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书是作者武志红早年在主持《广州日报》健康心理专栏时的内容合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近看心理学方面的书比较多,发现许多遇上种种心理疾病的人,其发病原因大多数与家庭有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家,常被我们用最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成玫瑰色的港湾。但实际上,家既是爱的最主要传递者,也是恨的最主要传递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书中指出家分两个,一个是我们与父母的原生家庭,一个是我们与配偶和孩子的新家。爱和恨是通过我们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传递到了我们与配偶、孩子的新家的关系模式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孩子在六岁前,父母或其他主要抚养者的形象会被孩子内化成为“内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则会被内化为“内在的小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是在六岁前形成的。所谓人格就是“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它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智模式,也决定了心理健康程度。我们会将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我们与其他人、社会乃至与世界的关系上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说,如果父母真爱孩子,就要给孩子内心种下一个良好的关系模式,让孩子的“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这个关系模式和谐而健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基本的原则是爱和自由。即一方面父母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另一方面,父母要给孩子自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果孩子在六岁前,其自发行为都没有受到压制,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心智模式非常健全、极富创造力和自主能力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书中列举了许多活生生的案例,对我触动非常大,“有其父(母)必有其子(女)”。专业的心理学原理和概念在作者笔下变得那么浅显生动,表象背后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让我大开眼界,受益颇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溺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溺爱的外在表现是对孩子百依百顺,但究其原因,是父母将自己“内在小孩”投射到来现实的孩子身上,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无节制地满足自己,因为“内在小孩”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父母溺爱孩子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忽视孩子自身的需要,尤其是成长的需要。溺爱的父母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永远都不长大,一辈子都做他们的“内在小孩”被投射的对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溺爱的父母是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被披上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变得仿佛无可指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沟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好的沟通是健康家庭的标志,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假如孩子心中有了不满,但又却又被禁止表达,那么他们就会发展出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来,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被动攻击,即孩子有意无意的做错一些事情,然后惹得父母特别生气,结果父母对孩子进行一番攻击,斥责甚至打骂他。这样看上去是父母攻击了孩子,但实际上是孩子内心深处在故意惹父母生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好的方法是适当放手,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不要打着沟通的名义,迫使孩子必须进行交流,因为孩子和成年人一样,希望有一个隐秘的空间。如果孩子没有秘密,那么孩子永远就不能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选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每个人都渴望成为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这个不断自我选择的过程就是成为自己的过程,也即自我实现的过程,是我们最重要的生命欲求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太多的父母有太强的控制欲望,他们不尊重孩子的这种生理欲求,不顾一切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头上,强迫孩子按照他们的意志生活。然而不管父母的控制欲望有多么强烈,控制能力有多么强大,孩子的这种生命欲求不会消失,他会以各种理想不到的方式表达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就是父母强迫让孩子学好,而孩子偏偏要学坏。站在父母的角度看这叫逆反或叛逆,但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是却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孩子这样做,不是因为学坏对他有多么吸引力,而只是为了与父母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未来一直抗衡,只是为了表明我还是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书写于2007年,作者说,在2006年“心理·健康”版做了很多沉重的话题,这些话题都发生在亲密关系之中,是用错了爱的名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些沉重的话题看似典型而奇异,但实际上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是我们日常最容易碰到的问题,作者将这些问题归为六个爱的谎言。其中,“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被排在了第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颠覆我认知的一个观念。在我的观念中,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说,许许多多父母虐待孩子的案件,都是以爱的名义虐待孩子,或者不屑于借用爱的名义直接虐待孩子的父母实在太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对父母仿佛有刻骨仇恨的孩子也特别多。假如一个人没有什么理由残忍虐待甚至杀害他人,那么基本可以断定这个人曾被残忍虐待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很多人控制不住自己,冷酷地对待自己的配偶和儿女或者残忍地对待社会的其他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无法直面自己有一个“坏父亲”或“坏母亲”的事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的社会讲究孝道,即使父母虐待了自己,我们也要认为父母是对的。但是这种理性上的接受不能遏制住他情感上的仇恨,但父母是不能恨的,所以他们把这种仇恨转嫁到配偶、儿女或者其他人身上,这种转嫁机制是很多恶性的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父爱和母爱是伟大的,这是整个人类不断繁衍并传递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但是远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父母,真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懒惰的逻辑,是父母们为自己开脱的最佳借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婆媳关系</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排在了六个谎言之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它听上去是婆婆和媳妇的二元关系,但却忽视了本质,是婆婆,媳妇和儿子的三角关系,这个三角关系的核心是儿子,而不是婆婆和媳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心理学界普遍认为中国人的俄狄浦斯情节严重,中国传统家庭失衡的亲子关系是核心,夫妻关系是配角,母子关系重于夫妻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就妈妈而言,假如儿子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情感寄托,丈夫最多排在第二位,那么儿子一旦结婚,就意味着做妈妈的是将失去自己最重要的情感寄托,这种巨大的丧失,恐怕没有谁愿意接受,不甘之下,婆婆免不了开展一场和儿媳的争夺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假如大家庭尊重小家庭的独立性,并且公公婆婆彼此相爱,他们的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那么婆媳关系就不会成为问题。因为婆婆失去的只是生命中第二重要的人,都是可以承受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角关系中核心的儿子,是调节婆媳关系的最佳人选。如果不想自己的家庭四分五裂,就当负起责任来,积极的去调节母亲和妻子的关系,而不是去逃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果你是长辈,也请记住孩子不是你的最爱,配偶才是你最重要的爱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