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实行新课程理念以来,小学教育课程对于语文的教学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因此对于教师而言,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让其对语文的理解和写作水平都得到进步。在此背景下,东港一小语文教研团队,以小学语文习作指导为切入点,研究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写作。</p> <p class="ql-block"> 初春的花朵美不过教师的笑颜,习习的春风抵不过教研的绵延。我校语文组“课题展示课”于3月拉开序幕。参加教研活动的有我校彭红蕊校长、教务处崔丽媛主任、倪俐俐主任、做课教师郝昕苑、崔英杰和语文组全体教师。</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崔英杰老师所执教的是部编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开课伊始,崔老师以饱满的热情通过猜谜游戏导入新课。在游戏中,总结本次写作的抓手之一:抓住植物的特点来介绍。随后借助同学们课前所做的植物观察记录卡,梳理习作思路,帮助同学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植物,崔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发现,运用“五官法”观察植物,能把植物观察的更全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整堂课中,如何将观察记录卡上冷冰冰的文字变成朋友间的温暖、亲密,是本节课的重点。崔老师带大家重温了叶圣陶先生的《荷花》,请同学们重点品读文中优美句子,以读促写,引导学生感受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能够把植物朋友写的生动、有趣。如果能够发挥想象,加入自己的感受,同学们笔下的植物朋友就更动人了。同学们被老师带入情境之中,收获了美美的语言和文字。</p> <p class="ql-block"> 郝昕苑老师作课内容为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单元的习作—写一写我家的传统节日过节过程或是节日中印象深刻的事情。郝老师以传统节日诗词开篇,浓郁的中国风渲染,无形之中提升孩子的文化自信,引人入胜。紧紧贴合新课标,以新颖且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的的情境导入:邀请学生共同创编一本文化手册,里面有一个板块叫“我家的传统节日”,可以在刚才这么多的传统节日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写一写自己家过这个节的过程或者写一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整个过程条理清晰,梯度分明,以锦囊的形式为孩子提供支架:一、以诗词开头。二、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三、叙事巧用动词按顺序。</p> <p class="ql-block"> 郝老师让学生在充分的发言和评价过后进行扎实的片段练笔,并提供评价量化表,真正做到了教学评一致性。学生收货颇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打破了传统习作课的刻板,非常值得大家学习。</p> 集体教研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后,教研组全体同仁进行了评课,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多个环节进行了点评,对课堂教学实施中的问题精准指导,促进教师不断完善,改进提升。</p> <p class="ql-block"> 教务处主任崔丽媛老师认为,这两节课充分体现了课题组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认真研读,对学生学情有意识的调研和把握,对课题研究的深入思考。本着边教边研,边研边教的原则,青年教师已经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链接,对课例的设计和课题的研究有了更深刻的探究。</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课例展示和教研活动,我校语文课题组老师们更为清晰地认识到积极探求习作教学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项意义深远又具有重要实效的研究。</p> <p class="ql-block"> 课题活动的开展,加深了课题组成员的习作教学功底,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相信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习作教学研究定将扎扎实实的落实下去,为更好的落实“双减政策”,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提质增效。我校“课题之花”也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p> <p class="ql-block">撰稿:崔英杰</p><p class="ql-block">摄影:语文老师</p><p class="ql-block">校审:崔丽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