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向 善 而 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逛完李家大院,从我心底蹦出了四个字——向善而行。</p> <p class="ql-block"> 一个“善”字可以说是万荣县李家大院的内核和灵魂,是李氏家族从贫穷弱小走向兴盛强大的家规和法宝。偌大的一座李家豪宅,从门迎开始就围绕着这个“善”字展开和延伸,用善文化去教化、去倡导、去影响着人们向善、扬善、行善。把“善”字镌刻在平凡生活的各个角落,让“善”意经年累月的浸润和熏陶着千秋世代。</p> <p class="ql-block"> 一座百年院落,诉述着一个名门望族的兴衰更替;一口赈灾大锅,蒸腾着晋商李氏家族的修德善行。</p> <p class="ql-block"> 用咱老百姓常在嘴边的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李氏家族的兴盛和传承,正是这种善缘福报的见证和显现。相传在明永乐年间,一位李氏先祖从陕西省韩城县而来,挑着两个箩筐只身流浪到万泉县薛店村,以缠簸箕扎箩底为生,积弱积贫,但却善念丛生,就像一个善文化的传播者,在其河东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心存善念,天必佑之。经过百年数代行善积福,演绎了一个从落荒逃难者成长为富商大贾,从贩卖土布的个体户发展为多地办厂的实业大家,从亦农、亦商、亦工转化为慈善世家的传奇故事。当地人都称他为“李善人”,更有一首“人之初来性本善,李家善事千千万。家就住在孤山根,善行天南和地北”的民谣至今广为流传。 </p> <p class="ql-block"> 多少年来,日月更迭、世事变迁,可李氏数代以“善”为本的治家理念没有变。李氏家门善良之人的口口相传,潜移默化,乐善好施,从不间断,他们对孤独老残体恤关照,对周边乡民仁义为怀,并总结出“善无大小,善无多少,善无止境,善不等待,善不图报”的二十字家规家训,为千秋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部沧桑身后留,画梁几许,依山独秀;百年风雨门前有,善亩万千,与我同耕。</p> <p class="ql-block"> 坐在李家大院里小憩,看着眼前这些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容颜沧桑的不同形体的“善”字,就好像看到了百年来李家先贤在风雨飘摇中持之以恒的行善之路,若非有故,岂能持久。正如毛主席所说: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李家的数代先人一以贯之,坚持行善,难能可贵,令人敬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联想到自己的前半生,平平安安,顺顺当当,并非自身的修为所能,皆因上辈子先人们吃苦耐劳,行善积福的结果,才留给后代子孙们享用不尽的福报。记得小的时候,村里不时有挨门乞讨的要饭人,身后总跟着一帮孩子起哄,要饭人敲谁家的门,谁家孩子就会提前将自家的门关住,不让要饭人进屋。但母亲从不允许我关门,她总是心疼这些恓惶人,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接济他们,给他们一块馍馍或半个热红薯,那怕是一口剩汤剩饭,总让这些人感动,频频躬身道谢。母亲温和的态度,施舍的大方,善良的举动,像种子一样深深地种进了我幼小纯真的心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其实,人本是一种善良的动物,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人只所以有恶意恶行,都是受后天人为的影响,一是受生存环境和物质条件所迫;二是受利益的驱使和矇昧的信仰,才把人的行为分成了善恶两大类。李家人能世代为善,正是他们从源头抓教育和引导的作用,让孩子们从小到大看到的、听到的、办到的都是善德文明,耳濡目染,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特质和核心价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文化倡导一种思想观念,代表了一种人文精神,也明确了一些道德规范,既符合时代要求的继承创新,也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如何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之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万荣县精心雕琢李家大院善德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 说心里话,已是人间六十翁的我,因身体和精神所限,要感谢这样的短途旅行。她给了我充盈的阅历,使我在多彩的生活中得到不少启发: 翁以为旅行并不是从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待腻了的地方,旅行也不在乎距离的远近和时间的长短,只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就能够在不同的山水间领略到不一样的华章,起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良好效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李家大院归来,除了满目的“善”字外,一种积善修德、万善同归的思想认知也更加清晰明了。此后,南山篱下的生活中既是夕阳西行,也要向善而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2月27日</p><p class="ql-block"> 高升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