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玉振,丝桐千古万籁幽

庚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的家在很高很高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朝烟霭从这里飘向天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的家在很美很美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秦淮河桨声灯影伴我入眠。</p><p class="ql-block"> 南京,我古老而文明的家乡。在这片热土上,随意抖落一粒历史风尘,便可让你步履徐缓,踮足凝眸,继而掉头苦吟,叹赏连连。老一辈的人也许都知道,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古都金陵不独为怀旧感时、凭高吊古的旅游胜地,在那些“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里”,往往有高士隐居。</p><p class="ql-block"> 王生香先生即隐居于市井贩夫中的高人奇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题记</p> <p class="ql-block">  王生香先生(1902―1975),当代中国古琴家。原名王敬亭,号“卖履翁”;原籍山东费县,客居南京,为江苏省文史馆员。在国内琴坛诸多瑶琴名家中,他尤以才高隽拔、爱人以德、磊落不凡、诲人不倦而被青眼相待。</p><p class="ql-block"> 家尊极早便师从王生香先生学琴,彼此过从甚密。每逢先生造访,父亲总是与之尽兴谈琴、静心抚琴。先生曾说,习琴一如“曲不离口”,切勿中断;且言及自我,谓“日日操琴,夜夜打谱,未尝中辍也”。</p><p class="ql-block"> 古琴位于《四艺》(琴棋书画)之首,乃文人必修之器,凡儒雅者及历世之才皆藉此八音之器而寄言以广义。王先生行古志今,遵循古之法则“士不故不撤琴瑟”,其琴学精研之深彻、琴艺操缦之娴熟,实为后学晚辈之楷模。</p> <p class="ql-block">  (一)嗜琴如命 琴心暗传</p><p class="ql-block"> 王先生在所著《金陵访琴录》中写道:“近年客金陵,结习未退,微有收藏,凡物色一琴,不惜倾囊购之,纵饔飧不继,不计也。”他在该书中提到一事:“癸巳夏箩商持此琴求售,索价三万元(注:旧币),约合米二十斤。当时无弦,未能试其音,且款识甚深,不能骤见,更恶其用铁钉合其缝,甑复尘未收,旋为古董商得去……”</p><p class="ql-block"> 王先生一生清贫,幸有古琴相伴终生。平素,他偶有积蓄,即使微薄,倘逢合意之琴,亦不稍犹豫,遂倾尽所有而购取。纵然早晚餐食存忧,终无悔意。某夏日,一“挑高箩”(收废品的人)携一残破古琴叫卖,先生因囊中羞涩而未能及时购买,很快被一古董商人得手。此一憾事,令先生没齿难忘。</p> <p class="ql-block">  (二)操琴不辍 研习秘谱</p><p class="ql-block"> 王先生居于南京朝天宫西冶山道院内一间极其简陋的柴门茅舍里,因无比珍爱自己的十二床古琴,遂为之取名“十二琴草堂”。1952年,他在新街口摊贩市场摆地摊时,偶遇朱元璋之子朱权编纂的 《神奇秘谱》手抄本,惊喜若狂,视为珍宝,辄于匆猝间抄取《获麟》、《山中思友人》两部琴曲。回家后,他用简谱及工尺谱,对秘谱予以细心记录、悉心整理,并废寝忘食地打谱研究。其钻研之笃专精深,大有乘风破浪、直挂云帆之势。</p><p class="ql-block"> 先生在琴曲发掘、研索过程中积累了四条经验:</p><p class="ql-block"> 第一,斫曲情。他说:“一支曲子的创作,必定有它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情绪的表达。