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登封市自主选学项目《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工作坊研修第三次线下集中活动,今天是一场精彩的培训,也是一场最美的遇见!</p> 优秀学员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心中,都有对梦想的不同定义,它或许遥不可及,或许只待你的努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踏上国培之旅。梦想不熄,步履不停,我们有对教育事业赤诚的心,我们有永不放弃探索的热情,我们在育人逐梦的路上学无止境!</p> <p class="ql-block"> 郝婷婷老师展示的《神笔马良》导读课,通过细读内容提要、前言、书序和目录了解这本书的层次,结构及主要内容,做到了心中有数,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整本书阅读的优势。</p> <p class="ql-block"> 张亚琼老师展示的《森林里有只蓝狐狸》的导读课,在教学环节中,充分设计阅读问题,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完成材料的独立阅读。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在完成阅读导入之后,就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的目标,从而保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材料的侧重点,充分理解材料内容,有效完成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并提供了有效的保障。</p> <p class="ql-block"> 董凌霞老师展示的是《宝葫芦的秘密》导读课,上课伊始,董老师让学生观看书的封面,书脊和目录,了解相应内容。通过观看“王葆”的自我介绍,欣赏生活中的葫芦,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接着通过让同桌讨论并猜测如果自己有这样一个宝葫芦,会让宝葫芦替自己做什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让学生欣赏两个精彩片段,感受宝葫芦的神奇和对主人带来麻烦的情节,引发学生思考。整个导读课从学生关注的封面、目录、插图等方面入手,层层递进,逐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指导学生做好阅读计划,开启整本书阅读之旅。</p> <p class="ql-block"> 王晓鸽老师展示的是《中国神话传说》导读课,通过观察书中得几幅插图,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引导学生巧借目录对故事情节进行猜读,打开了孩子们想象的翅膀,课堂气氛活跃。出示“夸父逐日”故事,感受故事中的神奇。通过联系三年级讲故事抓关键词句和借助表格,以及四年级抓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语文要素,提示讲神话故事的方法,利用“山行图”和“时间轴”的方法提示学生讲故事的方法。最后拟定阅读计划,为学生下一步阅读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登封市告成镇中心小学候梦娟老师展示的《鲁滨逊漂流记》交流课非常精彩。她以独特的教学理念展现这节非同平常的交流课。是我们感受到侯老师勇于尝试和创新精神。她在教学中一直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说去悟老师配合板书,一节课师点评恰当鼓励语丰富。尤其她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对书中人物的理解等,然后在相互交流探讨中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完善,并逐步梳理、总结自己的阅读收获,形成阅读报告单。以这样的模式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能够显著提升学生阅读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同时让学生在阅读交流中提升对阅读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在思维碰撞中加深学生的记忆、完善学生的认知程度,从而助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侯老师的课非常令我们敬佩!</p> <p class="ql-block"> 登封市北区小学王绍华老师展示的《骑鹅旅行记》导读课也很特别。怎么特别呢?王老师在教学中以阅读单引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是我们值得学习效仿的。从这张单子中让我们看到王老师背后的辛勤付出。另外,王老师在教学中以故事导入作者引发学生阅读期待,在梗概目录的介绍下形成初步印象,感受精彩体验片段及人物形,引发思考、产生共鸣、探讨规划、快乐阅读。</p> 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 坊主陈晓星老师深入浅出对今天所执教的六节阅读课进行精彩的点评,从每节课的导入、精彩片段赏析、问题设计、阅读计划单等方面为我们指点迷津,低段学生重在“趣味性”,高段学生重在“阅读方法”。还向我们介绍了不同的记录方法,如山型图、航海图等。她说,想要上好一节阅读导读课,那么我们的落脚点,就必须落脚到“趣”字上,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孩子有兴趣的阅读。最后,陈老师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了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推进课、展示交流课的不同之处,以及上好这些课的一些方法,学生读过的书籍,要学会更深层次的去挖掘,留给学生重读的时间再次充分阅读。</p><p class="ql-block"> 陈老师最后用“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带着一群爱读书的老师,培养一批又一批爱读书的学生”和大家共勉。我相信陈老师的点评让学习的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p> 微故事微案例分享 <p class="ql-block"> 学无止境,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人生才会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感恩国培,经过一天的培训,真的感觉到我们成长了很多,学到了很多,能相聚在国培这个大家庭里,是我们的缘分,最后我们都要做一个有光的老师,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让我的教学路程走的更远更好,让我的孩子们更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