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和姑妈好几年不见了,发自内心世界深处真实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四目相对无法用任何语言代替,永远无法抹不掉的亲情爱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第一站】中华赏石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华赏石园,位于无锡鸿声中国吴文化博览园主体功能区北入口,北依泰伯渎,向东毗邻梁鸿湿地公园,向南与鸿山遗址公园接壤,规划面积250亩,由中国吴文化博览园与中国观赏石协会合作共建,受到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无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是中国观赏石协会对外打造的第一个赏石园,占地约14.5万平方米,集科普、鉴赏、旅游、展销、交流、培训于一体,融园林文化、赏石文化、吴文化于一炉,演绎好两个发展史——地球发展史、石文化发展史,建设“四区一道”:交流区、展销区、科普区、休闲区、中华赏石大道,致力打造成为中国观赏石第一园林。</p> <p class="ql-block">一方石头和谐一个家庭,一方石头汇聚一批朋友,一方石头造福一方百姓,一方石头传承一种文化,一方石头弘扬一种精神,一方石头拓展一个产业。</p> <p class="ql-block">化石厅的展品均来自刘光华博士的个人收藏,展品采自世界各地,极具科学性、稀少性和艺术性,有助了解地球生命进化过程。</p> <p class="ql-block">赏石园林:则是一幅富有江南神韵的清新画卷,村舍依傍,河泊连片,草长莺飞,让人们在赏石的同时感受着江南吴地特色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造型石是由岩石、矿物、甚至化石等岩石形成奇怪形状的形体,并以各种奇特的造型为特色。中华赏石园的造型石种类丰富,形态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人民的儿子》。这是产自黄河源头的星辰石,惟妙惟肖的展示了邓小平的侧面像,那睿智的前额和微微向后的发型以及充满机敏与鉴定性格的鼻子和下巴,体现出了伟人的风采,他的丰功伟绩有口皆碑,却自称人民的儿子,他没有为自己造一个纪念章,可天宫早已用三江源的水,大漠的风,星辰的石铸就了这韵味十足的石像以为纪念。</p> <p class="ql-block">2020年2月,为表达对广大医护人员的感谢,自景区恢复开园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及配偶和子女实行免费入园政策。[中文名,中华赏石园]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位置:江苏省无锡市新区鸿山镇飞凤路202号(馆藏~奇石)</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9:00-17:00。</p> <p class="ql-block">门厅面积900平方米,作为石博馆的入口,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引人入胜,展示了造型石、图纹石、矿物晶体石、化石、特种石等五大类观赏石的代表石种。</p> <p class="ql-block">石头上的花纹不是雕刻的,而是几万年几亿年动植物深埋地下的痕迹印记,是活化石哦👍</p> <p class="ql-block">长三角旅游观光人气高地:利用观赏石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尚未获得有效开发、地理位置优越等有利条件,通过展现五彩斑斓的矿物晶体石、千奇百怪的造型石、神来之笔的纹理石、尘封亿万年的化石,成为长三角旅游市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同时与梁鸿湿地公园、鸿山遗址博物馆联合包装推广,成为锡东旅游首选,与锡西灵山胜境遥相呼应,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旅游热点景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矿晶馆展出了大量美轮美奂的矿物、宝石精品,显示了地球内部的神奇和美妙。大部分展品为国际珍稀品种,数块为世界之最。</p> <p class="ql-block">西北厅汇聚了新疆和青海的奇石,既有新疆大漠的硅化木、和田玉和风凌石,也有青海三江源的星辰石、乌金石和画面石。</p> <p class="ql-block">2008年9月8日,中国观赏石协会与无锡新区管委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华赏石园正式拉开建设发展序幕。2011年11月28日,中华赏石园历经三年建设筹备,终于正式开园,并隆重举行中国无锡首届国际石博会,原国家地矿部部长宋瑞祥,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张九汉,以及来自美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和全国十几个省市的观赏石协会代表、战略合作单位代表、参展商代表共200余位嘉宾出席仪式。会上发布了《赏石文化发展宣言》,宣言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赏石文化发展面临重大机遇。要不断增强观赏石“健民”、“育民”、“富民”功能,为推动赏石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而奋斗。宣言的发布有力地奠定了中华赏石园在中国观赏石事业和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第二站】鸿山遗址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鸿山遗址博物馆、中国吴文化博物馆于2008年4月10日落成,9月正式开放,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博物馆建筑风格古朴、简约、自然。从宛如弓箭的平面造型、仿先秦时期古城墙的建筑墙体、环绕四周的水道到屋面上的特制青铜瓦,都喻示着青铜时代吴越争霸的历史风云。