这两方面须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发掘出它本来面貌。”</p><p class="ql-block"> 第二、辨指法。他道:“例如发掘《神奇秘谱》,主要用朱权《太阴大全》指法;发掘《风宣玄品》,主要用著者谱上的指法。如果发掘甲谱,而用乙谱的指法,那就是不合适的。”</p><p class="ql-block"> 第三、重节拍。他讲:“节拍是任何音乐不能忽视的,忽视了节拍就不成音乐……如同骨之繁肉,肉之附骨,不可脱离的。”</p><p class="ql-block"> 第四、分流派。对所有不同韵味的流派,他论曰:“各有千秋,于是中州派高健宏博,浙派顺畅雅正,虞山派清微淡远,金陵派清丽幽逸,广陵派绮丽细腻,蜀派清健流利,闽派淳朴和畅,齐鲁派古静抑扬和绮丽缠绵,九嶷派雄奇苍古等等。”</p> <p class="ql-block">  (三)弦弦掩抑声声思 说尽琴事</p><p class="ql-block"> 王先生在继承诸城传统的基础上,超出门派束缚,从而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弘“金陵派”之参序有节、仰扬有纪,汇“虞山派”之古静抑扬、恬逸淡远,终于自成一家。</p><p class="ql-block"> 先生“欲将心事付瑶琴”时,一定会将姿态端正,调息匀气,把曲中情、景、意、趣聚于身心、融于指端。他平生所弹最为得心应手的琴曲,有《长清》、《阳春》、《高山》、《流水》、《广陵散》、《忆故人》、《长门怨》、《荻麟操》、《水仙操》、《清夜吟》、《飞鸣吟》、《静观吟》、《健游行》、《双鹤听泉》、《潇湘水云》、《平沙落雁》、《渔樵问答》、《秋月照茅亭》等。其中,《猗兰》、《风入松》、《古交行》的弹奏技艺更是独树一帜。</p><p class="ql-block"> 以《风入松》为例。此曲传为晋嵇康所作,最早见于《谢琳太古遗音》,初称《风入松歌》,自《重修真传》后称《风入松》。通常琴曲谱内所录,多用弦歌,且段落较少。然而,先生所弹九段,乃《琴曲集成》三十册中未见出处的独特抄本。他在曲中,以三十六泼辣来表现风过松林如龙吟虎啸般的松涛之声,其技巧堪与《流水》中的七十二滚拂相媲美。</p> <p class="ql-block">  (四)殚精竭虑 潜心著述</p><p class="ql-block"> 王先生从事古琴琴学、琴艺四十余年,每至夜阑人静,除了轻拂丝桐、专心打谱外,还不顾年老体衰,常于油灯下秉笔濡毫,写成《琴道新编》、《琴论缀新》、《鉴琴六要》、《拍节考证》、《广陵散商榷》、《神奇秘谱指法一斑》、《我对发掘琴曲的几点体会》等文章。值得一提的是,先生呕心沥血写就的《金陵访琴录》一书,是他用大半生访琴五百多床的真实写照,是他用琴辞记录琴学人生的心路历程。倘若,你有幸翻阅此书,一定会眼界大开。起码,你出于好奇,对鲜为人知的那些神秘的隐世高人、不可思议的迷离琴事,以及如同沧海遗珠般的稀世古琴,能顿生浓厚兴趣。</p><p class="ql-block"> 先生在著述过程中,为了解决琴学症结,经常徒步至南京图书馆山西路、龙蟠里古籍部查看资料,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且乐此不疲,无怨无悔。这些数十万字的著作,体现了先生饱谙琴史、精深广博的琴学造诣,显示了先生独到透辟的琴论见地,以及苦心孤诣修定的琴艺要诀。以下择要举证:</p><p class="ql-block"> 1、四宜:泛按准确,声出金石;吟猱分明,风清月白;徐疾有序,万马奔腾;轻重有节,秋月皎洁。</p><p class="ql-block"> 2、八要:按令入木,弹弦欲断,用力不觉,安闲自然,右肘宜低,指须悬落,左肘勿昂,兰花参错。</p><p class="ql-block"> 3、九庇:空、塞、躬、瘦、佝、错、窄、杠、丑。