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误分析 <p class="ql-block">偏误分析:</p><p class="ql-block">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科德把学习者犯的错误分为失误和偏误。</p><p class="ql-block">失误:指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p><p class="ql-block">偏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他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水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偏误分析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理论,语言学基础则是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p> 偏误分析有三个作用 <p class="ql-block">科德认为偏误分析有三个作用:</p><p class="ql-block">1、通过偏误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掌握程度及其所达到的阶段。</p><p class="ql-block">2、通过偏误分析,研究者可以了解学习者是如何习得目的语的,有助于了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策略和步骤。</p><p class="ql-block">3、通过偏误分析,学习者可以更好的检验对所学的语言的规则做的假设。</p> 偏误分析模式的特点 <p class="ql-block">科德偏误分析模式的特点:</p><p class="ql-block">A、区分显性偏误和隐性偏误。显性偏误是指容易识别的不合语法的语言现象。隐形偏误是指结构正确但不得体,与语境不匹配的语言现象。(功能偏误)</p><p class="ql-block">B、句本位,讲功能。偏误分析的基本单位是句子,句子是语言结构单位,又是基本的交际单位,表达单位,偏误分析强调语言结构在交际中的应用,自然以句子为基本分析单位,既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形式,又要分析句子的意义,尤其是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p><p class="ql-block">C、承认第一语言的影响。在偏误分析中常以第一语言为参照点判断偏误的性质,但是,科德的模式还是强调目的语正误的比较优于第一语言与偏误句的比较。</p> 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 <p class="ql-block">科德把偏误分析分为五个步骤:</p><p class="ql-block">1、搜集供分析的语料: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口头或书面表达中或听力理解中选择供分析用的语料。</p><p class="ql-block">2、鉴别偏误:首先要区分是有规律性的偏误还是偶然的失误,同时还要区分是结构形式的偏误还是语用的偏误。</p><p class="ql-block">3、对偏误进行分类。</p><p class="ql-block">4、解释偏误产生的原因。</p><p class="ql-block">5、评估偏误的严重程度,是否影响到交际。</p><p class="ql-block">整体性偏误(global errors):</p><p class="ql-block">涉及到句子总体组织结构的错误,影响到对整个句子的理解。</p><p class="ql-block">局部性偏误(local errors):指句子的某一次要成分的错误,不影响对整个句子的理解。</p><p class="ql-block">语内偏误:人们把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目的语规则掌握不全面或因错误推断而造成的偏误称为语内偏误。</p><p class="ql-block">语际偏误:由于第一语言的干扰造成的偏误称为语际偏误。</p> 偏误分为三类 <p class="ql-block">科德把偏误分为三类:</p><p class="ql-block">1. 前系统偏误(presystematic errors):指目的语的语言系统形成之前的偏误。(学习者无法理解,更不能自行改正)</p><p class="ql-block">2. 系统偏误(systematic errors):指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正逐渐发现并形成目的语的规则和系统,但还不能正确的运用这些规则,因而出现规律性的错误。</p><p class="ql-block">3. 后偏误系统(post systematic errors):指目的语系统形成后的偏误。(能自行改正,也能说明原因)。</p> 偏误的来源 <p class="ql-block">1.母语负迁移:学习者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母语知识,因而同一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偏误。</p><p class="ql-block">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的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了偏误,也称过度概括或过度泛化。</p><p class="ql-block">3. 文化因素负迁移:受本国文化的影响,或未能正确理解目的语文化所造成的。</p><p class="ql-block">4. 学习策论和交际策略的影响:不适当地采用某种学习方式,语内迁移是结构上的原因,交际策略是心理上的原因。</p><p class="ql-block">5. 学习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教师不够严密的解释和引导,甚至不正确的示范,教材的科学性不强或编排不当,课堂训练的偏差等。</p> 造成学习策略偏误的原因 <p class="ql-block">迁移,过度泛化和简化。</p><p class="ql-block">迁移:主要是指学习者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求助于已知的第一语言知识去理解并运用目的语,有可能由此而产生偏误。</p><p class="ql-block">过度泛化:指学习者采用推理的方法,把新获得的目的语知识不适当的扩大使用而造成偏误。</p><p class="ql-block">简化:学习者故意减少他们认为的目的语冗余部分,或者将带状语、定语成分的复杂句子,分成几个简单的句子。</p> 对待偏误的态度: <p class="ql-block">1、对偏误的分析要有全面的认识。</p><p class="ql-block">2、利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教师预先了解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偏误及偏误的来源,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主动;从一开始就提供正确的示范,让学习者正确的模仿、记忆和运用并帮助学习者克服偏误。</p><p class="ql-block">3、纠正学习者偏误,纠正方法要得当,不要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不要因为纠错而造成紧张的心理,更不能伤了学习者的自尊心。</p>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p class="ql-block">意义:</p><p class="ql-block">1. 偏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继承与发展。2. 偏误分析改变了人们对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本质的认识。3. 偏误分析对习得过程和习得规律的研究丰富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促进了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偏误分析的具体研究成果对整个教学活动包括总体设计、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和测试提供了积极的反馈和依据,有利于教学实践的改进与提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局限:</p><p class="ql-block">1. 正确与偏误的区分标准很难确定。</p><p class="ql-block">2. 从目前对各种偏误的研究情况来看,还很不平衡。</p><p class="ql-block">3. 对偏误来源的分析本是偏误分析的一大特点,但这方面的研究并未深入下去,陷于公式化,硬套上述五个来源,对指导教学与学习实践意义不大。</p><p class="ql-block">4. 偏误分析的最大弱点在于只研究中介语的偏误部分,而且是横切面式的静态分析,并未研究中介语的正确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