博物馆的中轴线建筑屋面采用两面坡顶,入口部位和中央大厅之间的庭院地面则用青砖铺设,体现了江南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建筑墙体表面采用与江南农田土壤机理相同的色彩,与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浑然一体。整个建筑风格处处折射出强烈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p> <p class="ql-block">无锡鸿山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十一五”期间全国100项重点大遗址保护工程之一。鸿山遗址博物馆是一个建于特大型战国贵族墓邱承墩原址的遗址类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和国内文博界认定为中国长江以南规模最大、馆内展线和展陈手段最科学合理最具创意、与周边自然环境结合得最好的遗址类博物馆。中国吴文化博物馆则是国内首个全面系统开展吴文化研究和展示的专题博物馆,同时为鸿遗址博物馆提供全方位的历史人文背景展示。 </p> <p class="ql-block">鸿山遗址博物馆馆藏文物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特别是玉器、青瓷器、硬陶器、琉璃釉陶器、琉璃器等,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对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历史、玉器工艺史、音乐史、青瓷起源等研究课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倚特大型战国贵族墓邱承墩原址而建,并对其进行了高水平的复原展示。整个墓坑长56.7米,宽6.3米,呈“中”字型结构,显示出墓主身份高贵。墓葬按照下葬时的原貌进行了复原,全面展示了春秋战国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墓葬形制和陪葬规格体系。邱承墩两侧则辅以发掘前原貌、墓葬结构及出土文物的大型图片,再现了考古发掘的过程,普及文物考古知识,增强观众文物保护意识。</p> <p class="ql-block">鸿山遗址博物馆馆,藏玉器琢刻精致、质地细腻,按功用可分为葬玉、佩玉。其中葬玉包括玉覆面、玉带钩等,佩玉除常见的玉璜、玉璧之外,还有各种动物造型的玉佩,如玉飞凤、玉兔、玉神兽管,其雕刻工艺娴熟,纹饰精美,有龙纹、凤纹、蛇纹、云纹等,其中玉飞凤的造型和纹饰尤其令人叫绝,堪称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微雕工艺的颠峰之作。青瓷器和硬陶器是商周时期吴越地区最富特色的器物。馆藏青瓷器和硬陶器数量庞大,胎、釉俱佳,纹饰独特,其中数量众多、系列完整、成组成套、造型各异的仿青铜的青瓷或硬陶质地的乐器、礼器极为罕见。乐器有甬钟、镈钟、编磬,勾鑃、錞于、丁宁、振铎、鼓座、缶、悬铃十类之多,均为打击乐器,其中鼓座、缶、悬铃均是首次发现或首次确认的乐器。青瓷礼器也极为丰富,除了常见的鼎、豆、壶、盆、盘以外,还有较为少见的青瓷盉、鉴、罍和首次考古发现的青瓷温酒器、冰酒器、吊釜沥水器等。琉璃釉盘蛇玲珑球造型奇特、玲珑剔透、色彩斑斓,此种造型的器物为我国迄今为止首次考古发现,弥足珍贵。馆藏琉璃器包括琉璃管、珠。琉璃是我国早期的玻璃,它证明了我国早在周代就已发明了玻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第三站】鸿山泰伯文化区,</b></p> <p class="ql-block">泰伯墓,又名“吴王墩”、“皇陵”,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鸿山街道风景秀丽的鸿山南麓。墓区内有吴文化广场、石牌楼、仰止阁、御碑亭,还有明代建造的月牙池和四棱碑等。1999年,相关部门对泰伯墓进行了扩建。墓区面积从原来的3亩地扩建至近50亩。墓区以吴文化为内涵,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以丰富的资料、塑像、碑刻、实物为形象手段,展现了三千多年吴地生产、人文、民俗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泰伯景区分为泰伯陵景区和吴文化广场景区两个部分。泰伯陵景区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墓旁有青松翠柏。泰伯墓区的建筑古朴典雅,重重殿宇,层层楼阁,花草树木交相辉映,东晋明帝太宁元年正式策封泰伯为“三让王”。御制至德碑,并在罗城茔门月台下三十步,建造了让王祠殿,殿中供穿帝王冕服的泰伯塑像。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诏礼部尚书韩太冲,再次扩建泰伯墓、门、殿等,御赐金香炉、花瓶、香盒器皿,永远供作祀用。泰伯墓堪称是江南第一古墓。</p> <p class="ql-block">位于甬道中央,四方塔形三层建筑,意谓高山仰止,由香港实业家吴天赐先生捐建。阁高19.99米,寓意1999年建造,阁内供泰伯铜像一尊,端庄安详,像高3.5米,重2吨,由香港吴木源先生捐塑。</p> <p class="ql-block">俗称月牙池,形如一轮弯月,面积约3亩,池深6米,为明代花岗岩建筑,池周围有57根栏柱,池内水清见底。与坡上泰伯墓墩相对,昭示日月同辉。</p> <p class="ql-block">景区南边的大门口是吴文化广场。广场上立着一些和泰伯有关的雕塑。广场的北边是鸿山泰伯墓,门口的石牌楼五门六柱。进门,神道两侧按照王者的规格立着石人、石兽,神道东边的御碑亭里有明建文帝出逃时题写的诗句,西边的御碑亭里有清乾隆帝遣下属祭泰伯的祭文。由神道往北依次有三层高的仰止阁、月牙池、明代四棱碑,最北端即泰伯墓的坟冢。泰伯墓北边是东西走向的鸿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第四站】阿炳故居</b></p> <p class="ql-block">阿炳故居,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图书馆路30号,即为原雷尊殿道馆,阿炳不仅出生于此、逝世于此,而且其传世名曲也大都创作于此。晚年,他穷困潦倒、贫病交加,屈居在道馆最东面的一间小平房内,这间平房为硬山顶,约20平方米,内有小阁楼现仍保持着原状。