</p><p class="ql-block"> 4、九德:音韵须“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p> <p class="ql-block">  (五)高情远韵 和春付与东流水</p><p class="ql-block"> 王先生曾自述:“琴岂能贫人欤,抑非贫而琴不能工欤,是贫乃琴人必经之途径,适足以清静专一其心志,加专一强其精研,乐其道之日新。”</p><p class="ql-block"> 上述之意是:哪有古琴使人贫困的道理,也不是因为贫困而让人不能学好琴艺。清苦是琴人必须走的道路。在研习古琴艺术过程中,若能苦其心志、研精究微,则一定感觉每天都会有新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先生在《自述》里有一段话使人感动:1954年摆地摊时,“主要卖旧鞋,带卖旧书。生意清淡,往往整日无人过问。因利用此清闲,藉写作以疗饥。每一篇写成,便欣然自慰,意在将学琴四十年之一知半解贡献人民……谨此陈列祈求,博雅批评,然后整理,贡献政府,聊作研究琴学之一助。为祷!”</p><p class="ql-block"> 更令人感动的是,一九六六年二月(文革初期),先生将一生中节衣缩食购得并珍藏的其中六床旷世古琴,捐献给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注:当时该机构负责人为江苏书法家武中奇):(1)唐“龙吟”;(2)唐“雷宵制”;(3)唐“古涧松”;(4)南宋永乐琴;(5)明蛇腹纹琴;(6)明细蛇腹纹琴。</p><p class="ql-block"> 试想,千百年前,这些无比珍贵的玉琴,随其琴主屡登大雅之堂,收获了多少喝彩?!如今,它们不仅如同宣德炉一样价值连城,而且在饱经沧桑之后,尚能存世,毋容置疑,王先生居功至伟!</p> <p class="ql-block">  (六)清交素友 比景共波</p><p class="ql-block"> 王先生品性豁达,琴艺高超,视角独到,见地精深,为古琴泰斗查阜西先生等所推崇。他因琴会友、以琴交友,留下颇多佳话。</p><p class="ql-block"> 王先生与国学大师、大书法家胡小石先生历来惺惺相惜。胡先生专为《金陵访琴录》题词:“王翁贫卖履,抱琴不忍释。茅檐负冶山,巷隔车马迹。霜宵鹤声起,清商荡寒碧。孤弹谁知音,风高蛩在壁……”</p><p class="ql-block"> 家父随王先生研习琴艺,与之成为莫逆之交,曾应约为其赋词《水仙子.题王生香先生&lt;金陵访琴录&gt;》:“夜深清曲出柴扉,紫馆遗音现未衰。全家捆屦安贫乐,忍饥好写白。 断纹辨析精微,珍唐斫,认绍题,倘遇张雷。”</p><p class="ql-block"> 至于王先生与书法大家林散之先生结为好友,那是一九六四年九月,在江苏省政协三届一次会议期间,二人邂逅,一见如故。林先生在心中一直珍藏着对王先生的记忆,曾于《林散之弹古琴》一书里说:“王生香先生嗜古琴如性命,很有学问,不是争一句一曲之奇,力求多方面掌握与琴艺相关的知识,我表示佩服,曾在他的琴谱上题过一首诗。”林诗曰:“……生香鲁奇士,羁旅江南地。爱琴如头目,访琴有日记。抗古得希声,一脉能成继。辛苦数十年,抱饥不忍弃……”这首250字的长诗在林先生的诸多诗作中,确属罕见,而两位大师重情重义、因琴结缘的韵事,无疑让后人在街谈巷议时,搁下口齿留香的说头。</p><p class="ql-block"> 与王先生结交成友的,还有梅兰芳,以及“民国最后才女”张充和(沈从文妻妹)。而在先生的门生故旧中,则颇有些出类拔萃、功成不居者,如国家一级古琴师刘正春、龚一等</p> <p class="ql-block"> 后 记 </p><p class="ql-block"> 如今,笔者愈发感触自己髫龄时期的许多见闻,就像一支乐音悠远的笛,总在月上林梢时响起,于是萌生将王生香先生事迹见诸文字的想法。我之拙笔浅墨,所写皆为所见所闻,作计稗史勾沉乃尔,也许笔触不温润、文字不柔美,给人读起来也没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但你从拙作中,一旦触碰到王先生有关古琴方面的感人故事,相信你的感官一定会被瞬间放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