。<br></div><div> 该市被列为世界第五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景点仍是其历史城区,部分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而位于贝伊奥卢区的天然港金角湾则是其文化和娱乐的中心。伊斯坦布尔还被认为是一个全球城市,亦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都市经济区之一。诸多土耳其公司及媒体将总部设于此,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4月4日一大早洗漱完毕,就到一个网红饭店去吃早餐,在这个饭店的露台上,可以同时看到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全景。我们到了这家网红饭店后,已经有很多人在这里用餐了。我们选择了一个靠窗的台子坐下,服务员过来介绍用餐标准。这里分套餐和点餐,我们点了三人套餐,小孙免费。<span style="color: inherit; text-align: center;"> </span></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丰盛的早餐</h3><div><br></div><div> 用完早餐后,我们来到了餐厅的露台,那里也聚集了很多人在拍照留念。饭店的工作人员也很有创意,把客人剩余的食物比如薯条、小香肠拿到露台,供客人喂海鸥,很是开心。<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喂海鸥</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家人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前全个影</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用完早餐,拍完照,喂完鸟,开开心心开启了我们伊斯坦布尔四天的行程。</div><div> 作为国际大都市,世界级旅游城市,景点非常多,但我们时间有限,也只能安排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分别如下:<br></div><div><br></div><div><br></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8.1 蓝色清真寺</b></h1><br> 奥斯曼王朝的绝美建筑蓝色清真寺位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土耳其伊斯坦堡旧城区中,它建于十七世纪初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最强盛时期,由伊斯兰世界著名古典建筑师锡南的得意门生Mehmet Aga设计建造,因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瓷砖装饰,故名蓝色清真寺。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六座宣礼塔的清真寺(2018时任总统埃而多安以及执政党又建了第二座具有六根宣礼塔的恰姆勒卡清真寺),也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br></div><div> 建造蓝色清真寺未使用一根铁钉,建筑结构严谨,外观造型独特,400年间历经数次大地震安然无恙。清真寺的260个小窗、2万多块蓝色瓷砖、数百块地毯和众多阿拉伯书法艺术作品是该寺的重要看点。<br> 遗憾的是我们去的时候,正值蓝色清真寺因内部装修不对外开放,所以也就没有机会进到清真寺里,一览这坐举世闻名的清真寺,只好在外围拍了几张照片。<br> 其实出外旅游,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也没有想什么就什么的,总要留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有些遗憾可以在重游故地是补上,有些遗憾可能就真成了终生遗憾了。<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眺蓝色清真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近观蓝色清真寺</h3><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8.2 索菲亚大教堂</b></h1><div><br></div><div>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因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乃拜占庭建筑代表、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它是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的第三所教堂,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在拜占庭雄厚的国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学家米利都的伊西多尔及数学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设计,公元537年完工。 </div><div>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集中式的,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0米。布局属于以穹隆覆盖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四面体量相仿但有侧重,前面有一个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门庭,末端有半圆神龛。中央大穹隆,直径32.6米,穹顶离地54.8米,通过帆拱支承在四个大柱敦上。其横推力由东西两个半穹顶及南北各两个大柱墩来平衡。穹隆底部密排着一圈40个窗洞,教堂内部空间饰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镶嵌画。 装饰地板、墙壁、廊柱是五颜六色的大理石,柱头、拱门、飞檐等处以雕花装饰,圆顶的边缘时40具吊灯,教坛上镶有象牙、银和玉石,大主教的宝座以纯银制成,祭坛上悬挂着丝与金银混织的窗帘,上有皇帝和皇后接受基督和玛利亚祝福的画像。</div><div> 刚竣工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正教会牧首巴西利卡形制的大教堂,在1519年被塞维利亚主教座堂取代之前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br></div><div> 公元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入了君士坦丁堡,他下令将教堂内所有拜占庭的壁画、基督教镶嵌画全部用灰浆遮盖住。所有基督教雕像、钟铃、祭坛、圣幛、祭典用的器皿搬出或移去,并将大教堂改为清真寺。在周围修建了4个高大的尖塔。日后又逐渐加上了一些伊斯兰建筑,如米哈拉布、敏拜尔及外面的四座叫拜楼。</div><div> 随着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1934年该教堂失去了其宗教意义,1935年2月1日,这座见证了数个帝国兴盛衰亡的建筑以博物馆的身份重新对世人开放,1985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直到2020年7月2日,时任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撤销国父凯末尔在1934年签署改为博物馆的政令,再次改建成清真寺。</div><div> 圣索菲亚大教堂对外免费开放,进入清真寺对衣着都有严格的要求,我在《圆梦阿联酋》的游记里详细进行了叙述。简单来说,就是男人不能穿短袖短裤,女人除了要满足男人着装的要求外,还要把头包起来。我们排队进入教堂的门廊,靠门廊的墙壁是一排鞋柜,游人在这里脱掉鞋才能进入大厅。</div><div> 我们在大厅时拍照游览,欣赏着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几经变幻用途的建筑,看到了基督教的一些元素,而更多地是感受到了伊斯兰教特有的氛围。如果不提前做功课,真看不出这是一个由基督教堂变成清真寺的建筑。</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圣索菲亚大教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圣索菲亚大教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穹顶四角的天使图只有左下角没有被覆盖</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穹顶上没有被覆盖的天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有的基督教壁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穆斯林信徒在做礼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闹中取静</h3><div><br></div><div> 参观完圣索菲亚大教堂后,我们吃饭午餐就,就找医院给孙子打第三针狂犬疫苗。令人崩溃的是,我们先到了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医院,这家医院基本没有人会讲英语,通过翻译软件交流后,人家告知他们是私立医院,我们原来缴过费的注射卡他们不认可,可以在他们那里重新缴费注射,但拒绝在我们的注射卡上盖章签字。我们只好出来,边走边打听公立医院,由于语言不通,经常是走着走着就走到了死胡同。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打的到了一个公立医院,但语言交流仍是最大的障碍,态度消极,又一个小时过去了,总算给孙子打完了第三针狂犬疫苗。从医院出来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我们就到了医院附近的加拉达石塔参观游览。等到了塔下排队购票时,被告知当天不再接待游客登塔,只好打车回到了酒店休息不提。