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走进一高》(一)楼体文化

玲子

<p class="ql-block">  文化是一种氛围,文化是一种情怀,文化是一种关爱,文化是一种影响,文化更是一种力量!校园文化既体现着学校的品格,同时又是一种隐性的学校课程,对师生潜移默化地产生着影响,这种影响尽管是渐进的,却是深刻而长远的。</p> 走进新安一高,迎面扑来的不仅是芬芳的自然气息,更令人陶醉的是浓郁的文化氛围。新安一高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力求把校园里的每个场所、每一样东西都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师生每到一处都能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div> 走在我们的校园里,楼体、道路、广场、墙壁、花木、碑石……仿佛都在向我们亲切地召呼,俯仰之间,就能长知、进德、怡情,受到思想的启迪。</div> <p class="ql-block">  新安 一高的大门,是由“三本书”型结构建筑组成,寓意一高是书的世界、知识的海洋。教师在这里教书育人,传播知识;学生在书的世界中生活,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可攀科学高峰,可达理想彼岸。</p> 烛光楼,这是学校的办公之处。李商隐有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烛光命名,既喻教师为照亮学生心灵的荧荧烛光,也歌颂老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晨阳楼、胜蓝楼、 红杏楼、 云帆楼、致远楼,五座教学楼命名皆以激励学生奋发学习、脱颖而出、将来为国家建功立业立意。 晨阳楼,取毛泽东在莫斯科对留苏学生的讲话“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喻学生就像晨阳一样充满朝气和希望。 <p class="ql-block">  胜蓝楼,取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之意。鼓励学生超越老师,超越前人。</p> 红杏楼,取宋叶绍翁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句意,喻学生为满园春色,出类拔萃者脱颖而出。 云帆楼,取唐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诗意,喻现代青年要立志报效祖国,应有长风破浪的气概,云帆沧海的抱负。 致远楼,取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句意。就是要以平稳静谧的心态,静思反省,才能实现更远的目标。“致远”即是“达到更远的目标”,语浅而意蕴深刻。 笙歌堂,取唐魏征诗句“笙歌籥舞属年韶”。“笙”与“生”谐音,笙歌一堂,是学校集体生活的生动概括。把学生集会之处命名为笙歌堂,可使人想到青春的欢乐和友谊,莘莘学子今日桃李芬芳,笙歌一堂,明天将改造世界,成为祖国的栋梁。 励锋楼,这是体育活动楼。体育的宗旨是健身励志。“宝剑锋从磨砺出”,磨砺锋芒,方可在人生之路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润物楼,杜甫《春夜喜雨》写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润物无声”写出了春雨润泽万物的神韵,常被引喻为高妙的教育艺术。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润物无声”的教育艺术尤为可贵。 <p class="ql-block">  春省斋、夏涵斋、秋思斋、冬咏斋,这是学生宿舍的系列命名。</p> 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学校宿舍不单是休息的地方,也应成为思考的地方,曾子躬三省,孔子倡再思,要用积极的思考,代替无聊的低级趣味。这种思考,春夏秋冬,持衡不断;省思涵咏(涵咏意为沉潜其中,深入思考玩索),潜移默化。在思考中逐渐成长,丰富知识,修养品德,领悟人生。 <p class="ql-block">  菜根香餐厅,取明还初道人洪应明《菜根谭》中“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之意。蔬菜之根,通常质地粗劣、滋味寡淡,但是能从中品味出它的香味来,就非常了不起。意为一个人如果能够抑制口腹之欲、忍受物质上的清贫,必能顽强地适应各种困境,从而把握人生真谛,有所成就。</p> 错落有致的建筑,多姿多彩的风格,蕴含了深沉厚重的文化,展现了一高丰富内在的魅力! <p class="ql-block">摄 影: 新安公益摄影沙龙</p><p class="ql-block"> 孙克胜</p><p class="ql-block">整理编辑:王小玲</p><p class="ql-block">审 核:尹明攀</p><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22日</p>

一高

笙歌

学生

文化

致远

新安

思考

校园文化

潜移默化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