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人同行 ,“研”续成长——彭新中心校数学单元起始课研讨活动

三柒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为了进一步提升彭新镇数学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切实为各教师搭建研讨、交流的平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于3月22日上午在彭新镇中心学校开展小学数学单元起始课教学研讨会。</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探讨的主要问题为:1.如何认识和理解起始课的地位和作用?2.上好起始课的教学策略有哪些?其活动目的是促进教师整体把握教材,突出重点、难点,使课堂教学目标得到有效落实,提高教师专业技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目的。</p> 生动课例展风采 <p class="ql-block">  小学数学单元起始课作为单元的开篇,渗透着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发展性,引领着单元的后续教学。</p><p class="ql-block"> 为了上好起始课,两位教师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巧妙设计,以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有效的课堂训练,呈现出了两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由一年级黄恒老师执教的《认识人民币》,黄老师以视频导入,打开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认一认、分一分、兑一兑等几个环节串联在一起,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整体,尤其是在请学生用手中的人民币与老师兑换价值1元的皮卡丘时,学生情绪高涨,由浅入深的让学生认识到人民币单位之间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杨英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二年级《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课例。课堂上,杨老师不仅十分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在教学新的计数单位“千”之前,先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三个计数单位“个”“十”“百”,知道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从而引出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通过这种旧知识的迁移,不仅轻松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还让学生掌握了温故知新的学习法。更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时刻引导学生利用计数器拨珠来数数和认识计数单位,有计划地通过操作,真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p> <p class="ql-block">  从两位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严密的教学环节和学生们积极有效的课堂互动中,使在座的各位教师深切感受到两位授课老师的用心备课,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情。</p> 共研共议去迷雾 <p class="ql-block">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实”。课例展示结束后,以汪洁、魏秋菊、陈俊伟、王龙、周启艳为代表的听课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环节设计、学生活动、学生特点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尤其是在时代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小面值的人民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何让学生理解1角=10分以及怎么教学生数拐弯数……同时就课堂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肯定了课堂教学的亮点,并提出了合理建议。</p> 教研总结寄厚望 <p class="ql-block">  钱教研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高度评价和肯定了这次教研活动,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教研指出,在上起始课时,教师们要注意联系前后知识,抓住学生已有的知识,做好知识迁移,尤其是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同时要利用好单元主题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等。</p> <p class="ql-block">  有效的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助推器”。活动最后钱教研对全体数学教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大家不断学习,不断磨砺,沉下心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升华自己的课堂。</p>

学生

教研

教学

起始

教师

课堂

单元

课堂教学

老师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