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交响乐(Symphony)是大型管弦乐队(通常冠以“交响乐团”)演出形式的总称,演出体裁包括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交响诗五种,以及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曲,如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进行曲、变奏曲、舞曲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交响乐队的真正形成是在近几百年内,严格来说就是在维也纳古典乐派所兴盛的时期。在这之前,交响乐队的结构组成并不完善,还只是一些编制不全的管弦乐队。如在海顿和莫扎特的创作中,乐队的编制和规模也仅仅限于室内乐特征的小型乐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交响乐队形式和编制是在贝多芬的创作中达到最终完善的。如在贝多芬交响乐的创作中,双管或三管编制的交响乐队得到了基本确定。后来,在整个19世纪早期到晚期的浪漫主义音乐全过程中,交响乐队编制和组合形式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型四管交响乐队的出现和各种特性乐器的加入,更加丰富了交响乐队的音响效果和艺术表现力。这些特征在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及20世纪现代作曲家普罗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和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创作中体现的尤为充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交响乐团(管弦乐团)按建制可分为双管乐团、三管乐团和四管乐团,通常由弦乐、管乐、打击乐三大声部组成,交响乐队以木管作为判定编制规模大小的标志。如果常用的每一种木管乐器都用上两件,那构成“双管”编制的乐队,人数一般在60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用上三件,即构成“三管”编制的乐队,人数一般在90人;用上四件,即构成“四管”编制的乐队,人数一般在110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跟各组乐器之间数量的比例合理,随着木管乐器的增减,弦乐器及其它乐器的数量也要相应的变化,以保持声部音响的平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交响乐团是音乐王国里的器乐大家族,一般来说它的编制分为五个器乐组,分别是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和色彩乐器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乐团编制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b> 弦乐组</b>: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倍大提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弦乐组由提琴类乐器组成,是交响乐队中最富于表现力的一组乐器。在乐队中常担任演奏主旋律部分。小提琴分两组,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坐在指挥左手边的第一个小提琴手称为首席小提琴,是整个乐队的首席,地位仅次于指挥。</p> <p class="ql-block"> <b>木管乐组</b>: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黑管)、大管(巴松)、英国管(中音双簧管)、萨克斯风(中音单簧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木管是色彩性极富丽的一组乐器。双簧管(有时是长笛)的首席演奏家是整个木管乐器的首席。</p> <p class="ql-block"><b> 铜管乐组</b>:小号、短号、圆号(法国号)、长号、中音号、低音号、大号(苏沙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铜管乐器的声音强烈宏大,表现力丰富:强奏时光辉灿烂,震撼人心;弱奏时又显得温厚、亲切。小号的首席演奏家是整个铜管乐器的首席。</p> <p class="ql-block"><b> 打击乐组</b>:定音鼓、大鼓、小鼓、锣、镲、铃鼓、三角铁、锣、钹、镲、碰钟、快板、腰鼓、木鱼、编钟、架子鼓、定音鼓、小军鼓、马林巴、非洲鼓、管钟、三角铁、铃鼓、响板和砂槌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打击乐器也叫“敲击乐器”,是以打击、摇动、摩擦等方式产生声音效果的乐器族群。打击乐器可能是最古老的乐器。有些打击乐器不仅仅能产生节奏,还能做出旋律和合声的效果。中国民族打击乐器中有许多打击乐器今天还在使用,这些传统的打击乐器是中国传统艺术不可缺少的部分,比如中国戏剧中的鼓、锣、钹,或者在说书时使用的快板、响板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打击乐器分为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和西洋打击乐器,他们两种的演奏形式是一样的,但在乐种、表现形态、表演形式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打击乐器由于受欢迎的地区和场合不同,不同国籍的乐器形式不同,它们主要用于传统的民族节日,婚礼和葬礼场合,民间乐器合奏和歌剧伴奏。</p> <p class="ql-block"><b> 色彩乐器组</b></p><p class="ql-block"> 泛指音乐演出时,能同时提供光线色彩与之相配合的一些乐器与仪器。这种乐器多数并不发出音响,而是与音乐同步表演,也有与某一乐器结为一体,是名副其实的色彩乐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色彩乐器组包括钢琴,竖琴,木琴,铝板钟琴,排钟,管风琴,钢片琴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色彩乐器一词,也指某些具有鲜明音色特点而又不属于常规管弦乐队中的乐器,被用于乐队编配中时,常以色彩乐器作相对称谓,如吉他,萨克斯管,木琴及其他只用于民族民间乐队的乐器。此时,色彩乐器一词为管弦乐法中的专用术语。</p> <p class="ql-block"> 弦乐组音色柔美最具有亲切感,放在离观众最近的位置;木管组,一般音色很有特点,放在弦乐组之后;铜管组,音色洪亮,气势磅礴放在后排;打击乐,一些特色乐器放在周边。</p> <p class="ql-block">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我们的乐器之王钢琴并不属于交响乐队的常规编制,这是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除了历史原因外,根本原因在于交响乐的弦乐、木管和铜管彼此之间的音色是相互融合的。而钢琴的音色,是个很独立的存在,他的音色比弦乐要亮,比管乐要暗,比木管有色彩,又没有打击乐的丰富,不够融入乐团。</p> 扩展知识:民乐团 <p class="ql-block"> 民乐团,是中国近代发展出的一种以中国民族乐器为基础,再学习西方交响乐团的编制而成立乐队类型。民国初年因民国政府提倡,亦称国乐团。在中国内地,又称为民乐团或民族乐团。在香港称为中乐团,在新加坡,又称为华乐团,亦有人认为更准确的名称是现代中华管弦乐团(英语:Modern Chinese Orchestra),以显示和中国传统合奏的区别。</p><p class="ql-block"> 民乐团一般分为吹、拉、弹、打四组,除了以拉弦的胡琴对应交响乐团的小提琴、中提琴,并引进了西方的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来加强低音声部,此外,以唢呐和改进过的扩音笙来代替铜管及木管乐,在打击乐器方面也运用了如定音鼓、军鼓等西洋乐器。相较于西方交响乐团而言,最大的特色在于弹拨乐器的大量使用,以及大量中国特色的打击乐器的使用。</p><p class="ql-block"> 一般而言,民乐团主要是指以60人上下编制的乐团,演奏大型合奏曲(又称作民族管弦乐曲)及大型协奏曲为主,但部份乐团中会同时设有 丝竹乐团,以大约10-30人的较小型编制,来演奏传统丝竹乐或新作的小型合奏曲。<a h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0%91%E4%B9%90%E5%9B%A2/8534853"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网页链接</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Rb_m26GY9VHcJ7lQV74vzg" target="_blank">带你认识交响乐团的编制</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Wm_C3SDLGJpDW9T4AV7HoQ" target="_blank">20多亿无锡建交响乐厅乐团</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oe22roz?first_share_to=copy_link&amp;share_depth=1&amp;first_share_uid=43430087" target="_blank">法国木管乐团在无锡交通高职演出</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ogs8wo1" target="_blank">中华百家姓之历史姓氏迁徙(洪武赶散 走西口 闯关东 下南洋)移民八祖庭…</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