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167efb"><br></font></h1><h1><h1><font color="#167efb"> 要知梨子的滋味,就得亲自尝一尝!</font></h1><font color="#167efb"> ——谚语</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引子<br><br> 有那么一缕情,记在我们心中,<br> 有那么一群人,印在我们心中,<br> 有那么一段经历,刻在我们心中,<br> 有那么一个地方,挂在我们心中!<br> 那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日喀则场站。<br> 你有你的故事,他有他的故事,这是我们共同的故事。为此,本人穷尽所有脑细胞,编撰了一组图文,献给我们空军日喀则场站和曾经守卫它的战友们,以作永久的纪念!</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记住我们<br><br> 这是一处野性的河谷,它经历了地球诞生以来青藏高原的变迁:桑田苍海,苍海桑田;这是一处空旷的河谷,它容下了它的空间可以容纳的一切:碧水蓝天,蓝天碧水;这是一处涌动的河谷,它搅动着唯一富有但可以搅动的物质:黄沙风暴,风暴黄沙;这是一处深情的河谷,它感动了带着向往而来自五湖四海的男人:艰苦拼搏,拼搏艰苦!<br> 这就是我们!对,就是我们!我们这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空军军人!空军日喀则机场的守护神!在这片河谷里,我们忍受着高原缺氧的恶劣气候环境;我们忍耐着黄豆海带脱水菜艰苦的生活条件;我们坚守着设备简单营房简陋的工作阵地,圆满地完成了各种作战战备任务,为机场的发展打下了厚实的基石,在日喀则机场的建设和发展史上留下光荣而厚重的一笔!<br> 请记住我们:<br> 第一任站长: 李欢臣<br> 第一任政委: 梁顺成<br> 第一任参谋长: 梁德印<br> 第一任政治处主任: 毕庶田<br> 请记住我们:<br> 此后各届为场站建设付出心血的首长们!<br> 请记住我们:<br> 从建站至今曾经在这处山谷中奉献出青春和生命的所有的战友们,我们是西藏高原翱翔的鹰 ,我们是为西藏建设无私奉献的英雄!<br> 为战友们举杯!<br> 向战友们致敬!<br><br><br></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家<br><br> 熟悉的画面,熟悉的场景。好好瞧瞧我们曾经的家!我们从全国各地调到这里;我们一入伍就来到这里;我们从军地院校毕业就分配到这里;我们支援边疆来到这里。无论你来自哪里,这里就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工作,在这里奋斗,在这里奉献!这里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我们的血汗,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情感。<br> 几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虽然早已告别你而去,但那一份情,一份意,一份眷恋,一份思念总是在脑海里萦绕,挥之不去,去了又来。这就是那份情结,西藏的情结,日喀则的情结,战友的情结!<br> 是的,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你的模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今非昔比了。我们还能认出你吗?我们还能找出我的礼堂我的机关我的连队我的营房我的宿舍我的食堂我的厕所我的我所想找的……<br> 我们想你!</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机场<br><br> 日喀则机场是国家的一项重点工程。西藏疆土辽阔,海拔较高,大气压力偏低,空气氧气含量小,湿度小,温差大。在上世纪末前,能在这样的气象条件下适航的机种不多。所以在此之前西藏只有建过当雄和貢嘎两个机场,且当时当雄机场已基本废弃,如果到貢嘎的飞机要备降,连个备降场都没有。<br> 1968年,解放军工程兵305团全体官兵开进了江当区以东的这片开阔的河谷。在各种艰难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下,经过历时四年多的努力和奋战,于1972年10月完成跑道和部分营房的修建,交付了这个当时世界第一高跑道第一长的机场。