</div><div> 4月5日,我和儿子起了个大早,来到了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大教堂冒雨拍摄,主要是儿子要趁早晨没有人流时,拍一些视频。我来回穿梭于清真寺和教堂两边,边拍边等儿子,最后冷的有点受不了了,就先回到了酒店。</div><div> 儿子拍完回到酒店后,用过早餐,步行来到了托卡比皇宫游览。</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br></b></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8.2 托卡比皇宫</b></h1><div><br></div><div> 托卡比皇宫也称老皇宫,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堡的一座皇宫,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鄂图曼帝国苏丹在城内的官邸及主要居所,所以又叫老皇宫。托卡比皇宫是昔日举行国家仪式及皇室娱乐的场所,现今则是当地主要的观光胜地。托卡比皇宫翻译过来成为“大炮之门”,昔日碉堡内曾放置大炮,故以此命名。<br> 征服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1459年下令动工兴建托卡比皇宫。皇宫由四个庭院及其他矮小的建筑物组成,昔日有大约四千人居住,以往的皇宫覆盖著一个广大的海岸地区。在多个世纪以来,皇宫经过扩建和整修,例如1509年的地震及1665年的火灾后,皇宫都进行过维修。<br> 1853年,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把皇宫迁至新落成的多玛巴切皇宫,即新皇宫。托卡比皇宫在十七世纪的重要性下降,那时的苏丹较喜欢到博斯普鲁斯海峡附近的新宫廷。鄂图曼帝国在1921年灭亡。1924年4月3日,托卡比皇宫在政府政令下变成帝国时代的博物馆。</div><div> 皇宫一共由四个庭院构成,第一庭院是皇宫的周边地带及花园,是众多庭院当中最大的一个。我们穿过第一庭院后,来到了第二庭院的入口处,崇敬门。在这里需要购票才能进入。</div>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崇敬门</p><div><br></div><div> 我们购票通过崇敬门进入第二庭院。第二庭院,又称底万广场,是苏丹进行审判及会见的地方,也是聚集群臣的地方,属于外朝。</div><div> 穿过吉兆之门就来到了第三庭院,又称为内廷,是托卡比皇宫的心脏地带,为苏丹除后宫之外的生活场所,进出受到严格限制,禁止外人擅自进入。</div><div> 第四庭院是苏丹及其家眷在托卡比皇宫最深处的私人宫殿,包含一些亭楼、宫殿、花园等。第四庭院原本是第三庭院的一部分,近代的学者将它区分出来。</div><div> 许多的宫廷园林围绕著第一至第四庭院,外苑中一些向海的园庭被视为第五庭院。<br></div></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皇宫看到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全景</h3><div><br></div><div> 从老皇宫出来出来,用完午餐后,乘车前往土耳其最美清真寺——苏来曼尼耶清真寺。<br></div><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8.3 苏来曼尼耶清真寺</b></h1><div> </div><div> 在伊斯坦布尔有数不清的清真寺,在这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清真寺中,最耐看的要数苏莱曼尼耶清真寺。<br> 苏莱曼清真寺耸立在金角湾西岸大山的山顶,被称之为伊斯坦布尔最美的清真寺。我们通过谷歌地图的步行模式带着我们走的是曲折的巷道,一路爬坡有点气喘吁吁。转角看到苏莱曼尼耶清真寺的瞬间,被它的气势震慑到了,这种气势不仅来自于它的宏伟,还来自于它的美观。</div><div> 一座高大的清真寺,超越所有周围的建筑,位于整个城市上方,加上它层层下降的拱顶结构,象征着苏丹位于整个奥斯曼帝国之顶的国家结构。清真寺被造在金角湾、伊斯坦布尔七座山丘的第三座上也是专门选择的,从这里可以俯瞰整座城市。<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进苏来曼尼耶清真寺</div><div><br></div><div> 苏莱曼尼耶清真寺是由苏莱曼一世下令,由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最著名的建筑师希南(Sinan)于1550-1557年间设计建造的,是希南最重要的作品。只有在苏莱曼执政期间,君士坦丁堡才最终达到其巅峰。苏莱曼尼耶清真寺无疑是镶嵌于那个时代的皇冠上的宝珠。<br></div><div> 清真寺由方形的大厅和前面广大的庭院组成,清真寺的内院由四座叫拜楼环绕,其中朝向清真寺的两座比较高。</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礼拜大殿</div><div><br></div> 我们进入礼拜大殿后,内部的装饰设施非常气派,四根刻有穆罕默德的四名继承人的书法的巨大石柱维持拱顶。其它《古兰经》诗句保障信徒坚定信奉伊斯兰法,这样可以保证他们进入天堂。