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我校两位化学教师互相配合,采用了新颖的同课同构,共同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精心打造的初三化学课。 首先结合新课改让同学们从真实情境学习化学,两位老师采用生活中被蚊虫叮咬后,涂上肥皂水可以止痒这样的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激发了孩子们对这节课的兴趣。郭老师通过查阅资料告诉孩子们蚊虫分泌的物质是乙酸,肥皂水是碱性物质,酸和碱性物质是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引出今天的主题“酸和碱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吗?”顺利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整节课先由侯老师演示实验方案一,从实验中提出问题,再由郭老师完善实验方案,同学们思考方案是否可行,最后通过实验论证二者可以发生反应。本节课亮眼点在于采用演示实验讲解以及学生实验,由学生独立操作,最后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讨,得出实验结论。本节课有效刺激学生的多维感官,保持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每一环节的设计和处理均恰到好处,符合初三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对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反应实质理解得更加透彻,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公开课后,执教教师分享了自己的课堂设计,教学理念,课后感悟。评课教师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对公开课进行深度交流。本次公开课为我校积累了成功教学经验、有益的做法,促进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从而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意识,推进我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撰稿:罗 希<div>一审:梁秋婵</div><div>二审:杨玉珍</div><div>终审:李 涛</div>