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求同存异”

素手执笔

<p class="ql-block"> 有感于“求同存异”</p><p class="ql-block"> 文/素手执笔</p><p class="ql-block"> 热播剧《觉醒年代》得到了无数观众的好评。我对剧中两位优秀的人物印象深刻,那就是陈独秀和胡适。起初二人交情深厚,且政治观点一致,平日相处也如兄弟一般;陈独秀还特地邀请胡适到北大任教,并协助创办《新青年》杂志。后来在救民治国的方向上,新旧思想的碰撞,让二人产生了分歧,每每相谈也都是不欢而散。但即便如此,二人还是将彼此当成自己的朋友。当陈独秀被捕入狱后,身为好友的胡适为其四处奔走,想尽办法救援。最终,成功地帮陈独秀获得了减刑、并释放。他们虽政见不同,思想有颇,但仍然相互扶持,给予希望,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仁者求同存异”。</p><p class="ql-block"> 百川入海的起点各不相同,却向同一地点汇聚,才有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壮阔;百花竞放的美丽各有千秋,却怀着同一种对生命的热爱,才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春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只有怀着相同志趣的人共处一室,才能达到琴瑟和鸣的效果。 </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成熟,就在于懂得,每个人的思维、爱好、生活方式都各不相同,对于不同能用包容的眼光看待,用理解的心情去对待。听到“和谐的音符”要虚心接受,听到对立的观点也不要像大学时的辩论赛似的,不把对方驳倒誓不罢休,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学会在不同的声音里求同存异。</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就是懂得了“求同存异”四个字。求同才能才能存异,价值观念是同,性格为人是异。 </p><p class="ql-block"> 求同存异,互相尊重。无论是单位亦或企业和团体均不喜欢重用这种不善宽容、不懂求同存异的员工,哪怕他很有才华,却不如重用一个善于合作的普通人。不懂得求同存异的人,很难发挥团队精神;公司单位有了这种人,就会打击其他人的积极性,使整个团队的绩效下降。不善包容,难以求同存异,往往会让人觉得难以相处,把事情搞砸。用人单位自然不愿用这种看似聪明实际没有智慧的人。</p><p class="ql-block"> 合作时,不要总看到和别人冲突的一面和不同的一面,而要多找找共同的利益与合作的基础。有分歧和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挖出共同点,不懂得求同存异。这样只会导致合作破裂,结果是双输。</p><p class="ql-block"> 现在是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发表言论的自由和权利。在庞大的信息系统里,数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热点,而无论是热点话题,还是普通事件,我们都能看到或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这是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不同。当然,也会有认知和修养上的差异。</p><p class="ql-block"> 赵玉平老师曾说:“猪往前拱,鸡往后抛,方向不一样;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领域不一样;好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节奏不一样”。最能体现一个人修养高低的地方,就是其是否尊重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修养不够高的人,对身边的一切充满评判和敌意,总想质疑和否定别人;而修养较高的人,懂得求同存异,理解和接纳存在的差异。</p><p class="ql-block"> 法国作家博马舍在《费加罗的婚礼》中说:“若批评不自由,。赞美无意义”。虽然言论自由,但也要适度,世间纷繁复杂,每件事的发生都是一体两面的。当我们懂得了换位思考,就会真正理解这世上本无好坏和对错,要允许自己做自己,也允许别人做别人;不妄加评判,不刻意伤害,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每个人的立场不同,何必强求,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p><p class="ql-block"> 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成长历程、思维方式的不同往往也使得思想丰富多样,几千年前就有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宴,那么,难道今天的人就一定没有了当年的锋芒?其实不然,思想的匮乏都是扼杀的结果。要想使决策成为思想碰撞与交流的平台,就要给与己不同的言论放一条生路。然而,真实情况下,求同存异往往被片面地执行,只求同、不存异。</p><p class="ql-block"> 决策者居于高位,难免不够虚心踏实,容易失去理性,掌控决策。这时,就需要决策的参与者敢于提出不同。千古明君,一定要为自己留一位诤臣,当自己被身边甜言蜜语捧得天花乱坠的时候,当自己飘飘然想要为所欲为的时候,当自己已经渐渐迷失方向晕头转向的时候,就需要诤臣那些不中听的话给自己回魂。可惜的是,在决策者独断专行的时候,只见瓦釜雷鸣,贤能的人也只想着明哲保身。人们都怕了成为异己,成为别人的靶子,就算发现原定决策的纰漏也选择沉默,甚至硬着头皮为其找理由,说服自己。</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就有排斥异己的心理,这并不是因为异己只有害处,是肉中毒刺,如不拔除,必会丧命,而是我们自己一定要否认异己、蔑视异己、扼杀异己。自己的决策一经提出,就认为其完美无缺,如同护犊一样,不允许对他的一丝不认可。或是觉得只要是决策,就一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拿来讨论不过是获得支持,增强信心罢了。一旦这种想法根深蒂固,决策桌就难免成为了辩论会,非要一方压倒另一方,决出个胜负高下。</p><p class="ql-block"> 在很多时候,你也许会以为别人的所作所为会跟你相差无几,一旦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时,你就会生气、不快或者恐惧。尤其当你是一位某个领域的主管者,你就会在有意无意之中要求别人都能跟你一样,以使你所主管的领域成为一个没有差别的整体。事实上,这根本做不到,因此你也就难免会生气、不快或者恐惧了。</p><p class="ql-block"> 可是,你为什么不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这件事呢?比如,既然生活千姿百态,自然人有千面,所以不可能出现所有人都一模一样的情形。因此,你没有必要要求别人都跟你一样,应该尊重别人的不同。只有充分运用求同存异的智慧,才能妥善地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而获得人生最大的快乐。如果你不允许别人与你不同,总是要求别人都向你看齐,那么最终会将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p><p class="ql-block"> 现今社会离不了合作。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团队战斗力和合作精神才是备受推崇的。而要想与别人合作,首先就要学会求同存异。</p><p class="ql-block"> 合作过程中,别人不可能百分百合你的心意,与你想法、做法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彼此尊重、相互包容、求同存异,才能让合作进行下去。</p><p class="ql-block"> 你总是要求别人都向你看齐,都与你保持一致,并试图以此提高自己的“威望”,可是却总是将自己放在了尴尬的境地,因为没有人会满足你的要求。放弃你的这种想法,看看他人身上的长处,允许他人保持独特性,这才是你真正的智慧,你的“威望”也自然会建立。 </p><p class="ql-block"> 一个成功的智者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应习惯地运用求同存异的智慧,而能够自如地运用求同存异的智慧的人,肯定是一个有高度自律能力的人。事实上,自律本身就是一种智慧,一个高度自律的人,可以支配自己的个性,支配自己的命运, </p><p class="ql-block"> “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真正有修养的人都懂得兼容并蓄,向内求索,向外生长,不断丰富自己,强大自己。钟无期和俞伯牙对音乐的理解是相同的,但他们的社会地位是截然相反的。求同才能存异,在相同之中包容不同,不失为一种磨砺与成长。</p> <p class="ql-block">  共勉!写于2023.3.23 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