大圆顶的四面连接多个半圆小圆顶,这些小圆顶建在大殿的四角上。内部首次使用了红色的伊兹尼克瓷砖,窗户是用130种不同颜色的玻璃拼成绝妙的书法,让光线透入罗盘墙射入。如果时间和角度合适的时候,透过彩色玻璃射入的阳光会给肃穆的清真寺带来活泼生动的亮色。<br><div> 在一个类似于提供资料文件和书籍的台子旁,我通过手机翻译软件和工作人员聊了几句。当他知道我是中国人的时候非常热情,给我找了好几本中文的资料,有古兰经,有介绍苏来曼呢耶清真寺的,也有介绍伊斯兰教涉及的天文、地理、科学等相关知识的书籍。还给我推荐了一个进一步了解伊斯兰教的网站。我最后拿了一本古兰经,等有机会学习学习,毕竟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教之一,应该有一定的了解。</div><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8.4 地下水宫殿</b></h1><div><br></div><div> 4月6日早餐后,我们步行来到地下水宫殿游览。</div><div> 地下水宫殿位于圣索菲亚大教堂南边,是长140米、宽70米的地下蓄水池,总占地面积是9800平方米,可储存10万吨水,通往地下宫殿的石阶共有55层。屋顶是由高9米的石柱排成12行336根圆柱所支撑,每行28个石柱以4.8米间隔,屋顶是由石柱透过拱门来分散力量所支撑。地下宫殿的墙是利用厚度4.8米的防火砖墙,而地砖是使用涂有防水砂浆的材质。由拜占庭查士丁尼大帝于公元527-565年统治时期所建,作为当时伊斯坦堡市民日常饮用水的来源之一。</div><div> 从水宫入口拾级而下,好似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呈现在面前的景色亦幻亦真,令人着迷,耳畔回响的全是水珠掉落水面的叮咚作响,脚下的石板路有些湿滑,路旁伫立着一排昏暗的路灯,不禁令人产生暗夜街角的错觉。凭栏望去,一根根汉白色的石柱表面,留下了时光和流水雕琢的痕迹,氤氲的水汽和石柱底部散发出来的暖红色幽暗灯光,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幽远,神秘而朦胧的氛围。往脚下望去,只见浅浅一汪水,却极清澈透明,鱼群穿梭往来,好似闲庭散步般悠闲自得,似乎它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气势磅礴的地下水宫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水宫之所以充满神秘色彩,还因为这里囚禁着的邪恶的神灵——蛇发女妖美杜莎,在希腊神话中,凡人只要与她对视,便会化作石像。在地下宫殿西北方有两座石柱底座是用刻有梅杜莎面貌的石柱来支撑。两个巨大的石柱下面压着女妖的头像。一个朝下,另一个则侧脸向下。这两座底座来源不明,曾被认为是从古罗马时期建筑拆除后所移置于此。目前没有书面证据可以证明。但究竟为何如此放置,就不得而知了。一般学者认为梅杜莎头像被放置倒向只是大小适合以支持石柱。<div> 根据希腊神话,梅杜莎是戈耳工(Gorgons)三姐妹之一,是希腊神话中可怕的女妖。梅杜莎可以把看她眼睛的人变成石头的能力,因此Gorgons的图像被用来保护重要的建筑。另一个神话表示梅杜莎是拥有黑眼长发的漂亮女孩,并与宙斯的儿子波尔修斯(Perseus)恋爱。雅典娜也喜欢波西且忌妒梅杜莎,因此将她的头发变成蛇,之后凡是看到梅杜莎眼睛的人皆变成石头。波尔修斯觊觎梅杜莎的能力而砍了她的头,利用此能力对付他的敌人。根据另一个神话,梅杜莎看到自己在镜子中反射把自己变成石头。</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压在石柱下的女妖</h3><div><br></div><div> 从地下水宫殿游览出来用完午餐后,我们先乘坐有轨电车到金角湾海边码头,然后坐轮度到了金角湾的另一侧游览多玛巴切皇宫,也就是新皇宫。</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角湾</div><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8.5 多玛巴切皇宫</b></h1><br> 多玛巴切皇宫(Dolmbahce Palace)位于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欧洲部分,绵延600多米,始建于1843年,1856年完工,被称为新皇宫。<br> 多玛巴切的意思是“填海而造的花园”。这一时期正是奥斯曼帝国的衰落期,皇宫内部的极尽奢华与国力的衰落形成鲜明的对比。<br> 新皇宫耗资十亿马克,内部宝藏令人目不暇接,豪华的水晶灯、象牙、黄金制品比比皆是,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4500公斤重的水晶吊灯。据说为了装饰整个宫殿,一共用了十四吨黄金和四十吨白银。为了建造多玛巴切宫,奥斯曼王朝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为此欠下了大量的外债。新皇宫占地七千公顷,有43处厅堂、70间浴室及285个房间。装饰新皇宫的大理石是从马尔马拉海运来的,雪花石是从埃及运来的,红斑石是从贝加蒙古城运来的,而室内装潢和照明都是意大利和法国艺术家设计的。<br> 奥斯曼帝国最后的六位苏丹以及伊斯兰教领袖阿布都麦吉德曾住在这座宫殿里。其中伊斯兰教领袖阿布都麦吉德曾在此居住了15年。在他之后,其他的苏丹都没有入住多玛巴切宫。