也可以说这是当时世界机场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紧接着中国空军进驻了这个机场,验收调试调整布署,紧锣密鼓,日夜奋战,在1973年5月实现了试飞首飞的成功;1974年空23师3架轰一5完成了第一批航空兵部队的驻训任务。这也是高原航空史上的一个奇迹!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多种机型的运输机、轰炸机、歼击机、直升机等陆续试飞驻训成功。数次成功保障了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专机。1976年运载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骨灰的专机也在此降落,了却了周总理生前想到西藏“看一看”的愿望。2010年10月30日,首架民航航班降落在日喀则机场,民用飞机首航成功,民航航班正式开通。2012年空军5架歼一11进驻训练,它不但为西藏领空的守卫立下汗马功劳,而且验证了机场的适航机种和锻炼了场站多机种的保障能力。</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往事<br> <br> 其实,我们离日喀则市挺远的。从机场算起到市区,大概有45公里左右。那时没有柏油路面,砾石铺就的路面车跑起来噶啦噶啦的直响。就这45公里,用作班车的大客车(即大巴)跑得象老牛一样哼哼直喘。场站每周一趟班车去市里,主要是送去市区看病买菜办事探亲访友看孩子取电影片取报纸信函等等,还有没事又想借机出去散心溜达的。上午去,下午返回。那时日喀则没有汉餐饭馆,到市里吃中午饭成了问题。有的人早上去时带些干粮将就一顿。有的有在市区地方工作的乡党的,中午到乡党家蹭饭吃。饭也相当简单,高压锅下面条,再放两根绿叶菜,伴些油盐酱醋之类的调料,就是一餐饭食。现在觉得是很普通的事,但对那时的我们来说也是很有派的:有吃饭的地儿!也许,所谓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有事找老乡的“老乡观念‘’大概就是这么形成的。<br> 现在通信发达,无论到哪,发个短信微信,打个电话视频,既方便又直接。过去,与家乡与亲人与朋友与熟人与单位等等联系全靠书信往来。在内地,一封书信来回最多也就一周时间。在日喀则,一封家书从场站到市里,从市里到拉萨,从拉萨到貢嘎,从貢嘎再到内地省会城市,由省会再到家乡,然后再返回到我们手中大概月余天气,还得发“航空‘’邮寄,战友们趣称为“家庭月报‘’。有一位军官,找个对象在老家,谈恋爱全靠书信往来。为了弥䃼书信往来的时间差,干脆把一封短信写成三四封那样的长信,把整张的大白纸竖裁成四条,每条从头写到尾,名为"条幅情书"!寄出去的信超重是常事,还得补贴邮票才能发出。有的官兵年龄挺大了,可还是没有找到个对象。部队青一色的“秃颅瓢‘’,被称为“连苍蝇都是公的‘’的地方;有的军官虽已结婚,却常年夫妻分居,有句顺口溜叫“西藏西藏,特殊情况,一个尼姑,一个和尚‘’;有的战友父母病了家人写信告知,半个月之后才收到病情家信;有的官兵探亲休假写信告知家人,人都到了家信还未到。真是“家书敌万金‘’啊!<br> 场站有位领导,家属随军后,原在内地工作的爱人弃职投奔丈夫。当她来到场站,等待她的不是全家团聚的喜悦,而是更加困苦的现实:失去工作,无班可上;生活艰苦,无鲜菜可吃;孩子已大,无学校可上。无奈只有把孩子寄养在日喀则市区的乡亲家里,以解决读书问题。夫妻团聚,父(母)子分离;还有一位营级干部,小孩已经八岁,机场没有学校可上,本该是读书的年纪,却整天在营区两腿间夾个木棍骑马玩。看着让人揪心!什么叫"献了青春献儿孙",没有此经历的是难以知其中之味的。<br> </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此图为杨耀拍摄)<br><br> 建营房<br><br> 场站初建,除通信队气象台外,没有一栋象样的营房,机关和其他连队住在建机场时305团住过的工棚里。工棚的墙是粘土夯成,上架方木檩子,再一层竹席一层油毛毡的往上加,最上层是用小木条加铁钉钉实。为防大风刮起屋顶,在房顶上每隔一米左右压着用两三根八号铁丝拧起来的铁丝绳,一直延伸到前后房檐以下,两端再各绑上一块大石头加重(也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我们住的时候工棚已破漏不堪:屋外刮大风,屋里刮小风;屋外飞扬沙,屋里漂细沙;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场站官兵每人都有一条塑料床单,内地的人把塑料床单是铺在床板上防潮,我们是白天盖床晚上盖脸以防雨防尘,要不早上起来满脸沙土满脸泥水。<br> 1974年,场站决定自建营房,号召官兵每人每天打土坯200块。土坯长30公分,宽15公分,厚10公分。湿重20多斤,干重10斤左右。拖坯是一种强体力劳动:取土加水加草(增强土坯韧劲)踩泥入摸踩实脱摸翻坯凉干码跺一套工序下来需要两到三天。