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光像碧草丛中的窜蛇,倏忽,一闪就不见了!真快,不觉离开在镇原县编写剪纸非遗上报材料已十多年了!三去镇原,印象深刻,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2005年6月,我应镇原县文化局和文化馆之邀,赴文化大县、书法大县、剪纸大县,为以临泾为代表的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撰写上报材料。(在此之前,我曾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候选项目标准表格”填写过正宁以香包为代表的论证材料,赴文化部上报。此文成为以后庆阳市申报香包、剪纸非遗的蓝本。)一到原州就受到热情欢迎,隆重款待。为了占有第一手资料,我和文化部门的负责同志、专业人士一起跑遍了临泾的山山水水,有关人家,考察人文环境,熟悉剪纸艺人和她们的艺术源渊,风格特色,传承谱系,生存现状等。至今难忘、令人振奋的是祁秀梅的剪纸,家境,及传人。</p><p class="ql-block"> 祁秀梅生于1920年,1991年10月去世,包庄行政村黄畔自然村人。1986年通过靳之林教授推荐,和延安的几位剪纸艺人应邀到中央美术学院授课一个月 ,引起美术界强烈反响 ,中央美院随后成立了民间美术系。同年,法国《欧洲时报》以大幅版面刊登其照片。《人民日报》《人民画报》《美术研究》《中国美术报》《剪纸报》《甘肃日报》、台湾《汉声》杂志等国内外报刊多次介绍祁秀梅和她的剪纸。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胡勃教授一行又专程来拜访祁秀梅,向她学习民间艺术。1987年8月20日,法中友协艺术委员会主席让.皮埃尔——吉莱姆和夫人及布瓦西埃一行三人到镇原考察民间艺术和民俗。祁秀梅和外孙女为客人表演了剪纸。法国友人买了她不少剪纸。“还特写下几句话,以纪念祁秀梅女士和我们度过的一天。她的剪纸准确,充满了想象,有幽默意味,她的熟练技巧已显现在孙女的剪纸中。谨表示我们十分友好的感情,祝惠小燕前程无量。”</p><p class="ql-block">1988年祁秀梅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艺术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被选为民间剪纸研究会名誉理事。在北京将200多幅作品赠给了中国美术馆收藏。老人去世后的1993年四4月中央宣传部、国家计生委联合摄制大型电视</p><p class="ql-block">系列片《国情国策》,有她及传人的专辑。1999年的《中国美术年鉴》收录了其传记。</p><p class="ql-block"> 以中国农村亿万劳动妇女为主体创造的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源远流长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这种母性文化的价值,远远超越了剪纸本身,而是具有极为丰富的美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的中华民族本源文化与心理素质、感情气质、和色彩体系。它是人类生命意识与阴阳结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源哲学的文化载体。祁秀梅剪纸有力的詮释了这一点。她的剪纸艺术作品《生命树》《抓髻娃娃》《生命之花》《鱼钻莲》《莲生子》《鸟蛇共体》《羽人祭祖》《羽人舞龙》《壶天生子》等,有表现我国氏族社会图腾崇拜,有表现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自然崇拜、半人兽崇拜和祖先崇拜等许许多多剪纸形象。反映了庆阳古老多民族聚居地域中,不同的原始图腾观念和生殖崇拜观念。充分展现了非遗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承载着历史积淀的精华和灵魂的归属。这是古老原州的自豪,庆阳的宝贵财富和骄傲!</p><p class="ql-block"> 挖掘其深刻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历史赋予的责任和光荣!</p><p class="ql-block"> 在深钻祁秀梅剪纸内涵的基础上,我们访问了其传人惠富君、许军锋及段彩霞、成雪琴等多名艺人,历时半月,于2005年8月28日完成了《甘肃省镇原县临泾乡剪纸艺术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材料》上报。</p><p class="ql-block"> 临泾开了申报的先机。由于</p><p class="ql-block">剪纸流行、遍布整个庆阳,于是此项非遗申报便延伸、扩展到镇原县及庆阳全市,后庆阳剪纸和香包绣制被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为了准确深刻地揭示剪纸艺术底蕴,承传非遗,我又两次受邀赴镇原,以镇原为剪纸基地编写《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荟萃——庆阳剪纸》。