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总统--土耳其国父凯末尔曾在这里居住并办公。凯末尔病逝之后,多玛巴切宫被修复并改建成了博物馆。<br><div> 穿过了几道门才来到了多玛巴切皇宫正门,我们购票进入参观游览。游玩新皇宫,室外部分可以随意拍照,但室内是不能拍照的。我们随着参观的人流按规划好的路线进入了皇宫的各个房间、大厅,整个新皇宫奢华无比,房间屋内装修考究,灯饰、壁画、窗帘、地面等等都让人惊叹不已。和老皇宫相比,那真不在一个档次上。不过也能理解,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科技文化的普及和交通运输的提高,新皇宫比老皇宫上当次那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没想到是如此的豪华,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想像不出它的华丽,要用几句话或几个词来形容是非常困难的。</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多玛巴切皇宫正门</h3><div><br></div><div> 新皇宫内是不可以拍摄的,并且各个房间或大厅都有专人管理,时不时地在提醒游人不要摄影。儿子去拍摄他的视频,老婆在外面看管儿子带的无人机等设备(皇宫内禁飞),我带着孙子参观新皇室。有的时候真想拍几张,但当我拿起手机准备拍的时候,孙子就会指着警示牌告诉我不可以拍照。所以咱也不能在孙子面前不讲究吧。</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正面</h3><div><br></div><div> 从新皇宫出来后,我们第二次来到了加拉达石塔,当天的天气还算可以,我们排队购票、排队登塔。</div><div><br></div><div><br></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8.6 加拉达石塔</b></h1> </div><div> 加拉达塔,中世纪的热那亚人称之为基督塔,始建于公元528年,修建于1348年,是一座中世纪石塔。塔高9层、66.9米,在它修建时是该市最高的建筑物。其地面高度为海拔35米。底部直径为16.45米,内部直径8.95米,墙厚3.75米。位于伊斯坦布尔的加拉达区老城的海峡对面,恰在金角湾以北。它是该市最引人注目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主宰伊斯坦布尔的天际线,是伊斯坦布尔的制高点。<br> 由于参观的人比较多,而上下塔以及塔内承载的人数受限,所以购票和进塔都要排队,以控制人流量。我们随着人流进入塔内,塔内的台阶是旋转式的,比较窄,只上不下,下塔的人乘坐电梯,这样避免了上上下下带来的拥堵。每上一层,都是不一样的风景,最终上到了塔顶。</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加拉达石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站在高高的塔上,尽管阴历能见度不好,但还是可以俯视下方的古老街区,俯瞰欧亚两岸远眺金角湾;也可以观看蔚为壮观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景色,尽收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风光;隔海远眺伊斯坦布尔老城的地平线,古老的房屋依次坐落在起伏的丘陵至少,高耸的蓝色清真寺、索菲亚大教堂和老皇宫尽收眼底。</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蓝色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和老皇宫同框</h3><div><br></div><div> 4月7日一大早,我们就打的到了伊斯坦布尔的亚洲部分,游览恰姆勒嘉清真寺。<br></div><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8.7 恰姆勒加清真寺</b></h1><div><b><br></b></div><div> 恰姆勒加清真寺位于伊斯坦布尔恰姆勒加山丘上,由两位女性建筑师设计的,耗资约1.5亿土耳其里拉(约6,650万美元),2019年竣工。穹顶内高72米,拥有6座宣礼塔,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相当于3个蓝色清真寺,可容纳63000人同时祈祷,全世界排第14(排名是依据可容纳的人数而不是面积大小)。庞大的建筑内除了清真寺功能外还有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会议厅停车场,全部可以容纳6万余人,目前为欧洲及土耳其最大的清真寺。 <br> 该寺是土耳其政府建造的众多大型工程之一,意旨在于展示其经济实力,并为执政党正义发展党提供政治遗产。土耳其总统艾尔段在就职大典上说:“当一匹马死亡时,它会卸下马鞍;而当一个人死亡时,他会留下他的作品。我们将会为此而被铭记。”