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桥 江南第一桥

眼镜国

<p class="ql-block"> 观音桥 江南第一桥 </p><p class="ql-block"> 早春二月,步移景换;春风含笑,心情飞扬。趁庐山风景区内有十几个风景点门票免费之机,与朋友结伴来到观音桥游览。站在观音桥上,心中油然而生,好似阔别二十多年的老朋友重逢。</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栖贤谷旁的古道而上,古道古木森森,藤蔓垂幔,石涧溪水激流,怪石嶙峋。眺望前方的观音桥,桥身巨大空灵,构思精巧,寓秀逸于雄伟之中,石桥显得雄伟奇拔,坚韧古朴。观音桥坐落在巍峨的庐山南麓峡山之中,俗称“江南第一桥”。观音桥原名三峡桥,又名栖贤桥。始建于北宋,已有1200多年。桥长20.14米,宽4.3米,拱跨10.45米。从桥拱顶部的雕刻资料得知,此桥由当时福建僧人德朗和僧人文秀募捐,由九江工匠陈智福、陈智海、陈智洪设计建造。观音桥横跨在庐山栖贤大峡谷的悬崖峭壁之上。听当地山民讲,如果夏天来到此地,遇到下雨,山谷之中,烟雨弥漫,云蒸雾绕;山涧瀑布,惊雷喷雪,摇山振岳。雨过天晴,在阳光照映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观音桥的石拱就是一道优美的飞虹。漫步在观音桥上,呼吸初春气息的山风,聆听桥下潺潺流水声,轻轻抚摸桥栏,感受到时光的脉动……</p><p class="ql-block"> 观音桥是中国保存完好且有明确纪年的宋代拱桥之一。观音桥桥面,由庐山花岗岩铺成,时光将石板打磨光亮,倍感岁月留下的沉淀。伫立在桥拱之下,仰望桥拱。祖先采用凹凸榫卯结构,将石块连结,经千年风雨,山洪冲刷,地质变化,至今巍然屹立。拱石上刻有“上愿皇帝万岁,法轮常转,风调雨顺,天下民安”。桥墩旁有15米见方的磐石,磐石上刻有苍劲有力的“金井”两字。原来桥下有一圆形深潭,潭水碧绿,深不可测,故名“金井”。自观音桥建成后,苏轼、黄庭坚、朱熹、唐伯虎等众多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并留下赞美观音桥的诗句和真迹。站在桥上俯瞰山涧,一泓溪流,清脆悦耳,此时此景,有苏轼同样感受,“深行九地底,险山三峡石。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游览结束后,从栖贤峡谷而下,蓦然回首,再次眺望观音桥,思绪万千。听溪沐风览石桥,穿越岁月春与秋。在山谷中与石桥对话,在自然界寻找祖先留下的足迹,在人世中寻找智慧。观音桥的设计和建造,展示了祖先的智慧和超常的建筑工艺,为之赞叹。观音桥凝固的历史,是智慧的结晶,是文明的象征,是一本无字的书。</p><p class="ql-block"> (眼镜国 2023.3.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