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提高校园师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知晓度、能更好地对意外情况作出正确的处理方式、增强应急救护处理能力,3月24日,珠海市斗门区新徽弘儒学校邀请广东省中医院斗门医院(斗门侨立中医院)赵主任团队对全体教师开展急救知识现场培训,内容包括晕厥处理、扭伤急救、气管异物梗塞急救、心肺复苏术(CPR)急救知识讲座。</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赵主任向全体教师讲述了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据统计中国院外心脏骤停每年发生超过54万例。一年365天,8760小时,525600分钟。不到一分钟,就有1例心脏骤停发生。</p> <p class="ql-block"> 心脏骤停,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当心脏停跳后大脑皮层能够耐受的存活时间只有4-6分钟,之后便开始不可逆的死亡进程,这个时间窗被称为"黄金4分钟"。</p> <p class="ql-block"> 然后,医生向教师们展示了实际操作。急救流程谨记于心,争分夺秒挽救生命!</p><p class="ql-block">1、确认环境对救助人员和患者都安全</p><p class="ql-block">2、通过拍打和呼叫的方式判断患者有无反应(轻拍重唤),说话、眨眼、活动···都叫有反应</p><p class="ql-block">3、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立即叫人拨打120</p><p class="ql-block">4、用5到10秒的时间观察患者的胸腹部有没有上下的起伏(没有起伏就是没有呼吸)</p><p class="ql-block">5、如果患者没有呼吸,立刻开始胸外心脏按压</p><p class="ql-block">6、按压30次后人工呼吸2次(人工呼吸的时候请注意做好防护,如果您无法进行人工呼吸可以进行单纯按压)</p><p class="ql-block">7、重复第6步,一直到专业救护人员到现场</p><p class="ql-block">8、只有患者开始有反应(说话、眨眼、活动····)才可以停止心肺复苏。</p> <p class="ql-block"> 我们教师也积极的参加了实际操作训练。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教师自救互救能力,最大程度降低身边人心脏骤停的死亡率,提高健康生命质量。</p> <p class="ql-block"> 在热烈的掌声中心肺复苏的讲座结束了,珠海市斗门区新徽弘儒学校的领导及教职工对医生代表表示了感谢,希望通过这次讲座的实操,能让老师们轻松掌握心肺复苏法的操作技能,使他们在遇到如心脏骤停、溺水等情况下能进行及时地自我施救,提高了老师们的急救意识和技能,在场的教师都是教育一线岗位的骨干力量和家庭的顶梁柱,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奋斗工作,掌握这些急救技能,才能为健康生命上双保险,让我们一起守护生命吧!做到:人人学急救、人人敢急救、人人可获救。</p> <p class="ql-block">撰稿:丁 娜</p><p class="ql-block">一审:梁秋婵</p><p class="ql-block">二审:张彩娇</p><p class="ql-block">终审:李 涛</p><p class="ql-block">二〇二三年三月二十四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