一般是一个小单位为一组,既分工又合作,交叉交替作业。虽然我们看上去个个身强力壮,但由于高原缺氧和缺乏维生素的补充,体力跟不上劳动的需要。打一天土坯下来,不想吃饭,只想睡觉。回来洗把脸往床上一倒就着了!打完土坯,接着是挖地基打地基砌墙上梁加盖挂瓦抹灰打地坪,一口气干到1975年秋末,自建的营房完工,官兵们才告别了工棚生活,住上了所谓“象样‘’的房子。经过了苦累,住上了新房,也很有成就之感。图中就是我们自建的营房,看着很有亲切感。<br> </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此图为杨耀拍摄)<br><br> 植树<br><br> 植树,是长期建站的一项重要任务。每年四月份,是植树的最好时段。无论干部战士,都要栽种20到30棵树。树种为小白杨(想起了那首歌),而且要保栽保活,站机关检查验收。那时,早晚提水桶拿脸盆给树浇水也是一道风景。栽树时,树苗只有拇指粗细,经几十年十几茬战友们的精心看护,现在长成又高有大枝叶繁茂的大白杨,难道你不欣慰吗!<br> </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水事<br><br> 通信队、气象台营区在二级台地上,原来没有自来水,生活和工作用水是用水车拉雅鲁藏布江的水。一般拉水需要七八个人,拉水车的罐水口有两米多高,到江水水面有四五米远。装水时七八个人从车顶到江面一字排开,两三只水桶上下传递。装一车水大概要两小时左右。雅鲁藏布江是冰雪融化之水,夏天的冷得也冰寒刺骨,渗得手关节钻心的痛;冬天需要破冰取水,冰水冻得手都粘在水桶上了,水撒在裤管和大头鞋上都结成了冰。</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炊事<br><br> 建站初期,一切生活物资全靠内地供应,也是响应毛主席“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号召,军队主副食都是总后筹送的。主食大米面粉,副食菜糖油盐酱醋茶等等。菜主要以干菜罐头为主,如脱水胡萝卜,梅干菜,干鸡毛菜,干菠菜等;罐头如猪肉,午餐肉,鸡肉,鸭肉,凤尾鱼还有桔子,黄桃,菠萝等水果罐头;肉食有咸肉,腊肉,香肠等;其它如粉条粉带粉丝海带木耳黄花花生米黄豆绿豆红豆等等。(有人说,那么多罐头很不错呀!是的,那你连吃一个星期试试!)夏天还能吃上自己种的萝卜白菜大土豆,蒜苗大葱小油菜。象黄瓜西红柿豆角茄子辣椒芹菜等,大田因气候原因根本不长!几年不见都忘了这些菜长得啥样了!到了冬天,菜品更少。除了储存的白菜萝卜大土豆,就是炒粉条炒粉带炒黄花炒木耳煮黄豆煮海带咸肉腊肉香肠。鸡蛋是补充营养的最好食品,有的当兵好几年就没见过鸡蛋啥样,只能用干蛋粉替代。有时的菜汤里有几片绿菜叶子,大家就象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眼睛都亮了:不吃饭,先喝汤!如果是出差休假,只要一到内地,吃饭时鸡鸭鱼肉不点,点一桌绿色蔬菜,看得服务员直瞪眼。水果?!没见过。由于常期缺乏维生素,脸掉色手掉皮头掉发成为“正常现象‘’!<br> 吃鱼?!在机场实在希罕。冬季就别想,春秋两季在江叉里能捞到一些。那鱼大,一条有四、五斤,通黑无鳞。有人说那鱼不能吃,不吃就无鱼可吃,能吃到鱼那是苍天赐福了!周末天气好时,炊事班长带上几个炊事员,提着水桶穿上水靴就出发了,一到晚饭,一盆香喷喷的红烧鱼就出现在大家的视线。当炊事员用勺子将鱼打到你的菜盘子里,就有了一种幸福滋润的感觉。特别家乡是南方的战友,吃得直咂嘴巴,好解馋!</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牛皮伐<br><br> 我们乘坐过的牛皮伐子。这牛皮伐子虽然是最原始的交通工具,但也确实是很管用的交通工具。内地人可能难以想象,用几根木棍和几张牛皮扎绑起来的皮伐,竟然会漂浮在江水之上还载人载物!放伐过江也要有技巧,不能直对对岸下水,选好对岸登陆点,然后沿江上行一段距离,观河水宽窄水流急缓选择下水点。这样才能在水流冲击和人力划桨的合力下到达确定地点登陆。我们有导航台在江心岛上,要想过江,给导航台送人员食品装备等,离开它还真是不行!真佩服聪明的藏族同胞,用智慧发明了它。</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闲暇<br><br> 军营里的生活,紧张而有序。过惯了紧张的生活,有闲反而不知所以。七、八十年代没有双休日,只有周日可以休息一天。文化娱乐活动单调,场站每周只放一场电影,最感兴趣的是《新闻简报》,可以看到中央领导的活动,国内国际的大事。故事片主要是国产片《地道战》、《地雷战》、《英雄儿女》和国外片《卖花姑娘》、《琛姑娘的森林》、《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等,反复看多了也腻味。