<b><br></b></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金角湾的游船上远眺恰姆勒加清真寺</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真寺正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以前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觉得清真寺是一个神圣而又神秘的地方,作为非穆斯林是不能随意进入的,所以每每到了清真寺,也只是远远地眺望或是从门口向里张望。自从去年年底在卡塔尔看世界杯期间,第一次大大方方进入清真寺以来,才知道清真寺对非穆斯林也是持开放态度的,但就那样每次进清真寺其实我都是有点战战兢兢的,毕竟不懂人家的宗教,生怕惹出点什么麻烦,恰姆利嘉清真寺这方面还比较自由,不用区分什么祈祷时间,随时可以进入,只要进去之前在门口把鞋脱了就行,门口贴心的提供了塑料袋,你可以把鞋装在袋子里拎着进去就好。<br></div><div> 这里再介绍一下礼塔,记得在摩洛哥的旅游时,参观游览了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它只有一个方形的宣礼塔;在阿联酋阿布扎比谢赫扎耶德大清真寺,有四个方圆相结合的宣礼塔;而土耳其的宣礼塔则为底座为方形的圆柱型状,有两个的有四个的,只有蓝色清真寺是六个,况且土耳其 对于宣礼塔数量的理解也跟世界上其他的伊斯兰国家不同,一般都是奇数个,偏偏土耳其都是偶数个。</div><div> 在伊斯兰世界,对清真寺宣礼塔的数量并没有什么严格的数量级别之分,但一般都在4个以内。全世界穆斯林的圣寺,麦加的禁寺有9根,也是分多年加上来的。蓝色清真寺有6根,据说是因为当年的艾哈迈德苏丹比较骄傲,因为他建蓝色清真寺时,禁寺也才5根宣礼塔,已经是当时世界上宣礼塔数量最多的了。虽然禁寺的宣礼塔由5根增加到9根,但自古以来一直把蓝色清真寺称作土耳其唯一有六根宣礼塔的清真寺,被近几年建成的位于土耳其阿达纳萨班哲中央清真寺(1998年投入使用)和伊斯坦布尔恰姆勒加清真寺(2019年投入使用)打破了这一说法。 <br> 恰姆勒加清真寺这6根塔的象征着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其中四根有107.1米高,象征着对1071年塞尔柱突厥人战胜拜占庭军队的 Manzikert 胜利表示敬意。</div><div> 进入清真寺内部,不由得感叹真是气势恢宏,美丽的穹顶,漂亮的玻璃,巨大的地毯。里面信徒和游人很多,有年老的有年少的,有结伴而行的也有机构组织的。他们席地而坐,有的在祈祷,有的看书,有的在交谈,有的孩子在嘻嘻。</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恰姆勒加清真寺礼拜大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在清真寺靠近祈祷台的地方,有几十个五六岁的小朋友在老师或阿姨的带领下,在那虔诚地听着神职人员讲解、示范,真是宗教要从娃娃抓起呀。</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虔诚的小信徒</div><div> </div><div> 从伊斯坦布尔老城区到恰姆勒加清真寺,交通十分不便。我们去的时候是乘坐出租车,离开的时候打的更困难了。在伊斯坦布尔乘坐出租,除非你是在网上下单,路边招手停的出租车基本不打表,靠讲价。对于初来咋到的游客,最好还是网约要好,避免被坑。但就是在网上约,也要等待很长时间,因为这一带比较偏僻,出租车本来就少。大约等了半个多小后,我们坐上了出租车到了大巴扎。 <br></div><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8.8 大巴扎</b></h1><div><br></div><div> 巴扎是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它遍布新疆城乡,在南疆维吾尔人聚居地区,差不多每个乡镇、交通路口,都有巴扎。如果你去过新疆,对巴扎或大巴扎就不陌生了 。</div><div> 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 (土耳其语:Kapalıçarşı)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巴扎之一,有至少58条室内街道和4000多间商铺,每天吸引的顾客介于25万到40万之间。大巴扎最初由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修建于1455年到1461年,以首饰,陶瓷,香料,地毯店而闻名。许多摊位分类集中经营,例如皮衣,黄金首饰等等。大巴扎内有两个bedesten(拱形砖石建筑,用于储存和保管)。大巴扎在16世纪苏丹苏莱曼一世在位期间大为扩展,1894年经历了大地震后重建。大巴扎包括12个主要建筑物,拥有22个门。</div><div> 大巴扎在伊斯兰国家里非常普遍,不管是在北非的摩洛哥还是在中东的卡塔尔,不管是在横跨亚欧两大洲的土耳其还是中华大地的新疆,就连西安的回民街,都能找到它们的踪影,只是命名不同。这足以验证伊斯兰信徒都善于经商的说法。</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巴扎一角</div><div><br></div><div> 我们从大巴扎乘车来到金角湾海边,徙步上了加拉塔大桥,前往独立大街游览。大桥人行道上满满的都是垂钓的人,这又是伊斯坦布尔一景。几乎每人都有好几根钓杆,有的人现钓现卖,和集市一样热闹非凡。