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城墙和城墙门

锦湘

<p class="ql-block">  来过南京的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矗立于城内各处的城墙门。这些城墙门连同那些一段段黛青色的城墙,如同一幅幅从古代穿越而来的巨画呈现在你面前。此时,你环顾四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车流密集的宽阔大街,交叉穿流的高架道路,五颜六色的时尚人群,与眼前古旧的城墙,仿佛让你置身在一部现代与古代交相辉映的电影中,令人驻足观望,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始建于公元前472年,自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开始,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 2495年历史 。公元229年,三国东吴迁都于此,始创建业城。而后,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先后在此定都。1700年来,南京曾是十朝都会, 六朝金粉之地。吴宫花草、晋代衣冠、明祖殿堂、天国烽火留下了历朝历代的众多遗迹,记载着多少惊心动魄的史话,传颂着多少可歌可泣的伟绩。 </p><p class="ql-block"> “南京”名称始于明代,现今的城墙也是始建于明代,故又称“明城墙”。明城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造的,当时一共建有四层,分别是军墙,皇墙,京墙和外墙。现在只保存下我们现在看到的第三层京墙。一共修建了20多年,长度达到33.65公里。明城墙在当时是中国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墙。至今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现完整保存25.1公里。</p> <p class="ql-block">  朱元璋为了建造南京城墙曾下令5省、20州、118县烧制城砖。为了保证质量,每块砖上都要打上烧制的州、府、县及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如不合格一律退回重做,再不合格就将治罪。可见严格之极。这些城砖长40~50厘米;宽20厘米左右,厚度不少于10厘米。其总数约为3亿5千万块。这些数字也显示出了明城墙的宏伟。 </p><p class="ql-block"> 南京作为一座皇城,修筑城墙自然是为了防御的需要。其防御的布局按照内城和外城而设。因此,就有了内城墙和外城墙。南京明城墙的营造一改以往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依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北有后湖为屏、西纳石城入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p> <p class="ql-block">  南京城经过历代的开发建设,至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已经十分昌盛,人口也在剧增,南京城的城廓已十分浩大。偌大的南京城由内墙和外墙包围,为了方便进出,自然需要开设许多的城门。说起南京的城门,熟知历史的老南京人对我说:南京城门为里十三,外十八。何谓里十三,外十八?意指内城墙有十三个门,外城墙有十八个门。其中里十三的城门名字有个顺口溜: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比如第一句意指三山门、聚宝门、通济门。经过600多年的沧桑变迁,目前只有部分内城墙和内城门保存了下来。而外城墙,加之又是夯土筑造,不像内城墙都是青砖筑造,基本上都荡然无存,只留下了零零星星的一些遗址和地名。</p> <p class="ql-block">  明城墙的13座城门的上部,都建有高耸的城楼,而以聚宝门最为雄伟。聚宝、三山和通济三座城门各有城墙四道,每两道之间的空间称为“瓮城”,可作为战时的防守之用。聚宝门是这些城门中最 坚固的一个,城楼以下部分基本保存完整,而且有所谓“藏军洞”的特殊设施。“藏军洞”实际上就是里端封闭的砖券门洞,在战时可供兵士休息和用来存放军事物资。这种“藏军洞”在聚宝门最南一道的城墙上计有两层共13个,左右两侧的城墙下部又各有7个,加起来有27个。据说,每洞可容纳兵士100人以上,共可藏兵达3000人以上。这种设施在中国古代的其他大城中是极为少见的。 </p> <p class="ql-block">  与内城门相匹配的则有十余条以内城门名字命名的大街。我来南京两次前后累计十个月时间,现在也能说出七八条这样的街名,比如:定淮门大街、草场门大街、清凉门大街、中华门大街、水西门大街、集庆门大街、汉中门大街、玄武门大街等。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一些原来的城门名后来改了名,例如原来的三山门改为水西门,聚宝门改为中华门,石城门改为汉西门,正阳门改为光华门,朝阳门改为中山门,神策门改为和平门。清朝晚期至今又先后增辟了:小北门、新民门、草场门、挹江门、汉中门、玄武门、解放门、武定门、华严岗门等。</p><p class="ql-block"> 南京的城门庄严肃穆。城墙高达十余米至二十来米,城墙上面宽度最窄有四五米,最宽达十余米。在如此高峻雄峙的城墙上开设的城门,自然都有一种虎踞龙盘、威武庄严的感觉。城门都呈拱形,大小和开孔数量依城门所处位置的重要性而定。比如中华门(原为聚宝门),城门高大,开有三孔门,城墙内有瓮城三座。中华门前后有内外秦淮河横贯东西,是南京老城南交通咽喉所在,以中华门为界的老门东与老门西自古便是江南繁华之地。而有些城门像解放门、定淮门、太平门、金川门等则都是单孔门。</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现在的历史古城中,像南京这样仍然保留这么长的古城墙,这么多的古城门,可以说仅此而已。</p><p class="ql-block"> 北京的城墙因为距清朝灭亡时日尚短。“卢沟桥事变”,中日军队仅在宛平县境内交火。“平津战役”时,只有天津遭遇战火,北京和平解放。因此,至解放初期,北京的城墙,以及北京的城门保存得都比较完好。相比较于南京,一个过气的前朝皇城,加之又遭逢太平天国的攻伐和日寇的洗劫,本来应该是北京要好于南京。但据说在是否保护北京古城墙的问题上,在专家当中产生了两派争论,一为以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为首的保护派,一为以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吴晗(分别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和北京市长)为首的拆除派。最后以郭沫若、吴晗为首的拆除派获胜。这样,在建国以后的一二十年中,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推进,古城墙基本上拆除殆尽,古城门仅剩前门、正阳门、德胜门等三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西安也是一座历史底蕴十分深厚的古城,曾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但隨唐以前的城墙早就随着历史长河的消磨而湮灭了。现在的城墙也是明朝以后建的。据历史资料记载,明初朱元璋听从一位隐士高人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称帝后便下旨在各地兴起了一个高筑城墙的热潮。因此,后来能够保存下来的全国许多城市的城墙基本上都是明城墙。西安明城墙几百年来因地处西北腹地,远离中原和东南沿海兵燹丛生之地,故没有受到什么大的损毁。解放后也没有被大拆大改,不少地段甚至还被保护性的修复,故西安明城墙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城墙。但西安明城墙长度只有13公里,远不及南京现在保存下来的长度,更不要说曾经拥有的长度了。</p><p class="ql-block"> 南京的明城墙,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中国万里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写于南京</p><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