收音机每个连队一台,南京无线电厂生产的半导体“熊猫‘’牌,盒式的,外面戴了个皮套,主要用来听中央台的新闻联播。朱德委员长、周总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唐山大地震,中国女排三连冠的消息等等,都是从收音机里获悉的。那个年代对收音机管理很严,平时由支部书记指导员管着,以防有人私下“偷听敌台‘’。报纸各连队都有订阅,由于交通问题,我们所看到的报纸都是半个月以前的。战友们戏称“看这报读那报,原来都是马后炮‘’。所以,一到星期天,洗洗衣服写写家信甩甩老k再无其他活动。有的战友好(读“号‘’)动,周日招集几个好(读“号‘’)玩的,带上打兔套狼的家伙什,到跑道边的沙丘草地里去狩猎。运气好的时候,也会弄几只野鸡野兔狐狸啥的回来,也有空手而归的时候。有的战友好(读“号‘’)静,就约几个好友同乡在跑道上溜达散步,聊着天南海北古今中外的天,吹着不打草稿漫无边际的牛,开着揭疤露丑打闹讨趣的玩笑,欣赏着江边哪片艳丽春光却思念着家乡的景色,也是另有一番滋味!</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风沙浴<br><br> 狂风肆虐,沙尘怒吼!当沙尘暴袭来的时候,势如狂涛,席卷所有。我们住的工棚盖被卷起,我们的饭菜里落上了沙子,我们的被褥上撒满了灰尘。面对这样的常客,我们只能嘴角微翘坦然一笑!这就是被我们戏称的“风沙浴‘’。乐观,坚定,无私这就是我们的格守!<br> 真是感谢此图片的拍摄者,又一次把我们带回那风沙弥漫的场景——“风沙浴‘’中。</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情谊<br><br> 机场以东,318国道两侧是年木乡的一片肥沃土地。哪里水草丰茂,庄稼旺盛,是当时比较富裕的地区。在大片的农田里,散落着几处村庄。节假日里我们会去附近的村庄游玩。顺便用在部队购买的白糖水果罐头之类的东西,与小村里的藏族农民换取一些部队没有供应的食品,如新鲜鸡蛋活鸡等。藏族群众很纯扑很善良很热情,常常伸出翘起拇指的右手,嘴里一边念叨着“金珠玛米亚古西扎都‘’,一边用小碗盛上热腾腾的酥油茶和酸甜醇香的青稞酒招待我们。场站卫生队是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的单位,在卫生队的诊室里常常见到有藏族老人小孩就诊的。有时卫生队还组织医护人员下乡巡诊。场站藏语最好的不是政治处搞群众工作的干事,而是卫生队长和医生,他们与群众交流可以不用“司通‘’(翻译)。</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南山<br><br> 这是我们营区以南,电厂以西的沙砾旷野。有一条叫做“幸福渠‘’的引水工程穿过哪儿通过电厂朝肉姐寺而去。我们自种的蔬菜地是从它哪儿引水灌溉的,也是我们的生命之渠。渠南沙砾遍地野草丛生,有野鸡野兔狐狸等野生动物,夏秋葱绿,冬春蛮荒。好在视野开阔,有一种“自在戈壁滩,满眼是南山‘’之感!</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共建<br><br> 江当村原叫江当区(相当于内地的乡),是当地区政府所在地。我们场站所处的地盘在江当区政府管辖范围内。诸如开挖引水渠,助民秋收,军民共建,机场治安等都要与江当区政府协调。区政府有要求场站全力支持,场站有困难区政府大力帮助。记得有一年春天,风沙连刮数日,站北的幸福渠被沙子填埋三四公里,站东的农田得不到灌溉,农民无法春耕下种。江当区政府找到场站请求支援。次日,场站从站长政委到入伍新兵,三百多人苦干三天,疏通了幸福渠,为农民春播解了然眉之急。跑道北的老百姓要到跑道南务农放牧穿过跑道,直接影响飞行和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场站协调江当区政府商讨办法,区政府给予大力协助,采用分时段管理并派专人把守路口的方法妥善解决。军政军民关系十分融洽。图为江当区政府周围现在的风景,美吧!</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渡口<br><br> 机场东山口,拐过右侧小山包不远就是大竹卡渡口。大竹卡,藏语意为“大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原中尼(尼泊尔)公路上的一个驳口。为连接南北公路,设了这个渡口。<br> 沿304省道从机场到拉萨,大竹卡渡口是必经之地。过渡口是人车同时摆渡的。渡船是当地政府办的收费项目,人车同渡只收渡车费。渡船由一只机动船提供动力,两根钢索稳定方向,每次可渡两台汽车过江。缓缓而渡。据天津的老战友讲,1971年拉指汽连一台送航材到曰喀则机场的汽车,夜间到达渡口,车在渡口登渡船时,因车轮打滑失去制动而撞上旁边山体,有两名战友不幸滑落江中牺牲,他们的英魂永远的留在了他们奉献了青春的地方!