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p></p></h3><h5>甲: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h5><h5><br>乙: 品中华经典,做书香少年,欢迎来到“师生共读,悦润童年”栏目。</h5><br><h5>甲: 我是邓骁益。</h5><h5><br></h5><h5>乙: 我是谢蕤臣。</h5><h5><br>师: 我是吴老师。</h5><br><h5>合: 我们都来自六年级135班。</h5><br><h5>师: 诗歌中有一种诗叫“咏物诗”,也就是托物言志的诗歌,咏物诗中的所咏之“物”往往寄托了一定的情感。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人生态度,或寄予美好的愿望,或包含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清代诗人郑燮,一起去欣赏他的一首咏物诗《竹石》。</h5><br><p></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竹 石</span></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清·郑燮</span></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span></div><br><h5>甲: 郑燮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他的另一个名号——郑板桥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他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他也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绘画只画四样,即“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以及“千秋不变之人”。</h5><br><h5>乙:他尤其喜爱画竹子,他在山东潍县当知县时,自知画竹不如郭秀才,可他并没有气馁,他通过不断地观察和练习,一画就是七年,就这样笔耕不辍的练习,让他笔下的竹子有如神来之笔,生动传神。他一生爱竹,在他73岁高龄时创作了举世闻名的《竹石图》,并在画上题诗一首,名为《竹石》。</h5><br><h5>师:你们对诗人郑燮了解的真不少,诗人郑板桥画的并不仅仅是竹子本身,他要画的是竹子的精神。那竹子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呢?</h5><br><h5>甲:我觉得竹子的精神就是顽强。“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个“咬”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子紧紧咬住青山的样子。</h5><br><h5>师:是啊,我仿佛看到了竹子的根紧紧地抓住青山。多么顽强啊!</h5><br><h5>乙:我认为竹子的精神还体现在“不放松”这几个字上,我可以感受到竹子的意志非常坚定。</h5><br><h5>师: 你们说的真好。这里的竹子生长的环境不好,它的根基在裸露破碎的山石中,可是它就是从这个荒凉的石头缝里长出头来了,是什么让它长出来的?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顽强和坚定,让我们来读读这两句,感受一下竹子的顽强和坚定(甲乙二人读前两句)</h5><br><h5>甲: 其实竹子的精神除了顽强外,我觉得它还很坚韧。“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长在山岩上的竹子是没有人去呵护它的,风来了它得挺着,雨来了它还得挺着,它已经把根深深地扎在岩石之中了,所以千磨万击都压不垮它,任凭风吹雨打,它依旧挺立。</h5><br><h5>乙:是的,正是在风雨的锤炼之中,竹子越发坚韧,也越发有力。所以诗人才会写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h5><br><h5>师:是啊!正是因为竹子如此坚韧有力,所以才会有笑傲江湖的资本。我们经常嘲笑墙头草随风倒,就是因为小草太柔弱了,只能随风摇摆,但是竹子就不一样了,它是扎根岩石的勇士,也是跟风雨搏斗的战士,这样它才能在八方风雨中站稳脚跟,屹立不倒。</h5><br><h5>师:其实我们中国咏物诗的精髓就在于“托物言志”,郑板桥竹子的背后就是郑板桥本人。在他为官期间,做了不少益民利众的好事,深得人民爱戴。但他在荒年为百姓请求赈济,却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绅,屡屡遭受迫害。刚正不阿、心系民众、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性格使他耻于折腰,干脆脱下了顶戴乌纱,毅然辞官而归,回扬州卖画为生,虽然日子清苦,但内心却很安宁。</h5><br><h5>甲:这竹子和郑板桥多么像啊!竹子拼命也要咬住青山,而他拼死也要咬住自己的气节,哪怕自己身处的周边环境就像这破裂的岩石一样,也绝不同流合污,而是坚定地做好自己啊。</h5><h5><br>师:这样的郑燮难道我们不应该肃然起敬吗?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再读《竹石》。(齐读全诗)</h5><br><h5>师:郑燮他就是君子中的杰出代表,而他最爱的竹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之一,你还知道哪些写四君子的诗词吗?</h5><br><h5>乙:我知道写“梅”的有毛主席的词《卜算子•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h5><br><h5>甲:我还知道写“菊”的有唐代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h5><br><h5>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要传承这种君子之风,因为它是我们中国的脊梁!<br>最后让我们伴随着歌曲去感受竹子坚韧、顽强的力量吧。</h5> <h5>亲爱的老师们、孩子们,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先生一生爱竹,他赏竹、画竹、咏竹,借竹抒情,托竹言志,留下了许多广为传诵的咏竹名篇,《竹石》就是其中一首。此诗借物喻人,语言通俗,虚实结合,用小事物明示了大道理。感谢今天135班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分享。下一个星期,有请136班的老师和同学们做好准备。</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