</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加拉塔大桥上垂钓的人们</h3><div><br></div><div> 步行通过加拉塔大桥,就来到了加拉达石塔,这也是我们第三次来到加拉达石塔。今天的能见度非常好,大家都在由塔周围的街道上拍照留念。我们也在例外地加入了拍照的人群。</div> <div><br></div><div> 离开加拉达石塔,我们步行来到了独立大街</div><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8.9 独立大街与土耳其咖啡</b></h1><div><br></div><div> 独立大街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最有名的街道之一,位于历史悠久的贝伊奥卢区,是一条优雅的步行街,大约3公里长,沿街有精美的精品店、音乐商店、书店、美术馆、电影院、剧院、图书馆、咖啡厅、酒吧、开音乐会的夜总会、古老的糕点铺、巧克力店和餐馆。</div><div> 这条大街被独特的希腊建筑所包围,始于加拉塔桥塔附近的中世纪热那亚社区,结束于塔克西姆广场,据说周末一天就有近300万人到此游玩。<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独立大街上行驶的一辆怀旧电车</h3><div><br></div><div> 我们漫无目的的在独立大街上闲逛着,大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但没有那种高音喇叭播放的音乐或叫卖声,也没有店员在门口招揽顾客的吆喝声,这种逛街感觉很舒服。我们边走边欣赏着橱窗里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垂涎三尺的美味佳肴。虽然是步行街,但也要时时刻刻躲避着来来往往满载观光游客的怀旧电车,顷刻间感觉回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都市。</div><div> 在土耳其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店铺,在门楣上挂着写有“咖啡”字样的招牌,招牌上还画着一只小巧的咖啡杯子,上面冒着缕缕热气。这就是土耳其生意兴隆的咖啡馆,供应闻名遐迩的土耳其咖啡。我们按招牌的指引到了一条小巷子,一个小摊位在售卖具有土耳其特色的咖啡。</div><div> 土耳其咖啡不仅历史悠久,从制作工艺上看,既复杂又保留着传统的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明火煮制的咖啡。土耳其咖啡的制作工艺的核心包括:中度或者深度烘焙的咖啡豆(现多选择来自美洲和巴西的高品质阿拉比卡豆进行混合);极细的咖啡粉(像面粉甚至更细,使用烘烤热炒的咖啡豆细细研磨而成);专门的长柄黄铜咖啡壶烹煮(当地人称为cezve或ibrik,上窄下宽造型有利咖啡渣沉淀);不会过滤咖啡粉,咖啡渣留于杯底(咖啡渣很难吃,还是留着算命吧!);会加的唯一调料是糖,需要在煮时添加(一个流传多年的谬误是土耳其咖啡加香料!)</div><div> 我们坐下来要了三杯咖啡,店主立即就给我们着手煮咖啡,手法娴熟,几分钟就把三杯香喷喷的咖啡给煮好了。</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真正的土耳其咖啡是热沙煮沸的</h3><div><br></div><div> 土耳其咖啡的器皿通常造型精巧而体积迷你,约是普通咖啡杯的一半容量。这是因为聪明的土耳其人知道,这么浓郁的咖啡对健康有碍。</div><div> 咖啡煮好了,在那精巧玲珑、古色古香的咖啡杯,上面漂浮着一层似油非油的金黄色泡沫,乌黑红亮的咖啡令人神往,同样的别有风情。</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真正的土耳其咖啡是热沙煮沸的</div><div><br></div> 我们喝着原汁原味的土耳其砂浴咖啡,味道确实名不虚传。喝到最后杯底有那么点咖啡渣,但味道确实非常的棒。<div> 关于土耳其咖啡,还有很多知识点,比如:土耳其咖啡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明火煮制的咖啡;土耳其咖啡以及土耳其咖啡文化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土耳其咖啡算命是世界上唯一可以用来算命的咖啡;土耳其咖啡只能在煮时加糖,甜型分为无糖、低糖和中糖;欧洲的咖啡文化是由土耳其人创建和传播的;世界上第一座咖啡馆 Kiva Han 在伊斯坦布尔,现在仍有一家;土耳其咖啡如果是女孩煮,放多少糖直接决定她喜欢你与否;土耳其咖啡是欧洲咖啡八百年前的祖宗等等。</div> 我们在独立大街上吃完晚餐,喝了咖啡,吃了冰淇淋,打的回到了酒店。<div> 4月8日凌晨5点我们就起来了,打的赶往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乘坐早上8点(伊斯坦布尔时间)英航的航班,经过4个多小时的空中飞行,于伦敦时间上午10点平安降落在伦敦希斯罗国际机场,我们的土耳其之行圆满结束。</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二O二三年四月二十七日于英国温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