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启今朝 奋楫启航—记初中语文骨干教师上海方略培养项目第六次入校指导

景奈

<p class="ql-block">  春之美,在于蓬勃和希望;教之美,在于钻研与奉献。3月23日,费县骨干教师培养项目初中语文学科的第六次现场指导培训活动在费县杏园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由初中教研室张秀勤主持,上海方略指导专家伏荣超教授莅临指导,培训内容聚焦于“群诗赏析”教学专题研讨,让学员了解诗歌教学基本路径,感受群诗赏析教学新气象,提升学员群文教学设计水平,促进学员专业发展。</p> 聚焦课堂 精准把脉 <p class="ql-block"> 孙艳老师带领学生始于困惑,进而发现,提炼方法,终于实践,小切口有大深度,曲径通幽,给学生古诗文炼字类题目复习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课堂环节环环相扣,链接中考,明确考点解题思路清晰,解答指导有效,学者获益良多,听者满载而归。</p> <p class="ql-block"> 唐向红老师从豪放词入手,以豪放词代表人物苏辛为引领,灵活整合教材,回顾旧识的同时探究新知,抽丝剥茧,探究豪放词赏析的技巧,带领学生通过练习、自评探求品词句探豪情,找意象悟豪情。整节课以问题引领课题,思路清晰,条理明确,贯彻“学教评”一体化理念,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高度统一;以生为本,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如沐春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点燃了学生的思维之花,向我们展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初中语文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p> <p class="ql-block">  伏教授授课内容充实且风趣,以传统中医诊断“望闻问切”活用到古代诗歌鉴赏中,学生们耳目一新,受益颇多。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发言及时的点拨和激励,于循循善诱之间把知识渗透给学生,将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三位一体,构建完整的学习体系。如果新授课是栽活一棵树,那么复习课就是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需要花费更多功夫。<span style="color:rgb(0, 0, 0);">中考着重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而“理解”包含对诗歌内容画面、手法技巧、情感哲思的记忆认知,伏教授通过整理、归纳、训练让学生把古诗复习真正落到了实处,真正实现养好一片林。</span></p> 指导点评 促进提升 <p class="ql-block">  教研有道,探索无涯。课后,伏教授、张主任与各组成员针对今日的课堂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大家畅所欲言,对三节课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学习,从课堂的设计意图,上课的预期效果,教学的改进思考,教师的风格特点等方面进行点评、交流,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教学建议。不同的教学理念、方法、策略,在多层面和多方位的交流中碰撞、升华,引发了我们对中考古诗复习教学的深入思考,成员们受益匪浅。</p> 专家助力 指明方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下午,伏教授为与会教师做了题为《素养指向的语文中考复习策略》的报告,报告共分为解复习范围、复习内容、复习策略三个部分,伏教授结合自身对杭州市与临沂市中考语文卷研究的思考领会、沉淀反思,从“整”“活”“用”三个角度对语文复习进行了深度的剖析,解决了老师们在备考过程中的许多困惑,给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学员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span></p> <p class="ql-block">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同舟砥砺则万岸可达,“研”之凿凿,行之灼灼,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使此次活动更具意义。通过本次入校指导,相信在今后的中考复习中,每位老师都能踏踏实实研究,勤勤恳恳教学,精准把握教材,深度了解学生,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复习效率。</p><p class="ql-block"> </p>

教学

复习

学生

中考

课堂

指导

学员

赏析

初中语文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