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金时代》有感

孙全红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心理不设防中偶遇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那感受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读完后长达6个月之久都不敢更是不能来此分享我的读书心得。"不敢"是因为读完的第一感受胜似在不该的年龄偷窥了一本淫秽小说,虽已是在线年龄但还是泛起了那么一点点罪恶感。"不会"是因为只要不用脚趾头去思考,那突如其来的感受一定不是本书活着的价值所在,那又是什么呢?在"不敢"、"不能"妄然动笔之下,那就把它交给时间来沉淀。</p><p class="ql-block"> 掩卷后的6个月里,就将它揉进生存的柴米油盐、交往的人情世故、难逃的喜怒哀乐里,不停不息的揣摩里,似乎有了些许敢说愿说的心得,写下来送给自己</p><p class="ql-block"> 一、写作手法:生猛直白</p><p class="ql-block">《黄金时代》整本小说都充斥着对于性的露骨描绘,虽有不少小说也有对性的大量伏笔,但迄今为止能做到对性的描写大胆到生猛直白,没有任何慌乱的遮掩,也没有任何隐晦的暗示,只此一书。王小波说,"事实上性在中国人生活里也是很重要的事,我们享受性生活的态度和外国人没有什么不同,没必要装神弄鬼,既然重要,就自然要讨论"。现实生活中何尝不是呢,文学不能回避它,社会人类要研究它,艺术电影要表现它,既然存在需求,就自然要摊开来",由此,王小波笔下的性是真实坦荡的。</p><p class="ql-block"> 二、故事内容:荒诞讽刺</p><p class="ql-block"> 陈清扬和王二的爱情故事再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存状态,在那个特殊时代,不仅性行为不被认可,甚至连性本身的存在都不被认可。王二和陈清扬的行为看似荒淫无耻,但实际上他们真实可爱,是一群疯子中最正常的人。全书看似是赤裸裸的描摹性场,实则是酣畅淋漓地讽刺了那个荒诞疯狂的社会。在那样的境遇,猛烈的性成为一种真实原始、自由奔放的能量来对抗虚假猥琐的社会乱像。</p><p class="ql-block"> 三、爱我所爱:人格魅力</p><p class="ql-block"> 不长的故事,却是长久的震撼。深感故事内容极其叛经离道,因此极力想去了解王小波来解读故事本源。原来这是曾被封杀的一部小说,王小波也是倍受众人争议。识人胜似读书,三观影响、认知层次、站位角度诸多不同都会产生"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效应。且不管王小波,来说说故事的主人王二吧。坦白说我是喜欢的,喜欢他的真实自由、苦中品甜。他是那个唯一一个不肯将自己装进套子的人,他将真真切切的所需所求所愿都晒在阳光里,唾弃也罢,羡慕嫉妒恨也好,他就以他独特的个体存在。他也是那个能在寝食难安、缺衣少食的人间烟火能品出诗和远方的宠儿,苦难是快乐的源泉,那就是他的黄金时代。</p><p class="ql-block"> 送给自己:读书的时空是孤独的,读书的心灵是丰盈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