</p><p class="ql-block"> 这下重任在肩,视野阔大。我一到镇原县,文化馆领导和职工积极性很高,全力支持配合,参与。组织编写作班子,阅县志,熟悉人文环境,内研外访,下乡普查,访问重点作者,寻查资料,研究主要作品,由我执笔、统稿,焦印虎、段建家、张宝龙等大力协助,经过多半年努力,于2012年5月编写完成了739千字、图文并茂的《庆阳剪纸》,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分植根陇原的千年奇葩、人类文明记忆的“活化石“、春雨润物的传承保护、人才辈出的创造群体、庆阳剪纸佳作赏析、圈点精到的大家手笔等章节。</p><p class="ql-block"> 此书历史跨度深远,渉及范围广泛,写作工程量大,所列作者众多,作品内容精美,足堪传世。——书中解读了祁秀梅、彭粉女、金香莲、惠富君、吉彩琴、曹永琴、赵星萍、段彩霞、许军峰等数十名民间艺术家的作品。有一定的指导引领、鉴赏作用 。</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庆阳剪纸开发势头良好,人才济济,作品繁荣,获奖者众多,出版了不少剪纸作品集。就正宁来说,1989年10月</p><p class="ql-block"> 25日我参加了“剪花娘子”库淑兰剪纸展览及全国剪纸研讨会,论文《论陇东剪纸负载的民俗文化》获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旬邑杯”优秀论文奖,1990年9月20日至10月15日正宁县举办了大型民间剪纸展览,1991年7月,我推荐正宁民间剪纸能手李麦香、彭粉女、任卓芝、赵白玲、巩玉花、赵春娥、魏氏等九人的作品参加全国首届民族民间剪纸大赛,亚运会期间在北京展出,并获展出证书,我获“推荐奖”。2014年4月正宁文联约我编写了《彭粉女</p><p class="ql-block">剪纸鉴赏》一书,受到好评。因此被选为甘肃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间剪纸学会理事。</p><p class="ql-block"> 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支持下,我市涌现出了不少剪纸名家,新手,先后在中央、省市举办的培训班学习提高。如今活跃在全国、省市展览、大赛、报刊的就有刘玉英,雪秀梅,张改琴,李会叶,段彩霞,惠富君,许军峰,吉彩琴,贺彩霞,雪秀梅,马秀珍,成雪芹,段喜娥,马路,李雪莲,张荣娟,张雪峰,刘文,张锐利,高淑荣,高燕,喻灵芳,赵白玲等。其中,惠富君剪纸质朴淳厚,寓意深刻;刘玉英的线条流畅,构图饱满,剪什么像什么;成雪琴的作品多为传统纹样,主题突出,形象生动,刀法精到;李会叶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造形新颖,民俗味浓;喻灵芳边唱民歌边剪纸,饶有风趣;后起之秀李雪莲、张荣娟等新老体裁均有韵味,常剪出新,在传统基础上寓以新意,且新作连连,多有获奖。</p><p class="ql-block">安惠琳 成雪琴 蒋立贞 </p><p class="ql-block">王卓琴 段喜娥 刘玉英 </p><p class="ql-block">马 路 张雪峰 惠富君 </p><p class="ql-block">吉彩琴 刘 文 赵星萍 </p><p class="ql-block">李雪莲 史 婷 秦菊林</p><p class="ql-block">赵东阳 雪秀梅 曹永琴 </p><p class="ql-block">段彩霞 贺彩霞 张荣娟 李会叶等22人还被南京大学文化和自己遗产研究所聘为剪纸创研员。</p><p class="ql-block"> 莫小觑一把剪刀一张纸,在这些民间艺术家手里,如仙似魔,千变万化,云天花地,古往今来,万事万物,心灵世界,奇妙展现。活态动人,可歌可泣,不断传承,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因此我们更怀念为庆阳民间艺术做出贡献的已下世的中央美院著名教授靳之林先生,兰州大学著名教授柯杨先生以及王光普先生。应向关心庆阳民间民俗文化的中央艺术学院著名研究员苑利先生、南京大学著名教授陈竟先生、西北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彭金山先生学习,向本土笔耕不辍,毕生奉献以剪纸香包为主的民间艺术事业者路笛,刘志学,余振东,高仲选,李建荣等致敬。于是我曾以赤子之心为靳之林先生撰写过了《热血》《“香包,是高层文化的结晶”》《“庆阳,是中华本源文化的源头”》《庆阳民间艺术开拓、保驾护航者》等纪念文章发表于</p><p class="ql-block">报刊,才始觉心稍安然。</p><p class="ql-block"> 人人都夸阳春花香好,谁做绿叶护根人?以剪纸香包为代表的庆阳民间艺术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母土,根和魂,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让我们都来争做百卉绿叶护花者,为不断传承,保护,开拓,发展,弘扬我市的民间艺术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参与《庆阳市文化宣传片》拍摄现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