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23日早上,张晓燕老师为甘肃培训团呈现了一堂林庚的《说木叶》第二课时的课。这是一篇议论文,我也听过几位老师上这篇文章的课,大多依议论文的元素,对文章进行按部就班式的分析。当然也有细致入微、引导并启发学生充分展示、表达的好课,但所有的课没有跳出文本。也是,四页的长文,就文本都探究不完,还有时间和精力拓展延伸!</p><p class="ql-block"> 所以当知道张老师要上这节课,打心理就没有引起重视。</p><p class="ql-block"> 但随着课堂的逐步推进,我的注意力渐渐被吸引了进去,并惊艳于张老师课堂立意的高度和设计的精巧。我想了解她是怎么备的这堂课。具体说,就是为什么要这么备课,如何备到这个层次,又为什么能够上的这么流畅自如。尽管有授课者说课环节,但我能听到,张老师只是程序式的说明,个中精髓稍未涉及。在随后老师们的评课环节,我示意张老师,会后一叙。</p><p class="ql-block"> 通过交流,我捕捉到了这么几个信息:</p><p class="ql-block"> 一、以学生的探究和生长为教学设计的原点。用张老师的话说:“怎么让学生去发现”是备课的初衷,当然本节课首先要“理解林庚的观点”,然后“依初中所学,感悟你的阅读体验”,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p><p class="ql-block"> 二、“我课前搜集了大量资料,阅读了大量书籍。整理出与林庚观点不同的几段材料”,这篇文章是依托古诗词展开议论,还要搜集大量的诗词,并按课堂逻辑的环节递进需求,要整合呈现,例如课初的诗句感知、课中的诗句填空以及后面“菊花”与“黄花”的辨析。没有海量的阅读与搜集整理,想要在这样跌宕迂回的课堂上呈现出有激发点和生发源的素材,几乎是不可能的。</p><p class="ql-block"> 三、个人呈现是团队智慧碰撞、裂变的再生成果。这种观点在课堂上我就感受到了,课下交流时在张老师那里也得到印证。而两位校长的介绍的集体备课坐实了我的感觉。但这种集体备课绝非目前许多地方行政推动的那样——一人主备,其他人补充,全组共享共用(这种形式的集体备课。我在各种正式场合都旗帜鲜明的反对过),而是在学校政策下,教研组确定集体备课的课目、依据本课目对新课标进行分解与深度剖析;该部分内容高考考察的级次频率;教材的整合优化;教学设计的精准化研究(科学的问题设计,思维链下设计逻辑性的问题链)等等。就本节课而言,这些最能体现老师教学思想和化生学生思维的设计,没有集体智慧是很难达到如此高度的。</p><p class="ql-block"> 当然,张老师个人的生本理念、语文修养、教学技能是自如驾驭课堂的前提。难怪课后徐国民校长不无自豪地说“张晓燕老师在江苏省课堂大赛中获得过一等奖”。</p><p class="ql-block"> 四、生长课堂、激荡智慧与张扬生命的课堂的前提是老师具有学生的主体观和设计问题的思维恰切深度。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性重构,没有持续的理念革新与经历阵痛的嬗变是不可能在课堂上呈现如此深邃的思维和活力的。</p><p class="ql-block"> 如此看来,课堂只是课外生长的动态呈现,只有课外的全方位孕育,才有课堂的共享共生过程。从这个方面来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都在路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