雷尊殿旧址及其他附房大都保持着原状,1994年,阿炳故居被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无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阿炳故居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阿炳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阿炳(1893-1950), 江苏无锡人,从小随父亲华清和在无锡著名道馆洞虚宫中的雷尊殿当道士,法名华彦钧,因中年双目失明,人称瞎子阿炳,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间音乐家,他一生正直、爱国,不畏权势,酷爱民族器乐,精通江南丝竹,在演奏技巧和乐曲创作方面都有根深的造诣所作乐曲甚多,因抢救较晚,仅录下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独奏曲《龙船》、《昭君出塞》、《大浪淘沙》等六首,其中《二泉映月》最为著名,己成为世界名曲。</p> <p class="ql-block">阿炳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杰出的代表,留下的《二泉映月》《大浪淘沙》等6首乐曲,具有世界性的广泛影响……录音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第五站】薛福成故居</b></p> <p class="ql-block">薛福成(1838年4月12日—1894年7月21日),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宾雁里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近代散文家、外交家、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起者。自幼即受时代影响,广览博学,致力经世实学,不做诗赋,不习小楷,对八股尤为轻视。薛福成一生撰述甚丰,著有《庸庵文编》四卷、《续编》二卷、《外编》四卷、《庸庵海外文编》、《筹洋刍议》十四卷、《出使四国日记》六卷、《续刻》、《庸庵笔记》、《出使奏疏》二卷、《出使公牍》十卷等书。薛福成的著作基本上均已编入《庸庵全集》。其《出使日记》及续刻已被编入《走向世界丛书》。</p> <p class="ql-block">各种砖雕、脊饰、梁架的斗拱、雕像、彩绘等部分的大样。因为这类装饰构件的线条、图案都非常复杂,甚至是一些人物、花鸟、虫鱼图案,而按照测绘的要求是要一一表现在大样图中的,这往往是古建筑测绘中比较浪费时间的。在测绘中,最好的方法是借助相机拍下各个大样的正、侧、底面的照片,然后测出各个大样中重要的控制点的距离,通过照片在cad中利用样条曲线绘出大样图。虽然有些误差,但是相对纯手工绘制已经精确和快捷。</p> <p class="ql-block">各单体建筑的平面。这一项内容的测绘相对容易。对于大部分的建筑一般只需皮卷尺、钢卷尺、细线就可以测出所有单体建筑的平面图。测绘平面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总尺寸即建筑外墙之间的尺寸,之后单体建筑的一切控制尺寸都应以此为根据,利用一点为基点确定其他尺寸。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确定外墙尺寸后,再依次确定柱子、门窗、台阶、室内外地面铺装等的位置,平面图就确定了。</p> <p class="ql-block">薛福成(1838--1894),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外交家和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薛福成故居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健康路西侧。始建于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至1894年(光绪二十年),被誉为“江南第一豪宅”,故居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占地超过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建筑分中、东、西三路,中路自南向北分别为照壁、门厅、正厅、房厅、转盘楼和后花园;东路为花厅、戏台、仓厅及廒仓等;西路有偏厅、杂屋及藏书楼等,200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 4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文名#薛福成故居,馆藏地点:无锡市梁溪区学前街152号,[开放时间]:全年 09:00-17:00(最晚入园16:30)门票价格:25.00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023年3月10日---3月14日四天旅行愉快的结束啦,祝福姑妈身体健康、永远年轻、开心快乐每一天、全家幸福!</b></p> <p class="ql-block">姑妈气质拿捏杠杠滴、优雅、时尚,知性魅力十足,休闲而充实四天旅行愉快的结束啦!</p> <p class="ql-block">职业生涯的我!</p> <p class="ql-block">无锡市,简称“锡”,又称”梁溪“,江苏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省南部,北依长江,南濒太湖,东邻苏州市,西连常州市,南和西南与浙江省、安徽省交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总面积4627.46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无锡市常住人口为747.95万人,截至2022年10月,无锡市共辖5个区、代管2个县级市,市政府驻滨湖区。无锡市是江南文明、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传说因锡山锡矿挖尽而得名“无锡”,在商代末年即有文字记载。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无锡县,后长期属常州府。民国十六年(1927年)起,直属江苏省。1949年4月23日,无锡县升为无锡市。1983年3月,无锡市增辖江阴县、宜兴县,无锡市人文气息浓厚,诞生过钱钟书、秦邦宪、荣毅仁、徐悲鸿、徐霞客等历史名人。无锡市是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鼋头渚、灵山大佛、惠山古镇、东林书院、南禅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等著名景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