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这醉人的风景里,醉人的只有你”这是杭州市市歌里的一行唱词。这句唱词道出了全国各地游客在杭州人心中的地位,却也道出了这次阅读培训我的真实感受:杭州的美景俯拾即是,但最美的还是上城区望江大厦四楼演播厅里各地专家之于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实战经验。<br> 此次培训从3月18日早八点一直到3月21日下午四点,全程共四天,八位专家,两位校长,密集而精彩的教育讲座,有点令人目不暇接,但始终围绕“阅读”核心。<br></h3> <h3> 这次阅读教学的研讨活动,重点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内容和策略。从内容看课堂阅读可以引进与单元主题关联的群文阅读;可以打开绘本,进行说与写的训练;可以开设与课堂主题关联的海量阅读,即是内容上的海量阅读,更是声音与思考的海量阅读;在阅读课堂可以做整本书阅读的读前,读中,读后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从而学会阅读方法;可以将新课标核心素养凝聚于阅读教学的细读揣摩与表达交流中;更可以把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设计成阅读的乐园。</h3> <h3> 与大家分享两个潘庆玉老师群文阅读的教学案例:<br>潘老师在教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的思想内涵时,同时阅读了《西绪弗斯》和《通天塔》。提出问题:面对外部给人带来的危险,人类的祖先给了什么样的选择?通过这一问题的探讨,发现《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核是:我们的祖先不愚,而是有征服自然,有服输的硬汉精神。<br>在教学《月是故乡明——现代乡愁诗的阅读》中,潘老师同时选择了四篇诗文:李广田《乡愁》;纪弦《一片槐树叶》;(日)井出博正《北国之情》;海子的《黑翅膀》。 在没有任何讲解的情况下,让学生自读这四首诗,然后给出几个选项:1、哪首诗蕴含古典诗文;2、哪首诗表达了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3、哪首诗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乡愁;4、哪首诗最抽象朦胧。 结果都能选对,可见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在群文阅读中感悟出来的才是上道。</h3> <h3> 阅读内容与阅读形式的多样式都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学校去设计。因地制宜,坚持不懈是阅读必经之路。<br> </h3> <h3>长江小学:一所充满历史感的校园。</h3> <h3> 长江小学的课堂,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成为孩子们的学习乐园。整堂课老师只说了几句话:启动阅读交流,过渡进入演讲,总结评价,宣布下课。大多时间,是孩子们的思维在飞速发展:小组交流,轮组演讲,优秀选手全班演讲,提出2023年的房间疑问。</h3> <h3>一个曾经黑暗的通道,通过改造,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校园小径,发挥了奇幻的教育作用。</h3> <h3> 最幸福的事:校园最醒目的地方有我的笑脸。笑对每一天,每一个同学,每一位老师,每一个走进校园的你。<br> 在长江每一个孩子都是学校的主人。得到所有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关心与关爱。都明白长江誓言,都要带着长江印迹成就一世。<br></h3> <h3> 希望校园里的每一个孩子始于学习,终身阅读,将以有素养,有能力,有文化为底色行于江湖。<br> —— 梁换林<br> 2023年3月</h3> <h3>附录:专家妙语集粹<br>潘庆玉:<br>语文学习是要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br>没有积累的语文不是语文。语文积累是终身的。<br>过分追求速度是没有意义的,速度是建立在精准把握思想意义的基础上。<br>韩兴娥:<br>借助77首儿歌,海量学习拼音;<br>比我聪明的人很多,我只是做了一件爱吃苦的事儿;<br>有了本事,哪里找不到一碗饭吃;<br>耿玉苗:<br>课本不是我们的世界,世界才是我们的课本;<br>有的人一生都在捕鱼,却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不是鱼;<br>教学的过程就是把学生扶上马,送一程;<br>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是种子和孩子;<br>把学生当天使,你每天推开门走入的是天堂;把学生当,你…… 这就是超越环境的心境。<br>张广录:<br>想要有点成就,至少得读一本“硬书”,从书中读出“硬道理”,受用一生。<br>王乐芬:<br>阅读,应成为孩子们的刚需课程;<br>学校育人特色+年级特色=必读书。<br>吴聪慧:<br>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生,都是学校文化品质代表;<br>给每一个孩子开一次家长会。<br>俞国娣:<br>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和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做“守望”。守望是一种梦想,还是一种行动,这都不是一件易事,都要不畏前行中困难阻碍、俯身躬行,用漫长时间去细细雕刻。 <br>有时候看不见的素养比看得见的分数更重要。<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