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课议课--《质数和合数》</p><p class="ql-block"> 执教者:刘丽萍</p><p class="ql-block"> 3月22日上午第一节,我上了一节课结构化数学研讨课《质数和合数》。</p> <p class="ql-block">《质数和合数》这节课概念性比较强,这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直接的联系。到本节课为止,已经出现了因数、倍数、奇数、偶数等概念,有些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如学生往往把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的概念弄混,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辦析这些概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学习方式和学习情感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p> <p class="ql-block">3月22日下午第一节课,小学数学教研组召开了主题研讨,我首先内观了我讲授的这节课,发现我的课堂教学语言需锤炼,教学态势需历练。</p> <p class="ql-block"> 这节课的课程都是概念型的,而概念课的难点也就在于引导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在学生自己初步理解、教师引导理解概念以后,应该要借助各种类型的习题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概念进行解读。在我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更进一步研究概念课的教学,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在理解数学概念时,要充分发动学生参与到相应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p> <p class="ql-block">三年级史西芬老师评课</p><p class="ql-block">刘老师执教的《质数和合数的认识》一课,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方法恰当,教学语言简洁、清楚、流畅。教学主线清晰。刘老师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已有的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复习因数是的2、3、5 的特点和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的练习,为后面讲授质数和合数,还有自然数的另一种分类,做了良好的铺垫。</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崔小青老师评课</p><p class="ql-block">刘老师从概念入手做了解释,对已特殊的0不做考虑。这样自然数就都涵盖了进去,使得知识更完整。教师注重细节的讲授。如总结出了最小的偶数、奇数、质数和和合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让学生总结记忆,便于做题方便。再找1—12 各数的因数时,老师指导学生成对找,以防遗漏。</p> <p class="ql-block">六年级郑支峰老师评课</p><p class="ql-block">课堂环节紧凑,前后衔接自然流畅。陈老师先是回顾与本节课所讲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点,随后讲到了质数和合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过渡自然,最后总结出了百以内质,课堂推向了高潮,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环环相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