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53年,寒冬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周家塆妇女韩德芬,到河口看望生病的姑妈。回来的时候,已近黄昏。往返三十多里路,没有吃过一点东西,天气又非常冷,走到瓜冲塆近处时,她觉得一阵心慌难受,天旋地转,眼前开始发黑。她扶住一棵树以想稳定身子,不一会儿,还是滑了下去……</p><p class="ql-block"> 瓜冲塆里,此时枯叶到处飘旋,地上鸡鸭争相归巢,空中成群麻雀疯狂翻飞,天色暗了下来。童春梅一看,这不是要下雪了吗?她打算赶紧到山上捡些柴禾回来,天干物燥的季节,也顺便看一看有没有野外火源,以免发生火灾。</p><p class="ql-block"> 一棵树上的乌鸦拼命地叫着,她觉得有些异样,便走了过去,这样发现了树下躺着的韩德芬。摸了摸手腕,脉搏还在跳,试了试鼻息,还有微弱呼吸,人是活的!童春梅顿起怜悯之心,首先想到的是马上救人。韩德芬没了知觉,完全瘫软,不能配合,童春梅20岁出头,不很强壮,根本背不了她。童春梅只好扶起她半截身子,双手把她抱在腋下,三步一歇,慢慢向家里拖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到了家里,童春梅把她安顿在床上,给她用热水洗脸,捂身,泡脚,盖好被褥,然后扳开嘴喂了些热水,旁边还生起一个小火炉。</p><p class="ql-block"> 天亮的时候,韩德芬逐渐醒了过来。她讲了家里的情况和晕倒的经过,同时知道了自己是怎么躺到这里的。</p><p class="ql-block"> 童春梅掇来一碗粥,她这才感到很饿了,记起昨晚没有吃东西呢。她抬头看了下四周,这个家没有一堵平整的墙面,没有一条笔直的墙角,屋里破烂不堪,太穷了,她实在不忍心吃。又看了看童春梅和丈夫的面容,都没有吃过早餐的样子。可是,童春梅对她说:“我们已经吃过了。你不吃,这是不要命啊!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呢,快吃吧!”陈国熬也说:“吃吧,吃吧!我们吃过了。”韩德芬低着头,流着泪,把粥吃了。</p><p class="ql-block"> 童春梅又盛来一碗,无论怎样劝说,韩德芬死活再不吃了。她已有了些气力,要起身告辞,童春梅拦住她,说:“不吃也就算了,身子还虚着呢,得好好歇息呀。”这时,童春梅才注意到她的鞋只有一只,另一只掉在了回来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外面,昨夜下了一尺多深的大雪!根本分不清路,上哪里去找鞋呢?童春梅带上铁锨,凭着记忆和估摸,不停地铲着积雪,不知过了多久,身后形成一条深深的坑道,露出一条长长的路面,最后找到了那一只鞋子!可能有人不理解,为了一只旧布鞋,用得着下那样功夫吗?你可能,一是忽略了那是70年前,二是想象不出那时物质的匮乏和珍贵!</p><p class="ql-block"> 得到消息,韩德芬的家人来了,接她回家。临走,童春梅给她加上一件衣服。打开大门,屋外光线刺得韩德芬眼睛生疼,满眼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门前水塘上,一群孩子在冰上嬉闹,树上、屋檐下冰林悬挂。她心有余悸,不由抽泣起来,抓着童春梅的手,说:“我差一点就变成了一个僵硬的大冰林!妹子跟我不粘亲带故,救了我的性命,给我吃的穿的,是我的大恩人呐!”童春梅说:“姐姐莫这样说,我承受不起呀。谁没有个难处呢?遇着了帮个手,算不了个啥大事情咧!”</p><p class="ql-block"> 陈国熬给韩德芬和家人鞋子绑上草绳,以防路上打滑摔倒,又给一人准备一根柺棍。童春梅把他们送出塆子,寒风夹着雪花在空中迷漫,看着他们在视线里消失……</p><p class="ql-block"> 此后,韩德芬常和童春梅往来,到了附近或路过,就到屋里唠嗑,看一下她。</p><p class="ql-block"> 童春梅很少提及这事,倒是韩德芬常常念起她的救命之恩,在周边村塆,几十年传成佳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