</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雪古拉山<br><br> 过去,从机场到拉萨,要过大竹卡渡口,沿304省道(原为中尼公路)翻越冬古拉和雪古拉两座山,再经羊八井大概一天时间才能到达。冬古拉山和雪古拉山的公路虽不是很险,但要是碰上坏天气,也是很危险的。<br> 在这条路上,发生过很多事故和故事。经常往返那条山路,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山下风平浪静,山上雨雪交加;山下绿草野花,山上冰雪悬崖。沿途翻损的车辆残核时有所见。有一年场站领导带机关的一名干部和一名士兵,去拉萨向上级汇报工作,在翻越雪古拉山时,山下还是风和日丽,山腰时突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瞬间暴雪飞扬。不到半小时路面积雪达30公分厚度。乘坐的北京212吉普车陷入积雪之中。在离山顶不到五公里的地段,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当携带的干粮吃完后,仍不见风雪有停歇迹象。在又冷又饿的情况下,无奈只有弃车保命之选。他们四人下车直奔山腰的公路养护道班。当时车与道班直线距离仅有两公里左右的路程,他们在没膝的积雪中爬行了四个多小时。等到道班时都快晕过去了!等到第三天,风停雪息,道班工人用推土机推开积雪,他们才脱离雪海。拉指和场站整整找了他们两天两夜,在救援的路上碰到了他们,好在人车安全。有两名干部乘坐解放卡车去拉萨出差,当车刚翻过雪古拉山时发生事故,卡车翻滚两圈,两位干部从车里甩出,一位头部受重创,一位腰部身受重伤,后经西藏军区总医院抢救二人才脱险。所以说,和平时期的军人也是在用鲜血和生命保家卫国一点也不为过。如果因为是和平年代,不尊重不善待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对一个国家来说就没有安全感!<br> 现在,国家投资修了沿江公路(318国道),火车也由拉萨通到日喀则,飞机也已通航,交通快捷方便安全多了。</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民航<br><br> 2010年10月30日,首架民航航班在日喀则机场稳稳着陆,日喀则地区没有民航通航的历史就此改写。日喀则没通航之前,后藏的群众要乘飞机得先到拉萨,购票后再乘车从拉萨到贡嘎机场乘机。往返路途艰辛可想而知。现在,可直接从日喀则机场乘机直飞祖国内地,极大的方便了后藏的人民,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藏族群众称之为“金桥‘’。<br></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日喀则市<br><br> 日喀则藏语全称“溪卡桑珠孜‘’意为“水土肥美的庄园‘’,简称“溪卡孜‘’,汉语音译为“日喀则‘’。它是西藏后藏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设市之前叫日喀则地区。日喀则市是班禪大师的佛教文化发祥地,扎什伦布寺是班禅大师的佛教殿堂。其依山而建,拾级而上,红白殿墙,金顶辉煌,极为雄伟壮观!它是日喀则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也体现了藏族人民的聪明智慧。<br> 日喀则市近年来发展很快。七十年代时,城区很小,记得那时街道还不是混凝土的,下雨水泥路,晴日扬灰路。街道上有一座国营百货商店,一个新华书店,一座人民医院和地区政府办公大楼(记得是两层的)。其它都是些小商小店,卖些民族服饰衣帽,皮靴藏刀,酥油藏粑,水果蔬菜之类的。当时可能有一个小时(估计的,那时我们也戴不起手表)左右就逛完了。<br> 看看现在的日喀则市,街道宽阔整洁,楼房错落有致;装饰色调艳丽,精彩纷呈;市场商贾云集车水马龙,酒店宾馆各地小食店应有尽有,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尽显繁华;人们笑容满面笑声爽朗透出幸福和满足。整个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象!我们曾经是日喀则的人,我们为你骄傲!也祝愿日喀则市明天更加灿烂辉煌!</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结束语<br><br> 这是永远的记忆,这是注定的情结,这是抹不去的历史,这是难忘的岁月。<br> <br> 谢谢提供素材的战友们,也谢谢所用图片的拍摄者,额啊吐基其!<br> <br> 文编: 晴空万里<br> 制作: 晴空万里<br> 图片: 除标注外均为网络公开图片</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